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冬天能吃道新鲜蔬菜就是帝王也办不到,可看样子那规模,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吃到,这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还有那价值万金太阳能灶、水车、风车各种先进农具,在青州已经普及;青洲美服人人都穿还有那高档沙发、七彩瓷砖、陶瓷壁画,也再普通不过了,可在孙曹那里只有贵族豪门才用的起,一切都是少数人的专利.
难道是我们错了?圣人错了?我们是在报残守缺?可是老百姓不过是子民和手足为什么要对他们尽忠?对昏君尽忠自然是认贼作父,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这一点郭玉诚还是能接受的.可是无论如何对老百姓尽忠报效是接受不了的,这一定是刘备蛊惑人心的漂亮话.否则他在为谁打江山?难道他会不传位给刘封,把江山拱手送人?
不过即使这样刘备依旧是一个明主.郭嘉在世时背地里也长夸赞刘备高明.其才犹胜孔、孟.其谋不次于太公、孙武.其智不弱于神农、鲁班.可谓材,圣之又圣.父亲常常后悔自己一时糊涂未投刘备,选择了曹操.
但骑虎难下,不得不与之为谋.不过也时常骂刘目无君上,断送了权力私有之道,出卖帝王之威,以收买人心,净干为祸千秋万代的损事.骂刘备糊涂,如此一来如何将权力收回一类的话.所以面对刘备,郭玉诚内心十分矛盾:想投靠吧?没有台阶,再说自己家满门还在曹操掌控之中呢!不投靠吧?郭玉诚也明白,孙曹不过跳梁小丑,之所以十年前刘备没灭了这二位?可能是闲刀不利,跟着这样的主能有什么前途?再说此次随军深入青洲,亲眼目睹了青洲之富,你叫他怎能不动心?自己要是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该有多好?至于父仇吗?两军交锋各为其主,怪不得人家,冷静下来还是自认倒霉吧!寻思了半天,把心一横.“脸皮薄吃不着脸皮厚吃不够”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出云王教训的是,玉诚愿为玄德公效犬马之劳,还望主公伸援手能够搭救玉诚之家人”
刘备急忙侧身以避道:在我青洲只跪父神和逝者,以后不得再行此大礼,你起来说话
“是主公”郭玉诚非常清楚青洲的规矩,所以也不再争辩什么礼术不可废之类的屁话
刘备一边叫人看座一边心道:真是寡妇守洁一无反顾,儒生叛国争先恐后.刚才还横眉冷目恶语相对,这会就卑躬屈膝买身投靠.都说女人善变,儒生比女人还他妈的善变.不过君子也罢小人也好,为政之道善而用之,用之得法有益无害,否则记便君子也不一定就干好事.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何况郭氏乃名门望族,名仕相投我又怎么能拒人千里之外呢?
等到侍卫门搬来椅子老人、郭玉诚、关羽、纷纷落座待到众人坐稳,刘备开口问道:我来问你。洛阳三千羽林军将士可好?我老师卢值可好?周俞周统领可好?我哥公孙瓒怎样了?此次曹操起兵有没有先动他们?
自刘备西迎汉帝以后,洛阳本是青洲援助从建的作为京城,按刘备的意思拜曹菜为大丞相,羽林,虎賁,云摩三只禁军分别由刘备、操操、皇帝掌管.自从云摩军发生叛乱,曹操接管云摩对羽林形成了不利局面,再加上曹操碍于约定把统治中心从许昌迁到洛阳,乘机加强了洛阳防务大大消弱了羽林军的地位,只是这些年来一直顾及青洲兵捍勇及背后的出云而未生事端.可是此次兴兵如果不先除倒羽林军后患无穷.所以刘备一直很挂念羽林军的安危.
郭玉诚达道:“回主公本来按着夏侯敦的意思是要屠尽羽林可是周俞以东吴使者的身份……”
什么东吴使者?你是说周俞接受了孙权任命,战阵前变杰?
是的主公,但他不忘您恩德,言道玄德待我甚厚,又将羽林军托付于我,我怎么也得保羽林一个周,为此竭力劝阻曹操.加上当时我爹进言道:留着这三千人或许能叫您投鼠忌器.万一此次进军失利又三千人质在手就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如获胜再杀不迟.因此羽林军终于以得幸免.
至于周俞是否真的变杰,我看不一定,正象夏侯敦当时怒斥的那样,周俞知道陷入绝境反抗必死无疑乃缓兵之计也,这话其实也不无道理.
刘备闻言点了点头,郭玉诚继续言道:后来羽林军众将士在曹操的中压力下和周俞、卢值的劝说下“不做无为的牺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大多数人放下武器投降被曹操压入大牢沦为俘虏.
但侍卫长萧飞怒斥周俞朝三暮四临阵变杰,言道:青洲只有战死的勇士,没有活着的懦夫.带领少数不愿投降的士兵杀了出去,最后大部分阵亡,只有不足五个人逃脱,萧飞也负伤不知所踪.后来他帅人夜如承相府刺杀了曹操长子曹丕后,被乱箭射死.
啊!……刘备闻言失声痛哭,即心痛萧飞,也犯愁自己.曹丕一死,铁定曹植继位.曹植是谁?就是今天课文《曹冲称象》里的主人公.聪明的不得了,要不是在楚君之争中杨修坏事导致失败,曹魏也未必二世而亡.七步成章说的就是他,这下好了萧飞杀了曹丕为曹植除掉了竞争对手.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可不管怎样萧飞是烈士,是英雄。却丢给自己一个烂摊子;一个狡猾的对手.这一刻世间恐怕没有比知道真相的刘备心情更复杂的了.
关羽闻言左手紧握剑督双眼寒光闪烁杀气逼人.心中怒火中烧恨不能立刻打到洛阳,为萧飞报仇
老者不由得闻言落泪,在一旁默默的为英雄哭泣.
刘备一边哭一边吟道:“煮豆燃然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好诗!好诗!郭玉诚脱口赞道:主公文采了得出口成章,玉诚佩服的五体投地.想我们同是大汉民族,却自相残杀,真是相煎何太急呀!
刘备暗暗心道: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本来是曹植争位失败以后,被逼七步成章时做的,现在看来用不着了,归我了.
后来墨政通得知此事大骂刘背“文贼”不地道.双方经谈判最后签定协议瓜分后世诗词,一起充当冒牌诗人.此乃后话.
哭了一会刘备止住悲声道:孙曹联军此次来犯,战略谋划是什么?
钳制青洲瓜分徐州.
孙翔可曾参与?
不曾参与.
其实这是明知故问,孙翔别看是孙权的亲弟弟,但王位之争已经反目.此次起兵虽然孙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手段用尽百般拉拢,但孙翔誓不判刘.之所以按兵不动保持中立,佯装苟和.是受了刘备的指示,作为奇兵使用先隐而不发.这一问无非一试玉成.二安曹操.
我欲以快船载三千奇兵.自黄河而上偷袭洛阳,在曹曹腹地插上一刀如何?
过郭玉成道:不可,曹操这几年来苦心经营,在黄河两岸构筑了许多秘密炮台.虽说光炮管就有八千斤,加上炮架炮轮达一万多斤,号称大笨炮.但是用于固守再合适不过了,黄河恐怕有去无回.
刘备假装不以为然道:我有3500吨的铁甲舰何惧几门土炮?
关羽闻听大急道:大哥不可,我这几天一直在思索,这么大的军舰如黄河是否明智?现在眼看到了枯水期水虽然弥勉强可以通航,河水不宽铁甲舰根本无法挑头.如果敌人在后方河道中沉如巨石或船骸,我们连挑头撞行都做不到,铁甲舰企不拱手送人?在我们地界里这种情况很难发生,就是发生了也好说,可是到了人家的地盘,我们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何况枯水期为期不远,万一耽搁必然搁浅,大哥您要三思呀!·····
其实刘备还是在试探郭玉城,这一切别看曹操百般保密,但出云情报网了早就掌握了,可以说如指掌.只有性情中人关羽当了真.刘备并未说破故做姿态点了点头道:大笨炮射程多远?口径多大?威力几何?
回主公,曹军不象青洲,不但火炮连弓箭,抛石车的射程都详细研究过,只是大约可以打到黄河对岸.至于多远不清楚.口径吗?三寸多一点,威力没有出云火炮大,不过也能爆炸.
三寸?炮管多长?
一仗二,最大的一仗五.
三寸,一仗五.就是五十倍口径这样的口径比例,应该可以达到5000米,和我们的MJ——2差不多
其实正常情况下50倍口径的土炮是达不到5000米的.因为铸铁炮管无法承受太高镗压.最多只能达到3—4千米.何况当时人们并不清楚火炮的最佳射角是多少.虽然感觉上应该是45度角,但那必须是在真空中,大气层内情况复杂.空气压力,风向都能影响最佳射程角度,真正的最佳射角是36—38度之间.45度过头了.当然也有例外二战时德国制造过最佳射角52度的火炮,那是把炮弹打出大气层以外,逃避空气阻力做到的.所以土炮射程一般在2000米左右,而曹操的铸铁大炮:由于采用了榴弹技术(纸制大双响)客观上等于减少了炮管长度,同时与实心铁球相比增加了发射摩擦力,所以射程只有1000
相比之下MJ——2虽然只30倍口径却达到了5000米.为此MJ——2采了不少先进技术.合金炮管线镗结构密闭炮阀,可惜的是目前无法采用电炉炼钢制造更好的炮管否则MJ——2加装火药射程可以达到20公里
迟疑了一会儿刘备缓缓道:八千斤的炮管,应该很粗很厚,就是用易碎易裂的铸铁制成MJ——2也无法将其摧毁,除非有大口径重炮,而且还必须采用上等的军用炸药做弹头,(比如**、C3、C4、黑索今、奥克托今之类的)
郭玉诚问道:主公,得多大口径的重炮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