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由.提供的小说 - 《三重门[出书版]》 第20章
但既然幕已经拉开演员就一定要出场了只好凑合着说:“马老师的后面几篇其实不错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
“也对。嗅对了林雨翔啊你的文章——那篇获国一等奖的我在寄给北京的同时也寄到了广州的《国作文佳作选》这期上发表了你拿回去吧这是样书奇在我这儿。”
林雨翔最近喜不单行。急切地接过作文书想这本《国作文佳作选》应该档次很高不料手感有异定.睛看纸张奇差结合编辑父亲的教诲断定这本杂志发行量和影响力都很小。名字的气派却这么大想中华民族不愧是爱国爱出了名气的地方针眼大的杂志也要贯个国的名义。突然也对那国作文比赛起了疑心但疑心很快过去了想不会有假的。
马德保:“你最近的收获很大啊。”
‘哼哼是啊谢谢马老师。”
“不要这么说马老师也只是尽了当老师的责任你说是不是?”
“哈这我以后要多向马老师学习散文的创作。”林雨翔说。
马德保毕竟在文坛里闯荡多年脸皮和书稿一样深厚说:“哈哈那马老师的风格要薪尽火传了!不过最近你还是要抓紧复习迎接考试你这种脑子考不过市南三中可惜了!好了你回去复习吧。”
林雨翔回去后仔细看《国作文佳作选》不禁失望。他的美文是第八篇地理位置居中。可惜这类杂志不像肥鱼越中间那段越吃香。这种小书重在头尾头有主打文章:尾有生理咨询都诱人垂涎。雨翔看过他那篇中国第一的文章觉得陌生。文章下面还有“名家评点”那名家长寿叫“伯玉”扳指一算贵庚千余岁彭祖要叫他爹的爹的爹的爹。“伯玉”已经千年修炼成精所以评点也特别地“精简”区区两行说雨翔的文章“文笔豪放收敛自如颇有大师的风采。
但结构尚欠推敲”。
林母看见儿子发表文章欣喜如和了一局大牌。她纵览这篇文章好几遍说整本书就儿子的文章最好。拿到单位里复印了近十份散发给赌友和朋友——其实就等于散发给赌友——还寄给林雨翔小学老师。林父正在云南出差打长途回家林母就报喜。林雨翔的小学语文老师迅速作出反应回函说林雨翔天生聪颖早料有此一天。
雨翔把复印件寄了一份给Susan。寄后又缠住沈溪儿问Susan的反应沈溪儿最近因为张信哲的《到处留情》专辑受到批评而不悦严厉指责林雨翔胆小懦弱不敢亲手递信。林雨翔辩解说“寄情寄情”就是这个道理感情是用来寄的寄的才算感情。
沈溪儿骂他油滑胡诌说Susan另有所爱那男的长得像相原崇现在在华师大里念英文系被雨翔骂白痴气得再度胡诌Susan除另有所爱外还另有所爱那男的长得像江口洋介在华师大里念数学系。雨翔和沈溪儿不欢而散。
林雨翔口头说不可能心里害怕得很安慰自己说两个日本男人在一起一定会火并的但突然想到东洋武士不像欧洲武士那样会为一个女人而决斗。两个人一定很和平共处。他在情路上连跌两跤伤势不轻。
第三章(2)
偏偏他下午看到电影杂志上有相原崇和江口洋介的照片瞪着眼空对两个人吃醋。然后悲观地想给这段感情写莫文。
沈溪儿告诉他那是假的——她怕林雨翔寻短见。说出了口又后悔地想留林雨翔在这世上也是对她语文课代表的一种威胁。林雨翔高兴得活蹦乱跳。
自修课时他跑去门卫间看信一看吓了一跳有他林雨翔二十几封信于是他带着疑惑兼一堆信进了教室。进门不免要炫耀。有时信多比钱多更快乐因为钱是可以赚的而信却嫌不出来。同学诧异以为林雨翔登了征婚启事。林雨翔自豪地拆信。
拆了第一封信才知道来由那些人是因为看了林雨翔的文章后寄来的。第~封就简明扼要毫无旁赘直冲目的地而去:我看了你的文章觉得很好愿与我交笔友的就给我回信地址易…。一第二封远自内蒙古看得出这封信经过长途跋涉加上气候不适又热又累仿佛大暑里的狗张嘴吐舌——信的封口已经开了信纸露在外面。信的正文一承内蒙古大草原的风格长无边际:你别以为我们是乡下人廖我们可是城上的。我父亲是个教师母亲是个家庭主妇。我妹妹今年三岁正计划着给她找个幼儿园呢!你们这里是不是叫幼儿园呢?上海是个繁华的大都市让我充满了向往和幻想……这样的写了几千字天文地理都海纳在里边。雨翔这才明白信虽然赚不出来却可以撰出来——当然是和学生作文那样的杜撰的“撰”——雨翔决定不回信。
这时他首次感到成名后的优越。
以后的信大多是像以上几封的式样内容涵盖中国各地。广东作为本土更是有十封的数量。写信人都看了《国作文佳作选》再引用伯玉的话夸奖毫无新意。雨翔发现现代人的文笔仍旧有南北派之分南方人继续婉约信里油盐酱醋一大摊;北方人口气像身材一样豪壮都威胁“你一定要回信”!雨翔庆幸自己身在上海不南不北。拆到一封本市的来信时顿时庆幸也没有了——上海人的笔风收纳了北边的威胁和南方的吸唆。而且那人不愧是喝黄浦江水长大的黄种人坐拥双倍的“黄”妙喻说雨翔的文章没有强奸文字的迹象有着早泄的爽快。然后黄水东引说这妙喻出自台湾董桥是一贯的董桥风格。林雨翔不知道“董桥”是什么地方想在国民党贼居的地方不会有道家的桥怀疑是“孔桥”的音误。既然没办法断定“市友”的信也只好束之高阁了。
信只拆剩下三封。倒数第三封让人眼前一亮它来自首都的“鲁迅文学院”。
鲁迅余猛未绝名字震撼着林雨知。取出信扑面而来的就是文学院“院士”的判断失误把手写“林雨翔”后铅印的“先生”一笔划掉留个“小姐”续貂。给林雨翔小姐的信如下:我院是个培养少年作家的地方是文学少年的乐土。在这里祖国各地的才子才女欢聚一堂互相交流。著名作家XXX”
等等都是从我院走出的杰出人才。
我院办院水平较高旨在弘扬中国文学。
幸运的您已被我院的教授看中。我院向您发出此函说明您的文学水平已经有相当的基础。
但尚须专家的指点才能有进一步的提高。
本院采取的是函授方式每学期(半年)的函授费用一百八十元本院有自编教材。每学期您须交两篇一千字以上的习作(体裁不限诗歌三十行)由名师负责批阅佳作将推荐给《国作文佳作选》、任国优秀作文选》。
《国中学生作文选》等具有影响力的杂志报刊。每学期送学员通讯录。
汇款请寄XXXXXXX切勿信中夹款。祝您回一个作家之梦!助您回一个作家之梦!林雨翔又难以定夺准备回家给父亲过目。倒数第二封更加吓人:您好。莫名收到信定感到好生奇怪罢!我是您远方一挚友默视着你视线又长且系。所以我决定要写信。这种信该不会太有话说然而我也忍不住去写或者竟寄来了。大抵是因为你的文章太好了罢!假若你有空请回信。
林雨翔看完大吃一惊以为鲁迅在天之灵寄信来了。一看署名和鲁迅也差不离了叫周树仁后标是笔名自湖北某中学。树仁兄可惜晚生了一百年或者早生了一百年。林雨翔突然想这人也许正是”鲁迅文学院”里“走出”的可以引以骄傲的校友不禁失笑。
最后一封信字体娟秀似曾相识。林雨翔盯着字认了一会儿差点叫出声来。
最后一封信恰恰是最重要的来自Susan。林雨翔疾速拆开小心地把信夹出。信的内容和上封并无二致奉劝林雨翔要用心学习附加几句赞扬文章的话。区区几十个字他看了好几遍而且是望眼欲穿似的直勾勾地盯住幸亏那些字脸红不起来否则会害羞死。
这次去门卫间去得十分有价值这些信落到班主任手里后果很难说。林雨翔丰收后回家路上对那本烂杂志大起敬意原以为它的发行量不过二三十本看来居然还不止。可见这些被作文虽然又思又呆但后面还有一帮子写不出破作文的更思更呆的学生跟随着呢。
林母听到看到鲁迅文学院的邀请竭力建议雨翔参加。其实她并不爱鲁迅只是受了那个年代书的影响对梁实秋很得咬牙切齿引用军事上的一条哲理“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所以既然朋友的学院函请便一定要赏脸。她又把喜讯传给林父林父最近和林母有小矛盾。按照逻辑“敌人的朋友就是我的敌人”所以坚决反对说一定是骗钱的。
晚上补课补数学。任教老头爽朗无比就是耳背——不过当老师的耳背也是一种福气。他是退休下来的高级教师——不过说穿了现在有个“高级”名义算不得稀奇上头还有“特级”呢兴许再过几天“超级老师”都快有了。高级老师深话数学和数学朝夕相伴右眉毛长成标准抛物线;左眉毛像个报号眉下眼睛的视力被那根号开了好几次方弱小得须八百度眼镜才能复原。他极关爱学生把学生当数学一样爱护学生却把他当文学一样糟践。
喜欢三重门[出书版]请大家收藏:(.)三重门[出书版]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