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轩网 > 穿越小说 > 铸剑天下 > 第135章
    他的眼神也越来越深邃,有时被他不经意间看上一眼,都能感觉灵魂都要被他看穿的感觉。

    因此,大家在寻淮洲面前,不自觉地就显得有些拘谨。

    寻淮洲也能感觉得到大家的变化,他其实并不喜欢这样的感觉。

    可是,等到自己手中拥有越来越多的权限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已经不自觉的变成少言寡语,默默思考的人。

    因此自己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引起太多的人揣测琢磨,也容易引起许多歧义,所以使得原本就慎言的他变得越来越谨慎少言。

    这种感觉,让寻淮洲也觉得有些无奈。

    此次视察东南地区,是从十月份开始的。

    到了东南后,寻淮洲花了大量的时间,走访了皖南地区的军工和民用企业。

    并且在茅以升等坑道建设负责人的陪同下,重点视察了皖南坑道建设情况。

    对于皖南坑道建设进度和质量,寻淮洲是非常满意的。

    从三五年下半年开始,因为东南地区没有多少比较大的战斗,又控制了湖北、江西境,所以坑道建设的人力、物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现在皖南坑道建设已经有了基本轮廓了,坑道建设总里程已经超过了三百里。其中包含标准铁路和四轮卡车并排通行的主坑道也已经建设了超过一百里长。

    大量的山石土方,又被用来在皖南周边够足起了足够多的碉堡和防御工事。整个皖南、浙北和赣东北地区都快要被建设成一个极其巨大的军事要塞。

    寻淮洲规划的三个坑道式军用飞机场也在群山深处,初具规模。

    这三个飞机场,当初在规划的时候就都做了起降超音速喷气式重型战斗机的规模做了预留。

    其中一个机场还被规划为能够起降大型远程战略轰炸机。

    因此建设标准非常高,跑道出口都设在半山腰上,每个出口均为上凸下凹,敌机无法直接轰炸。

    为了防止以后小日本用自杀式飞机前来撞击,每个出口周边的山崖上均配置了极强的防空火力。

    同时,在跑道设计上也做了特殊处理,可以有效防止自杀式飞机、甚至未来的巡航导弹等大威力武器的直接撞击。

    除了坑道建设外,地下城建设进展也很快。

    由于地下城建设和坑道相互关联,所以随着坑道建设的逐步推进,地下城中的许多军事和民用设施也已经逐步建设到位。

    按计划,到明年七月份,皖南坑道一期工程建设完毕后,皖南坑道和地下城将能够容纳二十万军队驻扎和快速调动。同时可以容纳三十万后勤保障人员工作生活。

    等到四一年,皖南坑道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将能够容纳四十万驻军,`并且五十万后勤保障人员工作生活。

    如此规模,绝对是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复杂的地下城市和军事要塞。唯一让寻淮洲遗憾的是,因为当前核能研究还处于非常初级阶段。

    使得坑道电力供应还只能通过火力发电来补充。因此,不得不储备大量的煤炭等战略物资。

    虽然这一年周涛从国外也挖回了不少这方面的人才。

    可是,为了稳妥起见,寻淮洲和周涛商议,关于他和周涛掌握的核能和核武器、导弹、卫星等一系列最尖端科技机密的解密和深化研究,还是要通过周涛正在秘密培养的一个绝密科技组织——麒麟组织来完成。

    第一四一章 中华初稳定六

    麒麟组织是周涛按照寻淮洲的密议,在凤凰组织建立的同时,就着手筹建了。

    该组织里积累了一大批当世顶级华裔天才青少年,在经过严格筛选和多重考核后,被安排在另一个秘密的基地里,进行培养学习。

    周涛开始有步骤地向他们灌输来自后代的远领先于这个时代的科技知识。

    当前,一大批在当世不受重视,甚至比较落魄的天才科学家。

    也已经被周涛用各种方式,请到了这个波涛公司在中国西部投资的各个工厂和科研机构内。

    有周涛为他们提供了当世最好的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同时有计划地对这些人透露了一些后世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理论,这些科技狂人在如此情况下,除了忘我的工作,还是忘我的工作。

    交流电发明人,科技天才斯特拉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的一系列设想和发明,将有机会在中国西部得到实现和投入使用。

    有了这些被周涛用各种手段控制的科技奇才和天才少年,寻淮洲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将会有一大批科技成果涌现出来。

    现在波涛公司已经和中华联合政府合作,在陕西秦岭深处建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技研发基地,预计今年底这个科研基地将会建成。

    建成后,周涛会逐步将她控制的大部分科技精英转移到这个科研基地里。以保证最新科技成果为祖国所用,避免西方国家的权利机构进行干涉。

    同时也可以通过和波涛公司合作形式,保证向西方国家不断地输出有祖国主导的各种技术标准。

    进而逐渐谋取祖国在世界科学技术和工业等领域的话语权。

    此次寻淮洲在东南除了视察东南坑道工程外,还着重视察了东南军工基地。并且多次约谈秦恒民。

    现在,秦恒民已经是东南地区军工基地总负责人了,这一年多来,秦恒民带领基地科研人员没日没夜的攻关,已经定型了多款寻淮洲提供的来自后世的轻武器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工艺。

    由东南武器研究所研制的根据后世美国7.62毫米M21狙击步枪和美国BarrettM10712.7毫米大口径狙击步枪设计研发投产的中华21式7.62毫米中口径狙击步枪和中华22式12.7毫米大口径狙击步枪。以及其他比如红外夜视境等一系列在当极为先进的单兵武器,都已经成为了特战部队的标准装备。

    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虽然因为生产工艺和材料等各方面制约因素,还不能达到后世最先进的水平,可也基本达到了寻淮洲后世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国际先进水平。

    当然这些武器由于材料稀缺,制造成本昂贵,制造工艺复杂,以及技术保密等原因,因此,目前还只能用来装备特战部队,而没有成为军的制式武器。

    不过,在皖南军工厂和西南、西北军工厂的日夜赶工下,根据寻淮洲后世前苏联AK47式7.62毫米突击步枪和AK-74式5.45突击步枪于为蓝图设计定型的中华11式7.62毫米突击步枪和中华12式突击步枪。

    已经逐步列装第一集团军潜伏在大别山区的三个野战师。预计到了明年六月份,这三个师六万多人,就可以换装完毕。

    其中中华11式7.62毫米突击步枪主要用于大规模列装普通战士,中华12式5.45突击步枪主要用于列装特战部队和野战部队各级特务和侦察部队。

    寻淮洲这次在东南地区一呆就呆了一个多月,三六年十一月底,才不得不回到重庆。

    因为周浩荣夫妻和周元清此次亲自带领周家代表团前来祖国,谈关于周家和我党的深化合作事宜。

    其实在此之前,周波和周涛这对兄妹已经多次回国,尤其是周波,一直是以周家和我党合作的代表人身份出现的。

    通过一年多的合作,大家相处的都非常愉快,也建立了很深的信任关系。

    周波虽然年轻,可是他严谨沉稳的性格,果断干练的风格深得双方的赞许,得到了周家和我党的一致好评。

    同时,也使得周波在周家的地位也直线上升,俨然成为周家后起一代最优秀的代表。

    此次,周波和周涛陪着周浩荣、宋玉菡夫妻,周元清、陈欣然夫妻前往重庆,明面上是为了洽谈周家和我党的深化合作,实际上可是前来和寻淮洲商定周涛和寻淮洲的婚姻大事了。

    这周家老两口和准丈人、丈母娘找上门来,寻淮洲当然逃不了要赶回去接待应付了。

    加上重庆那边的事情也积压了许多,等着他回去处理,所以,寻淮洲才不得不在十一月二十八日动身离开皖南。

    在离开皖南前,粟裕等第三野战军主要领导人,专门召开了第三野战军师以上干部座谈会。请寻淮洲这个老领导为大家做重要指示。

    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一张张熟习或者陌生的面孔在寻淮洲面前闪现,寻淮洲心中也不免心潮澎湃。

    一年多前,许多第十九师的营、连级干部,现在已经成长为师级以上干部了。这些人,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已经成长为真正智勇双的悍将了,眼下他们正在开展大练兵活动,估计不到一年时间,这些人将会走向抗日战场,用铁血铸就他们最为辉煌的人生。

    台下,周志道和胡琏正坐在一起,同样一脸激动地看着寻淮洲这个英俊沉稳的年轻人,一年多前,寻淮洲找他们谈话时的细节还历历在目,一年多后,这个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两人也算是这段历史的特殊见证人了,经历了国民党和共产党军队的双重对比后,两人才真正的体会到共产党军队之所以战无不胜的真正原因,因为这是一群为着崇高理想而聚集到一起的伟大人群。

    有了崇高的理想,有了出色的才华,有了坚强的意志,有了正确的领导,共产党的军队当然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了。

    现在周至道和胡琏都已经是第三野战军主力师的师长了,想着在一年多前,两人在国民党部队中还不过是指挥两千人的小团长,加入红军后,在一年多时间内,已经成长为指挥两万多装备优良,战力强悍的精锐主力师师长,让这两人也常常生出许多感慨,尤其对寻淮洲这个当年的引路人,更是在钦佩敬重中,常常生士为知己者死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