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轩网 > 穿越小说 > 铸剑天下 > 第134章
    尤其是在德国等西欧地区开始逐渐收到法西斯政府迫害的犹太人,由于中华联合政府对他们实行了免签证制度。

    并且对他们前往中国移民提供了非常优惠的条件,加上波涛公司等周涛控制的黑暗势力在欧洲的大力宣传和引导,使得犹太人开始大规模向中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移民。

    这也为在二战时,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犹太民族保护国,拯救了上百万犹太移民,这也使得犹太民族后来成为了中国最忠实坚定的盟友。

    而现阶段,美洲到中国华南和欧洲到华南的航线,已经成了世界最繁忙和最热门的航线。大量的人、财、物正向中国这个快速发展的地区流动。

    从三六年初开始,首先是在四川地区,随着在西南的昆明,西北的兰州等地,建立起了大量的军事和民用工厂。

    到了三六年年底,中华抗日联合政,已经在西南的昆明、四川的成都,西北的兰州、西安等地建立了建起了非常庞大的基础工业基地。

    由于后发优势,当前这些工厂的规划都极其超前,而且为了防止未来的空袭,这些工厂都被安排建立着极易防空并且很难空袭的深山大川边缘。

    部分重要设施,均被安排建设在深山坑道内。尤其是军工基地,更是建设的极其隐蔽。

    在这一年中,中国迅速成为了帮助世界摆脱经济危机的救星。

    由于共产党在实际控制区采取的一系列新民主主义政权的经济和政治政策都比较稳妥贴切。

    加上周家在暗中为我党在西方国家做了当量的正面宣传。

    因此,我党实际控制区并没有被西方国家当成主要的敌人来封锁扼杀。

    倒是苏联领导的共产国际,严厉批评我党走向饿修正主义的不归路。

    不过在我党派遣了大量的人员前苏联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

    同时,党也通过中央委员会议明确了我党今后将坚持走独立自主,自立根生的道路,与共产国际也将只保持合作关系,而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关系。

    对于我党的如此表现,苏联当然极其不满。

    可是,从三六年开始,和后世不一样的是,苏联南高加索地区和里海东岸的中亚地区开始出现了不稳定局面。

    而且当地出现的反政府武装,使用的都是比较先进的欧美武器,同时采取的战略战术也非常先进。让苏联感到头痛不已,却也无可奈何。

    同时,日本也在中国东北地区大大加强了军事存在,对苏联红军形成日益强大的军事威慑。

    因此,在当前局面下,苏联也没有对我党采取比较实际的惩罚手段。

    甚至,苏联因为担心我党和西方国家走得太近,也不得不表现出一番友好态势,也对我出口和援助了不少先进武器装备。

    不过,苏联还是加强了在外蒙的驻军,同时保持着和国民党的密集联系,希望用国民党政权来牵制我党的发展速度。

    对于苏联的这些表现,主席和寻淮洲也做过多次密议。

    最终判断,这是当前能够争取的最好手段。至于其他,只能在以后的局势变化中,再做谋划。

    因为寻淮洲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主席这个伟人也日益认识到想法设法夺回我被苏联侵占的大批疆土、甚至开疆辟土的重要性。同样,对未来世界海权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因此,主席现在的关于世界格局的思维高度,已经远远比寻淮洲后世同时期不知道要高了多少倍。

    在主席的心中,已经非常明确,我党不但不允许出现外蒙独立的情况,而且还得收回在清朝时,被沙俄抢占的中国西北和东北的大片土地。

    这也让寻淮洲感觉非常欣慰,想着自己这主席的秘书还真没白做呢。

    看到苏联被拖在南高加索和中亚地区难以自拔,寻淮洲也不禁露出会心的微笑。

    自己从一年前和周涛密议的谋划布局,也已经发挥了重大作用。

    使得祖国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到来,而不可预料地向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

    此次苏联南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出现的动荡局面,其实就是寻淮洲和周涛秘密谋划的一部分。

    第一四零章 中华初稳定五

    三六年,由于寻淮洲通过历史记忆早就知道四川地区将会面临大旱局面。

    因此在年初,我党和政府就从东南亚和印度等主要产量地进口了大量的粮食。

    并且也从加拿大、美国等西方国家进口了大量的小麦、大豆等农作物,作为战略储备。

    开始为未来的抗战做着充分的准备。

    最为让寻淮洲感觉高兴的是,他在刚到这个时代,就安排东南抗日大学的农学专家们进行了后世袁隆平教授进行的杂交稻研究。

    由于寻淮洲对杂交稻技术历史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所以在一开始就给这些专家非常正确的研究方向。

    加上当时野生水稻还比较多,农学专家们,在经过一番波折后,于三五年夏天在江西一带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几株雄花败育株。随即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的交配研究。

    农学专家们,在利用人工温室、和人工光照等多钟超现代手段后,在皖南营造出一年四季水稻的生长环境。使得杂交水稻的研究速度大大提前。到了三六年秋天,三系杂交稻已经在小规模实验种植中大获成功。

    只要在进行一次大规模种子储备,就可以在国推广。这让寻淮洲感觉很是欣慰。他可是知道,杂交水稻的提前诞生,对世界人口的贡献。有了杂交水稻,将会基本解决中国人口的温饱问题。

    和我党、我军实际控制区蓬勃发展的情况不同。蒋介石控制的区域,因为其继续实行强兵黩武的政策,因此民生状况并没有比较大的改善。在许多地区还出现了物价暴涨。大量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农村粮食减产,农民生活艰难。社会矛盾越来越难以调和。

    因为按国共协议,双方不许限制人口流动。因此,大量人口开始向现在形势一片大好的西部转移。东南沿海大量的民族资本家,也开始在西部投资兴业。面对这样的现状,蒋介石是既嫉妒又无奈。

    蒋介石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政权自所以能够得以保存,是因为共产党严格遵守协议,没有给与自己任何麻烦。

    而且共产党对国民党实际控制区的许多地方,做了慈善性援助,救活了大量的灾民。使得自己控制区的矛盾没有进一步激化。

    虽然自己经过这一年多的整军,已经将部队发展到了四十个整编师,近六十万人。

    可是,现在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已经发展到了二百多正规军和大量的预备役和民兵队伍。

    至于战力,自己的部队和解放军就更不能比了。

    虽然自己装备的是比较先进的徳械装备,可是因为资金欠缺,徳械师装备并不完。缺少大量的重武器装备。

    而现在,解放军却通过美国的波涛公司,开始大量换装美式装备。

    想到波涛公司,就让蒋介石更觉得憋屈。

    原本周家和自己这方面关系虽然不算紧密,却还是非常友好,虽然没有大规模支助过国民党军队,却在党的早期起到了重要作用。

    可是,自从上次,周家小公主在湖州出事以来,这个小丫头似乎真的如同崂山老道士说的,开了贵窍,居然有如此能耐。

    仅仅是因为她看上了人家一张照片,就会喜欢上了这个如同恶魔般恐怖的寻淮洲,最后还使得周家力支持共产党。

    这也太玄乎了吧。难道共产党正是上天注定的贵党,自己这方面命中注定要被历史淘汰吗?

    每每想到此处,蒋介石,就觉得无比窝火,却又深感无奈。

    现在,共产党军队得到了大量的欧美武器装备。

    那些装备可都是不亚于徳械装备的新式武器。更重要的是,解放军实行的是大师标准编制,每个师均有二万二千多人到两万三千多人。而且装备齐,配置标准。

    在当时共产党武器那么简陋的情况下,自己都不是人家对手。现在解放军如此装备精良,战力超群,自己更不是人家对手了。

    若是解放军真要对自己发动战争,估计一、两年时间,自己这些人就会灰飞烟灭吧。

    从此以后,中国的天下,是人家共产党的了,自己看来注定要当个配角了。

    皖南黄山的秋天特别美丽。翠绿的青山中,间或有片片红叶点缀,奇峰叠嶂中,薄云缭绕。

    三六年十月份,寻淮洲正在东南地区的几位主要领导的陪同下,视察皖南坑道建设情况。

    一路上大家谈笑风生。不是回忆起前年冬天在皖南地区转战的艰难岁月。

    面对着这一年多国内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大家心中都有无限感慨。

    前年冬天,大家还在这片深山里转战,被国民党追得团团转,到了,现在国民党军队已经被我军压制得偏安一偶、苟延残喘。

    经过一年多的大发展后,现在国上下,没有人会认为国民党军队能够抵挡得住解放军的滚滚洪流。共产党只不过是为了日本人所乘,所以才会和国民党政府结成统一战线,一致对外,联合抗战。

    若不是这个因素,估计红旗已经遍布天下了。

    粟裕等人走在寻淮洲的边上,看着眼前这位气度从容的年轻人,心中也同样感慨万千。

    随着寻淮洲日渐权重,也显得越来越成熟了,原本就很是冷峻的脸上,始终是波澜不惊,几乎没有人能够看出他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