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由.提供的小说 - 《神雕侠侣(世纪新修版)》 后记

    href='211/i#039;&a;gt;《神雕侠侣》的第一段于1959年5月20日在香港《明报》创刊号上发表。这部小说约刊载了三年也就是写了三年。这三年是《明报》初创的最艰苦阶段。重行修改的时候几乎在每一段的故事之中都想到了当年和几位同事共同辛劳的情景。

    《神雕》企图通过杨过这个角色抒写世间礼法习俗对人心灵和行为的拘束。礼法习俗都是暂时性的但当其存在之时却有巨大的社会力量。师生不能结婚的观念在现代人心目中或许已很淡泊了然而在郭靖、杨过时代却是天经地义。然则我们今日认为天经地义的许许多多规矩习俗数百年后是不是也大有可能给人认为毫无意义呢?

    道德规范、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等社会的行为模式经常随着时代而改变然而入的性格和感情变动却十分缓慢。三千年前 href='223/i#039;&a;gt;《诗经》中的欢悦、哀伤、怀念、悲苦与今日人们的感情仍无重大分别。我个人始终觉得在小说中人的性格和感情比社会意识、政治规范等等具有更大的重要性。郭靖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句话在今口仍有重大的积极意义。但我深信将来国家的界限会消灭那时候“爱国”、“叛国”等等观念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然而父母子女兄弟间的亲情、纯真的友谊、爱情、正义感、仁善、勇于助人、为社会献身等等感情与品德相信今后还是长期地为人们所赞美这似乎不是任何政治理论、经济制度、社会改革、宗教信仰等所能代替的。

    武侠小说的故事不免有过分的离奇和巧合。我一直希望在小说中所写的武功可以事实上不可能人的性格应当是可能的。杨过和小龙女一离一合其事甚奇似乎归于天意和巧合其实却须归因于两人本身的性格。两人若非钟情如此之深决不会一一跃入谷中;小龙女若非天性恬淡再加上自幼的修炼决难在谷底长时独居;杨过如不是生具至性也定然不会十六年如一日至死不悔。当然倘若谷底并非水潭而系山石则两人跃下后粉身碎骨终于还是同穴而葬。世事遇合变幻穷通成败虽有关机缘气运自有幸与不幸之别但归根结底总是由各人本来性格而定。

    神雕这种怪鸟现实世界中是没有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有一种“象鸟”(人印?爪!础肌)身高十尺余体重一千余磅是世上最大的鸟类在公元1660年前后绝种。象鸟腿极粗身体太重不能飞翔。象鸟蛋比鸵鸟蛋大六倍。我在纽约博物馆中见过象鸟蛋的化石比一张小茶几的几面还大些。但相信这种鸟类智力一定甚低。

    href='211/i#039;&a;gt;《神雕侠侣》修订本的改动并不很大主要是修补了原作中的一些漏洞。

    一九七六年五月

    在第三次修改《神雕》之后曾加写了三篇附录第一篇讨论易经与道家、儒家、阴阳家的阴阳八卦之说。这时又细读了苏州大学束景南教授(现在浙江大学)赠给我的大著《中华太极图与太极文化》很受教益其中讨论到很多道教关于内丹修炼的问题我因一窍不通在所写那篇附录的文字中没有涉及。只深深觉得天下学问深奥奇妙者极多……对于自己不懂的部分如没有决心尽力去学习钻研最好坦认不懂不要去碰。

    另外两篇一篇关于忽必烈的性格和行为另一篇叙述襄阳的攻守可以作为年轻读者们阅读《神雕》的背景资料。但因客居香港手边关于元史的参考材料不多更缺原始资料又没有师友可以请教蒙古文中的疑难对历史上的结论自己信心不足所以这两篇附录没有附入本书。

    朱光潜先生谈美学中的“距离说”我一向很是尊崇。年轻之时一读之下便即信服后来多读了一些中外的美学与哲学书仍觉朱先生的说法简明易解很能说明问题。朱先生主要说以审美眼光欣赏艺术品要撇开功利性的、知识性的观点纯以审美性的眼光去看譬如说欣赏一幅“游鱼图”要看图中游鱼姿态之美、运动之美构图、色彩和线条之美心投入以致心旷神怡。功利观点则要想这条鱼从哪里买来要多少钱这条鱼重几斤几两市场上卖多少钱一斤可以在水里养多少时候不死如请上司、父母、朋友或爱人吃饭把这条鱼杀了请他吃他是否会十分喜欢等等。知识观点则要研究这条鱼属于什么类、什么科、叫什么名字拉丁文学名是什么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主要生产于什么水域这条鱼是雌的还是雄的如是雌的在什么季节产卵它以什么东西作食物能不能人工饲养它的天敌是什么。即使是渔市场商人或古生物学家观赏游鱼图时也应纯用审美观点不要混入自己的专业观点。

    庄子与惠子在濠上观鱼讨论鱼是否很快乐你(我)不是鱼怎么能知道鱼快乐不快乐?杨过、小龙女和瑛姑观鱼大概会想像龟这么一扭一闪迅速之极是不是能用在武功身法之中?八大山人、齐白石观鱼所想的多半是用什么线条来表现游鱼之美;而法国印象派大画家塞尚等人心中所想的图画当是一条鱼给人剖开后血淋淋的挂在蔬菜之旁用的是什么线条、颜色。舒伯特观鳟鱼时脑子中出现的当是跳跃的音符与旋律。张仲景、李时珍所想的当然是这种鱼能治什么病补阴还是补阳要加什么药材。我在香港住得久了很能了解“洪七公观点”他老人家见到鱼自然会想这条鱼清蒸滋味如何红烧又如何?头、尾、肚、背、烩、烤、熏、煮又各如何?老叫化自己动手怎么样?要小黄蓉来做又怎么样?

    阅读小说最合理的享受是采审美态度欣赏书中人物的性格、感情、经历与书中人物同喜共怒同哀共乐既打成一片又保持适当的观赏距离(观看从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连续剧也是一样)可以欣赏(或讨厌)书中文字之美(或不美)、人物遭遇之奇(或不通、故事结构之出人意表(或糟不可言广人物性格之美(或丑恶)……我看小说、看电影、电视一向是用这种态度的。有一段时期中我在报纸上专门写电影评论每天一篇(香港放映的电影极多每天评一部根本评不完)后来又进电影公司专业做编剧和导演看电影时便注意镜头的长短和衔接(蒙太奇)、色彩配搭、镜头角度及长短、灯光明暗、演员的表情和对白等等看电影的审美乐趣便大大减少了理智的态度多了情感的态度少了变得相当冷静不大会受感动看大悲剧时甚至不会流泪。在电影中听交响乐、看芭蕾舞时甚至不会心魂俱醉、魂不附体艺术欣赏的意义就大大减少了。

    读小说而采用功利观点(这小说是否合于无产阶级斗争的革命思想?合不合革命现实主义的理论指导?对人民群众的教育作用怎样?)或知识观点(小说中所写是不是符合历史记载?物理学上有无可能某本权威哲学书中是这样主张的吗?这种毒药能毒死人吗?能把尸体化为黄水吗?一个人手臂给人斩落了重伤之后还能骑马出奔而不死吗?鸟类智力这样低能与人拆招而显示武功么?鲁智深能连根拔起一株大杨树吗?没有东风时可以筑坛行法而借来东风吗?戴宗腿上缚了有符咒的甲马就可日行八百里去参加奥运马拉松赛岂非稳得金牌?根据历史关羽并没有在华容道上义释曹搡 href='2203/i#039;&a;gt;《三国演义》这样写岂非把三国的历史改变了?)读小说时的趣味大减。当然也可以这样持批判的态度来读然而已不是审美的态度不是享受艺术、欣赏文学的好态度了。所以忽必烈的真正性格怎样杨过是否在襄阳城下飞石掷死蒙古大汗蒙哥我想在小说中最好不讨论我会在另外写的历史文章中谈论那是知识性的文章便该用知识性的态度去阅读。(例如我在小说 href='214/i#039;&a;gt;《碧血剑》中写袁承志有很大自由他要爱青青便爱青青要爱阿九便爱阿九。在历史文章《袁崇焕评传》中任何史实写错了都须设法改正。)……

    有些读者因为自己的性格与小说中的人物大大不同或甚至相反无法理解小说中人物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觉得根本是不合理的、违反常识的、甚至是绝对不可能的(尤三姐因柳湘莲不肯娶她便会横剑自杀吗?)他觉得小说这样写十分“不通”小说中人物的表现是“莫名其妙”书中人物完可以采取一种更明智、更合理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对于杨过的性格冲动、凭一时意气而“胡作非为”很多人不能理解尤其是理智极强的自然科学家。他们觉得杨过初出场时像韦小宝到后来像萧峰性格在书中变化很大。一个&a;lt;cite&a;gt;?&a;lt;/cite&a;gt;十二三岁的小孩到三十几岁的中年人性格一定会变那并不稀奇。问题是理智人不理解热情人这是世上许多悲剧发生的原因之一。理智人不理解杨过、萧峰、段誉……他们觉得杨过不该想杀郭靖萧峰不该自杀段誉不该苦恋王语嫣叶二娘不该对玄慈方丈一往情深李莫愁这样美貌聪明又何必对陆展元念念不忘?黄蓉不该猜疑杨过殷离“不识张郎是张郎”太不科学……

    有人觉得杨过怀疑郭靖是杀父仇人应该以理智态度冷静查明不该一时冲动想杀他报仇、又一时冲动救他性命。如果杨过是福尔摩斯或是英国侦探小说家克丽丝蒂笔下的白罗或玛波小姐又如是包公、况钟或彭公、狄公当然他会头脑冷静地搜集证据询问证人(例如程英、黄药师)然而他是性格&a;gt;&a;lt;/a&a;gt;冲动的杨过。性格冲动和聪明绝顶毫不矛盾只有某些不喜欢艺术的科学家才会以为两者矛盾。艺术家中身兼二者的实在太多了。一个人如果不聪明、又不热情决做不成艺术家。屈原、司马迁、李白、李义山、杜牧、李后主、李清照、苏东坡、曹雪芹、龚自珍、巴金、徐悲鸿……这些大艺术家难道不是既聪明、又热情吗?每位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大概都可从他们身世之中找到一些不合理的行为(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一生生活绝对合理的人恐怕也成不了大科学家)。

    纯从理智的观点来看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都是不成立的。哈姆雷特早该一剑杀了叔王为父王报仇不该优柔寡断、踌躇不决。奥赛罗应该追究依阿果的诽谤证明妻子苔兹狄梦娜的清白不该扼死妻子。马克白不该野心勃勃地弑国王而篡位。李尔王稍稍头脑清楚一点就该知道女儿在欺骗他。

    有些“现代化”的“聪明”读者觉得杨过很蠢不该苦等小龙女十六年应当先娶公孙绿萼得到岳母给他半粒绝情丹解了身上情花之毒再娶程英、陆无双两个美女最后与郭襄订情然后到绝情谷去握着郭襄的小手坐在石上瞧瞧小龙女有没有来她如不来再娶郭襄也就心安理得。(这样杨过变成了“聪明的”韦小宝!)

    黄蓉怀疑杨过对小郭襄这样大张旗鼓地祝寿是为了骗得她的芳心令她一生一世受苦用以向郭家报仇。不是的黄蓉又不懂杨过了。郭襄这样可爱的一个小妹妹秀美豪迈善解人意聪明伶俐杨过心中早就真的喜欢她了给她三枚金针就是说:“不论你叫我做什么我都答允!就是要我为你死了也可以!”大张旗鼓地为一个小姑娘做生日是热情而冲动的年轻人的狂妄行为老成持重的理智中年人当然不干。外国有个年轻人为了向他的爱人表示情意租了架飞机在空中写大字“我爱你”杨过这种狂气有几分相似。他苦等小龙女十六年郁积无可发&a;lt;var&a;gt;&a;lt;/var&a;gt;泄他替郭襄做生日有点向小龙女大叫的意思:“小龙女我等了你十六年你还不来我在给别个可爱小姑娘做生日了!”旁人要耻笑杨过怕什么?他怎么会怕?他又不是你!

    读侦探小说要理智地读推想犯罪者的心理从侦探的角度追寻线索设想各种可能的情景再用证据去证实或推翻设想。

    读武侠小说( href='2175/i#039;&a;gt;《鹿鼎记》是例外)要热情洋溢地读跟随热情、正直而冲动的角色了解他做热情的事做正直的、不违自己良心的事不自私自利&a;lt;sa&a;gt;.&a;lt;/sa&a;gt;不要老是计算是不是有好处、有利益应当时常想着应该还是不应该?

    二〇〇三年一月九日

    喜欢神雕侠侣(世纪新修版)请大家收藏:(.)神雕侠侣(世纪新修版)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