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晨当然知道要考上北大,对他来说是何其的困难,何其的艰巨。这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和心血。但是他并不害怕,也不退缩,因为他知道,无论自己成功与否,只要自己真正的努力过,他的身后永远会有一双坚定的眼睛注视着他、支持着他,激他奋进。
在曾丹萍的帮助和鼓励下,方晨的生活习惯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的起居学习变得很有规律。他每天很早起床,上课认真听讲,除了放学或是下课偶尔和曾丹萍说笑几句之外,几乎每天都奋战在书山学海里,晚课回家后,照例在网上和她聊半个钟头,然后继续用功读书,一直到深夜。
在曾丹萍的影响下,方晨还和家里人改善了关系。尤其是和“那个女人”,方晨已经可以用很平常的心去对待她了,虽然仍然无法改变他对她的厌恶,但是他却可以毫不斤斤计效的去容纳她,这使“那个女人”感激涕零,加倍用心的去照顾他们父子。整个家庭也逐渐变得和睦起来。
方晨的这种特殊的变化,引起了所有关心他的人的注意,尤其是方父和吕老师,更是对方晨重大的改变感到吃惊和欣慰。方父为方晨可以平心静气的处理家庭成员的关系感到满意,而吕老师也为方晨能真正一门心思的投身到学业感到由衷的高兴。虽然他并不知道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促使这个最使他头痛的学生的改变,但是这个学生能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轨道,这是对每一个作教师的人的最大安慰。
当然,最感到快乐和欣慰的人是曾丹萍。看到方晨这么迅速,这么不同寻常的变化,这使她的心情显得格外的舒畅。毕竟,自己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方晨终于可以走出黑暗的心理阴影,重新抬起头,露出灿烂的笑脸,去迎接新一轮的太阳。她为自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高兴。这使她相信,命运永远掌握在快乐的人手中,只有用快乐的心去面对世间的一切,生活的画板才会变得多姿多彩。
同样的,方晨也已经把曾丹萍看做是他最亲密的良师益友,甚至是他最心爱的伴侣。是的!他曾经消沉过,曾经沉沦过,曾经对世间的一切是那样的不屑一顾。在他这样五彩缤纷的花季年华里、在充满蓬脖朝气的青春校园中,他看惯了无数早熟的少男少女的那种虚情假意的爱情,他们过早的啃噬着还没有熟透的青果。将大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中去。其实他们口中的那些甜言蜜语都只是为了充实他们的那颗曾经空虚失落的心。他们的口中极本就没有真实的爱情,爱情对这些还完没有成熟的莘莘学子来说,只是一种为了满足他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游戏而已。因为是游戏,所以它里面必然包含着太多不尽不实的虚伪。所以,许多悲剧便在这种没有任何真实可言的爱情里发生了。这不正是发生在当代校园里的一种现实的悲哀吗?
方晨很明白这一点,也许是因为沉沦厌世的心让他看透了世间的一切。亦或是他封闭的思维触动了他敏锐的意识中潜伏的智慧,他对校园中这种虚而不实的爱情向来就不屑一顾。因为他看不起这种没有任何希望、任何道理的爱情。他藐视那些喜欢做这种爱情游戏的同窗学友,他认为玩这种危险的游戏实在没有什么意义,毕竟,游戏中充斥的是太多的伤心与无奈,很少有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但是,不可否认,方晨也有自己的爱情观,因为他毕竟是一个人,无论多么消沉,多么厌世都无法改变人的本性。他同样的处在这样一个多思的年华,同样的在他心中也有一个思慕的情结。但是他却很善于抑制,伤人的游戏他是从来不做的,因为在他身上已经有太多太多无法言述的伤心故事。方晨的爱情观很模式,在他的心里一直都认为爱情应该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它应该是一个很美丽很圣洁的东西,不应该用世俗的观念去玷污它纯洁的本质。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应该是用心灵去体会,用心与心的交流摩擦出的激情火花,来照亮彼此星星相惜的情感之路。它们所包含的不应该只局限于幸福与快乐,更应该是彼此的相互信任,彼此的肝胆相照,彼此的互励互勉,用彼此的诚垦与真挚去融合心灵中的一腔爱意,这才是爱的精魂、爱的真谛。
方晨自认为他的爱应该是一种很高尚的爱,所以他很耐心的去等待,因为在他的爱情观里还有一个最质朴的认识:完美的爱情是在等待中才能显现出其凄美的。事实证明,他成功了,他的睿智使他赢得一份真挚的爱情,也许是上苍垂怜他在世间经历着痛苦的磨砺,对他进行的一种补偿,使他遇到一个能融化他所有悲伤与痛苦的善良天使。
方晨与曾丹萍之间的交往,从相识、相知到相爱,无论是缘份也好,天作之合也罢,都已经成了无可非议的事实。而方晨的命运会从此发生改变,却是谁也想不到的了。
第八节
时光如水,在每一个清淡地日子中悄悄流逝。转眼间,半个月便在这日复一日的周而复始中过去了。当太阳从东方古老的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又一个美丽的双休日又在这份平静祥和中降临了。
星期六早晨,方晨早早就起了床,他懒散地舒活了一下筋骨,依着习惯,拉开窗帘,让清冷地晨光洒在他疲惫的身上。由于这个星期是双休日,曾丹萍破例让他在网上多聊一会儿,所以昨天晚上他一直12点多才睡觉,今晨4点左右起床,一共只休息了几个小时,身心感到十分疲乏。
但是,他并不想休息太久,生怕耽误时间。因为他昨晚已经和曾丹萍在网上约好了。今天要到外面去玩儿,难得有机会能和她在一起,这样宝贵的时光并不多,所以他得格外珍惜。
深秋渐渐地近了,秋天的晨总是显得特别忧郁,清冷地风,淡淡地雾,给朦胧的都市蒙上一层神秘地纱,纱里少了一份充实与美满,却多了一份平凡与失落。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方晨很喜欢“晨”,尤其是都市的晨。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名字有一个“晨”字,更因为这清淡地“晨”中有一分颜色,一份象征着他性格的忧郁的颜色,但到底是一份什么颜色,方晨自己也说不清楚。他只是喜欢,喜欢用心灵的画笔,给这一日之晨涂上和谐的色调,使它更加接近自己的生命。
他凝望着都市一日的晨景,脑海中却回荡着一个动人的影子。他在想曾丹萍,他在想这天真纯洁的女孩儿是否也与这清淡地“晨”有着某种神秘的相似。她在心中也是否隐藏着一份难以言述的忧郁与失落?奇Qìsuu書cò
方晨想知道,却并不想去理解。他想知道这个女孩儿的心中到底有多大的秘密,却并不想去理解她心中的秘密有多么的严肃。他知道,这个女孩儿是有许多事情在瞒着他的。不然,她就不会在许多快乐的笑容背后,总让人或多或少的感觉到一些忧郁的成份。
方晨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天性纯朴的女孩儿也会有如此丰富的感情,也许正是许多复杂地感情纠缠着她那颗善良的心。她可以关怀别人的悲伤,却无法关怀自己的悲伤,她可以化解别人的忧愁,却难以化解自己的烦恼。她是一根蜡烛,成了别人,却融化着自己。
晨依然是晨,晨雾中有忧郁,晨风中有无奈。方晨对着深沉地清晨深深吐了口气,似乎要把胸中的一腔疑云吹散。
--明天到哪去玩儿?
--我们还去‘北山公园’吧!还去我们上次去过的小草坪。
--为什么还去哪儿?那里真的就那么特别?
--那儿是我今生今世的所有依恋与寄托,那里留下了我生活的部记忆,正是有了那里才有了我的生命,如果失去了它,我的生命也就不存在了,你说我是不是应该在我记忆地深处好好保留它。
这是昨晚在网上时,两人说过的一段话,而这最后一句也是昨晚聊天时,曾丹萍说过的最深沉的一句话,方晨当时没有弄懂这句话的意思,直到此刻,他也不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好深奥哟!
--没什么的!我有件事要和你说,明天吧!
“事?她要和我说什么事?”方晨百思不得其解。他想起了这半个月来曾丹萍的反常举动,是的!这个女孩儿最近的举动很特别,她的脸色苍白得可怕,她的容颜憔悴了许多。记得初次和她见面的时候,她的身上到处散发着青春的活力,纯洁的大眼里是一潭清澈的碧水。而如今,她的眼里空空洞洞,透出的是一片忧郁与无奈,再也看不到那片天使般的光辉。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原来开朗欢快的她变得如此颓废与无助?
尽管,她尽量想掩饰自己的失态,尽量去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但是她的眼睛欺骗不了她的内心,她的彷徨、她的无奈,都清晰地暴露在她散乱的目光中。
她说她爱阳光,她喜欢沐浴在阳光下,去感受生命的活力。她说她喜欢自然,她愿意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感悟人生的真谛。她说她是一只天堂鸟,好高鹜远,总想翻过千山万水,扑向遥远的未来。
可是如今,她的热情,她的理想,她的希望都到了哪里?她的世界为什么一下子变得如此寂寞与空虚?
曾丹萍的变化还是从那天“景山公园”游玩回来的时候开始的。当时她说她的头很痛,于是方晨便把她送回了家。后来上学的时候,她的脸色就很难看,方晨还以为她病了,抽空安慰了她几句,可是后来,她的行为越来越是反常,精神显得委糜不振,虽然每天依然和方晨有说有笑,但是方晨却明显感到她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丝笑都很牵强,她甚至有几天没有来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