书轩网 > > 那时汉朝(1-7部) > 第278章
    所以在百祸之中,舌头之祸摆在首位。连孔子都要不停地警告弟子们,东西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要说也得想前想后,慎言慎行。

    具体怎么说,怎么做,石显只能背后坐着看。因为,他是郎中令,只管宫中事。关于甘延寿和陈汤的功绩怎么评定,由管政事的匡衡来操作。匡衡和御史大夫讨论了一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为突破口,一棍子将甘延寿和陈汤搞死。

    首先,甘陈俩人出征前,假传圣旨,这是大罪;其次,陈汤很爱财,逛了一回西域,把西域各国的珠宝,部掠夺一空,违返了军纪,这同样是大罪。两件加起来,就算不杀头,也得蹲一辈子的黑狱。

    当陈汤把郅支单于人头送回来时,皇帝刘奭说要在长安城头,悬挂十天。那时,匡衡就十分反对。很明显,把郅支人头挂出来了,等于承认陈汤有功,他们下步棋就难走了。但是,刘奭活了大半生,从没见过那么大的好事,谁也拦不住他,还是把郅支单于的死人头挂出来了。

    看得出来,刘奭对甘延寿和陈汤,心里充满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啊。一想到这,匡衡眼皮开始跳了。他必须在陈汤部队,回到长安之前,将陈汤罪状罗列确立,等到他回来,大家急着庆功,整人的计划,也就黄了。

    于是,匡衡命令京畿总卫戍司令(司隶校尉),通知陈汤部队沿途地方政府,逮捕陈汤部下,严加审问,编辑罪状。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一下子就传回了后方陈汤的耳里。

    开始时,陈汤还十分纳闷。自汉朝开国以来,从来没见过对外开战胜利归来时,有如此被修理一说。陈汤想想,突然拍了脑袋叫了一声,哦,有人眼红了。

    要解开这个死结,只有请皇帝亲自出面了。于是,陈汤急修一封书,送往长安。陈汤的书,写得很短,却很有威力。概括起来,大意就是:臣陈汤与部将与敌战于西域,奋不顾身,终于斩下郅支单于,平定西域。为什么我们回来路上,不见地方政府效迎,还要喝倒彩,乱抓部将拷打审问,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急书马上送到皇帝手上,刘奭一看,咦,有这等奇怪的事?于是他马上给沿途地方政府,下了一道死命令:必须立即释放所有逮捕人员,同时为胜利之师举行盛宴。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刘奭就这样,把石显的整人计划搞砸了。

    于是,陈汤和甘延寿的部队,顺利返还长安。接下来,刘奭要做的工作,就是给他们评定功绩,以便封爵。如果不出意外,他们俩肯定要封侯的,不过封多少户侯,还得开会讨论。

    一听说刘奭要给陈汤和甘延寿封侯,石显首先就急了。他是真急,急啊。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很事业值得我们去奋斗一生。然而,有一种事业,穷石显一生奋斗,仍然玩得不亦乐呼。那是什么样的一项事业,值得石显乐此之疲?事实上,那不是别的,就是整人。

    石显是以整人发家的,他必须将此做事做大做强,做精做美,甚至发扬光大。然而没想到,在整甘延寿这事上,还真碰到对手了。而这个对手不是别的,正是皇帝刘奭。

    一直以来,石显都把刘奭当傻子来忽悠,怎么突然对甘延寿和陈汤事件上,脑袋像开窍似的,变得与从前不一样了?不过,既然将修理别人当成毕生奋斗事业,就得无条件进行下去。技术输了,可以总结经验教训,继续推进事业向前发展。

    做事业嘛,可以输掉别的,就是不能输掉精神。

    于是,本着不服输的精神,石显不得不亲自出马。这次,他联合匡衡一起对刘奭上书,说道:“甘延寿和陈汤假传圣旨,擅自调动部队出征,造成巨大恶劣影响,不杀他们,已经算很便宜他们了。现在陛下还要对他们封侯加爵,那将来汉朝跟外国再有什么纠纷,将领不都学他们去了?如果那样,简直就是给国家带来灾难啊。”

    这话一出,刘奭一听,脑袋一拍,突然叫道,对哦,这个开头,好像开不得哦。

    按照规矩,得治陈汤和甘延寿的罪;可是,他们俩又十二分争气地,替皇帝和国家挣了面子,惩罚他们,似乎也说不过去。于是,脑袋突然灵光的刘奭,突然又像中病毒的电脑似的,变得不听使唤了。

    他在犹豫,在徘徊,在挣扎。同时,他渴望有人主动出面,替他清除内心的纠葛和病毒。

    这时候,一个高手出现了。

    谁也没想到,前来营救思想困顿刘奭的,是一个曾经牛气,如今游荡民间的高手。此个高手,不是指政治高手,而是学术高手。这个人,就是与石显屡战屡败的前皇族事务部长(宗正)刘向。

    此时,刘向尽管身游江湖,耳朵仍然灵敏,他闻听石显要拿陈汤假传圣旨这事做文章,一下子就来劲了。说刘向是学术大师,那是没错的。不过,此大师身怀绝技,现在正是他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时候了。

    刘向的绝技,就是一开笔,就能引经据典,写出滔滔大文。于是乎,他马上向刘奭修了一封书,建议给陈汤和甘延寿封侯。文章很长,引用的故事也很经典。但是,真正打动刘奭的,是其中一句话。那句话,犹如一贴猛药,仿佛将刘奭从迷乱的梦中唤醒了。

    刘向那至关重要的话,就是:陈汤和甘延寿没有劳师兴众,更没有动用汉朝后方一粒粮食,就建立了千古奇功。比起当年那个李广利,可是好上一百倍。然而,当年李广利惨胜归来,汉武大帝尚且封爵,甘延寿和陈汤凭什么不能封呀。还有,汉朝第一任西域总督,没有皇帝命令,率军出征归来,仍然享受爵位,难道甘陈俩人,做的不是郑吉好吗?

    猛药,果然是猛药。刘奭一拍脑袋,彻底醒了。于是,他马上下令,赫免甘延寿和陈汤,再也不准谁多舌。接着,他又给匡衡下一道死命令,赶快给甘陈俩人评定功绩。

    更牛的是后面那句话,只许讨论封侯,不准讨论他们的功过。

    刘奭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石显第三次进攻又失败了。然而,他们仍然顶风做案,又对刘奭说道:“郅支单于不过是个冒牌单于,不值得替甘陈俩封侯。“

    这次,刘奭耳朵像塞上棉花,啥也没听到。封爵会,继续进行。刘奭甚至还话出话来,说一定要对甘延寿和陈汤各封一千户侯。

    石显和匡衡还在做最后的顽抗,不过他们退了一步,说封侯可以,但是不能封那么大的侯。最后,甘延寿被封为义成侯,陈汤被封为关内侯,他们食邑各三百户,赏赐黄金各一千斤。

    终于,陈汤还是胜了。感谢上天,感谢刘奭,感谢郅支单于,终于让陈汤完成了传奇的封侯之梦。

    二、王昭君出场

    郅支单于被斩,有人欢喜有人忧。比如,南匈奴王呼韩邪单于,情绪就特不稳定,他是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恐惧。高兴的是,郅支单于死了,没人再跟他抢单于称呼了,甚至他可以摘去“南”字,直呼匈奴单于了。恐惧的是,汉朝既然都能斩郅支单于,如果自己哪天一不留神,得罪了汉朝,也可能会成为郅支单于第二。

    是啊,花无百日红,月有阴晴圆缺,谁敢保证自己一辈子不跟汉朝翻脸呢。一想到这里,呼韩邪单于就突估觉得问题太严重了。怎么办?突然,只见呼韩邪单于拍了一下脑袋叫道,有了。

    接着,呼韩邪单于派人告诉汉朝皇帝刘奭,说他想汉朝了,想到长安晋见皇帝。

    公元前三三年,春天,正月。按照汉朝规矩,那是国大小诸侯朝见皇帝的日子。于是乎,呼韩邪单于以藩属身份,前进拜见刘奭。见过刘奭后,呼韩邪单于怀着一颗忑忐不安的心,对刘奭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这个要求就是——我呼韩邪单于想当汉朝的女婿,请皇帝满足这个藏在心中的夙愿。

    自汉朝立国以来,从来都是汉朝主动提出要当匈奴的岳父,而且还屡屡被拒绝。偶尔有个主动提出和亲的,也是心术不正,别有用心。但是,呼韩邪单于有区别于匈奴列祖列宗,这次他主动提出要当汉朝皇帝女婿,那是发自肺腑,真心实意的。

    汉匈之间,上百年的真打狂殴,打成现在的局面就是,匈奴不得不死心塌地臣服汉朝。郅支单于仿佛以死的血例证明了,除了臣服,他那个呼韩邪单于没有更好的出路和活法。

    不过,在汉朝看来,匈奴王服了就好,如果是真心臣服,那就更加圆满了。刘奭马上满足呼韩邪,派人从宫中物色五位美女,赐于匈奴王。

    曾记否,当年娄敬向刘邦提出和亲政策时,曾经说过,为体现汉朝和亲诚意,必须派公主嫁给单于。那时,刘邦唯有独女鲁元公主,且已嫁人,再加上吕雉大吵大闹,没有把货真价实的公主嫁出去。最后,嫁出去的,不过是个冒牌货。

    后来,汉朝终于嫁出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公主。但是,这么多年以来,汉朝嫁给匈奴的,即使不是真公主,也要级别极高的翁主。公主是皇帝生的,翁主是刘氏贵族生的。怎么说,汉朝的和亲政策,总之还是厚道的。

    然而,此次刘奭赐于呼韩邪单于的,不是公主,也不是翁主,而是宫女。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些宫女级别还特别低。

    但是,呼韩邪单于见到五位宫女时,没有半点低落情绪,而是高兴得差点飞起来了。

    因为,刘奭赐给他的五位宫女当中,竟然有一个是汉朝的大美女。更让人艳羡的是,那美女后来还上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排行榜,她的名字就叫——王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