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轩网 > 穿越小说 > 高科技三国 > 第29章
    刘备道:155毫米以上,最好是200毫米口径的,如果用现在的炸药估计300毫米应该够用了.

    郭玉诚知道汉尺与出云尺的换算,用手一比化155、200、300、“那跟大树差不多呀!主公这样的跑就是炮管做的再薄.我看比大笨炮强不到那去”

    比它沉的多,就是做成牵引炮也得15吨以上

    郭玉诚一听15吨以上大吃一惊,惊道:八千斤,就是一万斤才5吨,15吨那叫三万斤那!主公这样沉的炮如何移动啊?

    刘备发现自己跟郭玉诚说的太多了,收口道:可以载在大船上吗,不过现在我们还没有这种火炮,看来是天不灭曹,还要让他多活几年.说道这刘备话题一转对郭玉成道:你既然归顺与我,那么我比曹公如何?何以值得你孝忠?表面上看这是等着听恭维话,可实质上是在考郭玉成的见识,和对出云新政的看法以观其材.

    郭玉诚微微一笑缓缓道来:与曹公相比主公有三胜,一疏与堵,古之为政皆讲民无欲而不争,则国事宁.此法好比堵,保暖思**,贫穷起盗心.人之欲望与生俱来,禁欲其苦自知,何况当政者强争民女无数建豪廷万间锦衣玉食自享齐天之福,却叫百姓禁欲以从之,实乃自欺欺人尔.主公则反其道行之,兴民之欲,驱之以为事,为人即为己,所以人乐而为主公赴死而无憾.而主公自己不争民女不建宫阙,以身作则严守私欲不得损害他人,不能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法律准则,此法好比疏,古之大禹以此法治水,而主公却用其理政胜过古人.

    二理顺利益关系,以个人能力才学以及赋税贡献能力,享受爵位参政议政,国家为百姓富足经济发展扫清障碍推动进步.人尽其材物尽其用.虽征税于豪门富人,但人乐为之无有怨言,补助农耕穷人,应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实乃有道明君(见道德经77章).

    三晓天机重奇迹.世人皆以为机簧乖巧之物,祸乱人心斥其为奇迹淫巧之物以避之.可主公破晓天机常言,人巧不如家事妙,以机簧乖巧之物辅助生产,百姓富足国力大兴,更非曹公所能及也

    听到郭玉诚能够窃得真谛说到点子上刘备甚为高兴,琢认可其材道:玉诚既然你肯投出云,便先从“从事”做起吧,在出云没有功绩是不能为官的所有人都要从吏(类似于今天的公务员)做起,只有做出了成绩才能论功提拔.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好好干,出云不会埋没你的.

    “谢主公,玉诚明白”郭玉诚心中当然清楚,如今出云不比当初创业之时,刘备是四处拐骗绑架人材.现在人材有都是,光刘备自己培养的就数不胜数,自己相比之下根本不算什么.加上出云实力如日中天,门坎自然水涨船高.不要说从事一个官方职位,就是平民身份也千金难买.

    曾几何时?还记得十年前吗?刘备曾经给过富人一次机会,出售拍卖会入场卷同时奉送公民身份,只要你买到入场卷就有了出云公民身份.你的财产受道青洲法律保护.当时入场卷的价格就翻了几倍几十倍,现在就是抢都抢不到.

    如今更是很多人都想和青洲拉上了关系,有的干脆把家里的房子土地一买跑到青洲去了,还有的加入了晴洲秘密组织为刘备收集情报.只盼望有一天能够“王师南下定中原”“倒戈相向置膳浆”最后曹操和孙权不得不下令,禁止人们私自转移财产,一旦发现株连九族祸灭家,才扭转了这一局面.一个人,一家人,想跑容易.一个家族集体逃亡却不容易,好在当时人们的家族观念很强,总不能为了自己一家人幸福,使整个家族遭殃吧?

    不过这一决策并未能根除隐患斩草除根,秘密组织依旧一天一天的发展壮大,而且更糟糕的是青洲的思想观念很容易被商人阶层所接受和信奉.什么公平交易法、诚信契约法、平等观念、互利互惠观念,尤其是墨政通推崇的墨家交相利廉相爱,利弊权衡思想为他们所接受,研究利弊还有谁能比商人更精明?再加上出云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各种新玩艺层出不穷,不跟青洲打好关系行吗?没有货源还当什么商人?伤心去吧.

    由于商人阶层终于有了自己的和思想和信仰,使得其对青洲方面的促进作用和对诸侯的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至于真实中国历史上的商人阶层,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诗仙李白,李白可不象电视剧里演的是个穷书生,他是货真价实的商人富户,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说的就是他自己非常恼火其商人出身,不惜散家财金钻营仕涂,力图为官.在历史上不但儒家看不起商人,连他们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人没有什么都不可怕,唯独不能没有自信,何况一个阶层?,一个没有自信的阶层是死的,你怎么可能,指望他们象西方商人阶级在近代资本家革命中起到那样积极的作用推动社会进步?

    近来有不少人自封儒商甚为可笑之极.在历史上儒家和商人根本就水火不相容.商人不但是儒家平时打压和欺负对象,还是他们统治崩溃时推卸责任的替罪羊.商人三代不得入仕为官,出入不得穿丝绸这是治国之道.无奸不商,无商不奸,官商勾结,礼崩乐坏.笑话你把一个好好的阶级打成反动派,还指望人家忠义两.未免太强人所难了吧?

    但是现在这个阶级活了,在青洲商人以不再是下等阶层,而是与文人(不含儒家主要指新兴的学士学者科学家)武士并驾齐驱的上三民.文人、武士、商人(涵盖各类资本家)是拉动青洲社会进步的三辆马车(见《玄得文选》)

    虽然孙曹在刘备农无税的重压下,不得不重视商业,但是儒家骨子里就看不起商人,甚至斥之以鼻.有不少儒生正在紧锣密鼓的打造《商业亡国论》,他们言词凿凿,把各朝各代由盛倒衰的商业发展状况做了详细统计.以大量事实为依据证明商业发展是衰亡的前兆.并着重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实乃济世良方.同时揭露了青洲通过商业抑制群雄的险恶用心.力图巩固地主阶级统治,其反革命理论昭然若揭.

    郭玉诚虽然也是地主出身儒家成份,但他属于其重比较开明的人士和智者.他不但看到了青洲通过商业抑制群雄,更看到了商业对青洲的推动作用.看到了青洲的社会进步.看破了儒家没有意义的天地轮回龙争虎斗.可他不敢同父亲讲,父亲多少有些愚忠.但他向往青洲,向往出云.哪怕从罪民做起,起码火的有希望有盼头.他不没有跟曹操一起走,还有另外一个潜意识,就是希望被刘备俘获,从而成为青洲一份子。

    明天倒班,改在下午更新,谢谢

    第18章 狼骑追击

    逃出平原城的曹军,简直就是失魂落魄,狼狈逃窜.因为他们知道就是,逃回自己所占领的那几个卫城也不见得安.刘备大炮的威力他们是尝过了,平原主城都轰塌了,何况那些单薄的卫城?就是不打塌城墙,那种万炮齐鸣,弹片横飞的场面也够吓人的

    城上城下在火炮之下丧生的就有一万多人.(由于未能及时卧倒,又因城头狭窄惊慌失措互相踩踏,或坠城死伤。所以伤亡很大)一万多人不到一刻钟就灰飞烟灭了.当时血肉横飞,支离破碎,阵天巨响,火光闪动,黑烟滚滚.恐怕会成为许多人终生难忘的恶梦.或许会因此出现一种叫平原战争综合症的病也说不定.

    所以剩下的这一万多人,将近两万人开城之后一路狂奔,骑兵把步兵拉的老远.步兵把自己的队伍也拉的老长,什么队列军阵都乱套了.现在是爹死娘嫁人,各人顾个人.军法官早以不能履行职能,掉队的开小差的有都是,之所以大家还保持一个逃字,是因为这次平原一战,刘备死的人太多了,谁不害怕那个疯子一努之下来个尽屠曹军报仇雪恨哪?他可是说过,屠民掠货者杀无赦,辱我妇女者一个不留,这几天除了大规模屠杀自己可是什么都做了呀!逃就是为了活命.

    现在已经是深秋了,庄稼早以收割完毕.树叶也落光了,青沙障已经不在.想找块地方藏个人非常困难.否则也不会保持着大队逃亡,早散了.更糟糕的是,连个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赤裸的庄稼地,骑兵的践踏,步兵的奔跑,再加上涩涩的秋风.泛起漫天尘土.

    路?谁还敢走大路?碰上追兵关卡怎么办?喂今之计,只有不按套路出牌,乱跑一气,或许能出其不易,逃过一劫.可是谁能保证,平原周围只种小麦,谷子,水稻,不种高粮,玉米,大豆?豆乍,玉米根,高粮楂,一个个跟削尖的竹钉似的.不时有人被扎伤,甚至有的骑兵因受不了颠簸劳顿,不慎从马上跌落,被直接扎死的事情发生.但人们顾不上这许多了.逃命要紧.

    汗水打湿了衣衫;泪水侵透了苦胆;尘土挂满里身;双脚布满了血泡;一场秋雨又不期而遇,叫逃亡之路更是雪上加霜.

    一场秋雨一场寒,打在狂奔而热血沸腾的身体上.冷热交加不免寒气入侵外邪入体,是必要生病的.现在人们最需要的是一个避雨之处,一堆篝火,一碗姜汤.可是这只能是个梦.人们依旧不知辛劳,先逃到卫城再说吧.起码吃顿饭也是好的.

    曹军将士实在不敢在野外休息,因为众人明白,刘备来了未见管亥,这不是个好兆头.管亥是刘备的家臣.刘备来了管亥必倒,这是规律.指不定管亥是有什么秘密任务恐怕会对自己不利.他手下可是有名的狼骑,狼骑既是弓骑兵也是枪骑兵.而且配置轻便再适合追击不过了.

    就是没有狼骑,失去了莽牛阵的威慑.地方民兵,武术团体.必然痛打落水狗请功,青洲人可是出了名的悍勇.何况现在己方早已溃不成军,野外实乃是非之地,不可久留.

    求生的欲望摧动这人们的斗志,也摧残着人们的身体.昨天还耀武扬威,今天早以雄风不在犹如丧家之犬.巨大的反差对于灵魂的冲击也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