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轩网 > > 那时汉朝(1-7部) > 第276章
    郅支单于认为,陈汤劳军远征,玩不起持久战。如果拖住陈汤,不给他开战的借口,等到汉军粮食供应不上的时候,想打,那就战场上见吧。

    拖一天,算一天;如此算下去,只要拖个一年半截,不要说开战,汉军可能都不用开战了。那时,说不定西域就是他们的坟场,不是渴死,也饿死大部分了。

    妙,的确妙。

    至于怎么拖,郅支单于自然想了法子。他的办法就是,让匈奴和汉使,在两跑来跑去,谈一些无关重要的细节,瞎忙活。这样,一来两回,谈判都谈了几次,也没实际性进展。这时,陈汤发现了郅支单于露出的狐狸尾巴了。

    陈汤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郅于单于认为,彼此智商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他还胆狂成那个德性。最保守的估计就是,俩人都是狡猾的狐狸,既然双方较上劲上,就没有最狡猾,只有更狡猾。正如郅支单于所料,陈汤马上就以事实告诉他,在这个战场上,谁才是更狡猾的狐狸。

    亏郅支单于想得出来,汉军四万人马,千里迢迢地跑来,肯定是要收拾他的,竟然想到要拖死人家。不过,要拖也可以,关键是陈汤傻不傻,同不同意。陈汤懒得开口了,他只用行动回答。

    陈汤之所以看出郅支的阴谋,是因为他看到,汉使跑了几次,都没看到郅支亲自出马,或者派个有头有脸的人来会见他们。这摆明就是玩忽悠,郅支耍花招,摆明就是想拖死汉军。既然这样,那就一起忽悠吧。

    这一天,陈汤把匈奴使者召到面前,大声骂道:“我们大老远过来,等了这么久,粮食都快吃完了,恐怕都不够回程的路吃了,你们单于竟然还不派个够级别的人来见我们,他到底想干啥?!”

    粮食快没了,这个信息很重要。陈汤故意这样告诉单于,只有一个想法,以此为鱼饵,稳住郅支单于,让他主动出来挑战。那时候,想不干架都不行了。

    要知道,此次出征,陈汤不是出来吹风的,是来找架打的。不打架,不杀人,就不能建功立业,扬名千古。所以,他必须引诱郅支单于上钩。

    正如陈汤所料,大鱼已经上钩了。

    陈汤放话的第二天,汉军向前挺进,在距离单于城的三华里处,就停住了。他远远地朝单于望去,那城上彩旗飘扬,隐约可见部盔甲的士兵,来回巡游。在城下,骑兵正在演习,杀气弥漫。在单于城的两角,匈奴已经布阵。

    万事俱备,只欠喊打。

    首先是,匈奴兵发起了攻击。一百号匈奴骑兵,在单于城下演习,城上的匈奴兵就放声呐喊,对汉军叫阵。他们语气特别嚣张,高喊,有种的就放马过来。

    陈汤像耳聋似的,眯着眼睛微笑地看着他们,仿佛一个优秀的猎手,观看着最后疯狂的猎物。

    这时,匈奴见陈汤按兵不动,原先聚集单于城下演习的,那一百号骑兵突然向汉军军营奔袭而来。

    陈汤仍然一动不动。匈奴那一百号敢死队员,犹如发狂般的疯狗,继续冲来。然而,当他们即将冲到汉军面前时,部吓得勒住了马。

    原来,陈汤早有准备。汉军强弩兵种,已经部上箭,正在瞄准着他们。

    来吧,看你的马刀快,还是我们的飞箭快。匈奴敢死队害怕了。他们稍愣了一下,立即调头,撤。

    匈奴兵一撤,陈汤就命令强弩部队,持箭出营追赶。他们追到单于城下,立即向城下的匈奴兵放箭。匈奴兵只得向城里撤,闭城不出。

    这时,陈汤和甘延寿出来说话了。

    陈汤准备发起总攻的号令,他将联军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开凿洞穴,把单于城上的射击孔堵住;一部分持盾牌在前,保护强弩部队;最后一部分,就是强弩部队负责射杀城上守军。

    布置好这一切,陈汤于军前叫道:各就各就,一切以鼓声为信息。鼓声一响,立扑单于城!

    总攻开始了。汉军的强弩部队,首先搞定了城上的守军。单于城上的匈奴,顶不住铺开盖地的飞箭,部溃散。但是,要攻进单于城很不容易。狡猾的郅于单于,在城外设立了两层坚固的木墙。要杀上城去,必须先跨过那道顽固的木墙。

    然而很快的,陈汤就从技术上解决了这一难题。木墙是吧,能挡箭,能拦马,那请问,能玩得过火吗?

    这个问题根本都不用回答。陈汤命令纵火,大火烧城,一直烧到夜里。这时,被火烧身的匈奴兵急了。

    深夜,几百号匈奴骑兵,企图趁着夜色突围,一下子部冲出去。然而,冲出去的匈奴,没有一个逃得了命。他们不长眼,汉军飞箭似乎是长了眼的,部把他们搞下了马。

    此时,郅支单于正在城上玩命。说他玩命,那可不是虚的。为了顽抗到底,他竟然将皇后,夫人等数十位宫中女人,拉上战场了。郅支单于给她们每人分发了弓箭,进行反击。只可惜,论射箭,那帮女人根本不是汉军的对手,大部分都死在汉军强弩部队的飞箭里。

    更不幸的还有,郅支单于还被射中了一箭。那一箭不偏不倚,正好射在他的鼻子上。于是,痛得郅支单于,捂着满脸的血嚎叫着,奔下了城楼。

    午夜,单于城外的木城被烧毁。于是,守在木城下的匈奴兵,只得退回土城。天上星光闪烁,单于城里,绝望的呼号,此起彼伏,乱成了一片。

    正在这时,郅支单于的救兵来了。

    前来救缓郅支单于的人,是康居国骑兵,大约一万余人。康居王国这一万余骑兵,让郅支单于久旱逢甘霖,绝地逢生。于是,本来是绝望的匈奴兵,突然兴奋起来,在城上奔走呐喊,自己给自己壮胆。

    康居王国救兵突然救驾郅支单于,打乱了陈汤进攻步奏。更可怕的是,汉军在前,康居兵在后,他们一万余兵分成十个纵队,一个纵队一千余兵,向汉军形成反包围。于是,汉军就成了夹心饼干,前后受制。

    天黑黑,形势危。陈汤进攻的节奏慢了,但是,他战斗的节奏,没有被打乱。这时,只见陈汤下达命令,巩固战场,原地防守。

    汉军的强弩部队,马上回头,对准了地康居骑兵。事实证明,陈汤这一打法很有道理。深夜,康居骑兵向汉军发起攻击,然而迎接他的是扑面而来的飞箭。

    一直到天亮,康居骑兵没有冲入汉军,反而稍稍向后撤退。没办法,陈汤的强弩部队太强悍了,他们的飞箭都是长眼的。

    天色刚亮,陈汤下达了一道让郅支单于,想都不想的命令。这道命令就是,汉军双边开打,继续攻城。

    见过玩命的,但没见过陈汤这样玩命的。战鼓擂动,大地燃烧,响起了悲壮的撕杀喊声。陈汤的步兵,持盾往前冲,攀墙而上,无可阻挡。康居骑兵在后方,想冲锋救阵,却被疯了的飞箭追着射杀,只好一路撤退。

    郅支单于终于要走到尽头了。

    此时,郅支单于在城上守不住了,率领着一百号兵往宫里撤退。汉军已经彻底疯了,他们一路放火,争先恐后的杀入皇后。他们之所以如此疯狂,只为一件事——亲自砍下郅支单于的人头。

    只要得到那个人头,就会被封赏,估计家族几辈人吃都吃不完。

    汉军冲进皇宫后,斩杀匈奴贵族一千五百人,投降的有一千余人。最后,郅支单于皇后珠宝被抢掠一空,其人头也被一个幸运的指挥官砍下。

    尘归尘,土归土。郅支单于想当西域老大的梦想,就此变成了千年泡影。

    第六十章

    一、英雄和群小

    公元前35年,春天,正月。郅支单于的人头,被陈汤用快递送往汉朝首都长安城。千古以降,最让人激动和自豪的,不是那颗单于的人头,而是随人头送至长安城的一封书。

    那是陈汤向皇帝刘奭写的一封奏书,内容很长,经典摘要大约如下: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甘延寿、陈汤将义兵,行天诛,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以示万里。

    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是,如下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铁骨铮铮,铿锵之言。穿越千年的烟云,我仿佛看见,陈汤仍然挥舞长剑,英雄豪情,直冲云宵,威震天下。

    刘奭很激动。四十年来,他的人生几乎是一部软蛋史。刘病已生前,曾经指着他鼻子骂说,败掉汉家天下的,可能就是他这不进化的软体动物了。现在,刘奭大可挺直身子,跑到刘病已庙前上香点火,骄傲地炫一回了。

    谁说我是败家子,列祖列宗办不到的,老子办到了。高祖以下,我不是最牛,至少我不是最差的。难道不是吗?

    刘奭不是心里说说骂骂。陈汤让他扬眉吐气地,昂起了尊严的头颅,他必须讲凛告列祖列宗。于是,他难得果断一次,不由分说就下令,把郅支单于头颅悬持城头示众十天。紧接着,他亲自前往太庙,祭祀祖宗,赦天下。

    整个汉朝,从中央到地方,到处都是一片欢乐和激动的海洋中。

    凡事总有个特殊之处,斩杀郅支单于,有人欢喜,有人不是滋味。至少有两个人,就提不起劲来。其中一个是宫中红人石显,另外一个则是丞相匡衡。

    可能有人问了,那个于定国不是干得好好的吗?他哪里去了呢?

    让我来告诉诸位吧,于定国早就下岗啦。和于定国一起下岗的,还有大司马史高。公元前43年,九月,汉朝降霜,庄稼欠收,国一片饥饿。因为这项天灾,丞相于定国,大司马史高,以及御史等三位高官,集体引咎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