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轩网 > > 那时汉朝(1-7部) > 第326章
    很快的,王莽就让大司空王邑和大司徒王寻,拉起了一支大军。这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大军。据史学家考究,这是自西汉高祖刘邦开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的盛况。为了让读者对王莽此次盛兵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罗列如下:

    政府军参谋由六十三位精通兵法的专家组成;任命一位身体庞大的巨人巨无霸为营区司令,携带大量猛兽上战场。这些猛兽有——老虎,大象,斑豹,犀牛等。

    连动物园里的动物都要派上战场,这是闻所未闻,听所未听的天下奇事。看来,为了对会刘演,王莽真是连锅底的都掏尽了。

    政府军的队伍在洛阳城聚合。当王邑和王寻抵达洛阳城时,各州郡精兵相继到达,总共有四十三万,对称则称百万。后面还有部队没有到达,但是王邑已经等不及了,率军南下。

    五月,王邑兵团经过颍州时,跟另外两个政府军兄弟会合。那两个人,就是被刘演打跑的严尤和陈茂。接着,他们继续挺进,来到了昆阳城(河南省叶县)下,准备攻城。

    这时,严尤告诉王邑,昆阳城小,造反兵团主力不在这里,他们正在努力攻打宛县。如果我们绕过昆阳,直扑宛县,消灭他们主力,造反联军肯定玩完。

    王邑骄傲地笑了,说道,不,必须先拿下昆阳城。

    看着不解的严尤,王邑接着说道:“以前我率军清剿翟义时,没有生擒翟义,已经受到不少责备。现在,我统率百万大军,连个区区小城,都拿不下,怎么施展我的军威。为了警示天下变民,我必须先拿下昆阳屠城,踏歌前进。”

    王邑仿佛要告诉刘演,你围我的宛县,我围你的昆阳。搞掉昆阳,下一步就是搞死你刘演。王邑是真的要屠城。很快的,他的百万大军,把昆阳城围得水泄不通,阵地纵深数十重,犹如铁桶一般,飞鸟插翅难飞。

    昆阳城,就像一块悬挂在王邑面前的牛肉,只须一刀,即刻割下。

    刘演的十几万军队,大约分布如下:主力攻打宛县,另外分兵三支,一支定郾城(河省南郾城县),一支驻守陵(河南省郾城县西北),一支从昆阳出发,向北挺进。但是,当王邑百万大军铺天盖地向他们压来时,部躲进了昆阳城。

    死亡像毒气一般,弥漫在整个昆阳上空。此时,率领造反部队的将领有两个,一个是王凤,另外一个是王常。王凤召集将领开会,没有人敢主张力战。最后,众将领研讨出了一个上上之策——跑。

    这明显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为什么不跑。于是王凤宣布,各部将率领分队,并且携带自家老婆孩子,各自撤退跑路。这样,分散政府军精锐,就可以对他们展开游击,分而歼之。

    从理论上讲,这是一招绝妙之计。当年,我们的毛主席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但是,有一个人力排众议,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方案。

    这个人就是刘秀。

    刘秀告诉王凤他们,现在敌众我寡,粮食又少,如果合力抵抗,还有一丝生存希望,倘若大家各自跑路,我们不保,刘演在宛县也将不保,政府军就像老鹰抓小鸡一样,不消多久,定会将我们消灭得一干两净。

    接着,刘秀又以嘲笑的口气说道:“大家出来干革命,就应该把脑袋绑在腰带上,将革命进行到底。哪有像你们这样,一碰到强敌,就想着带老婆孩子和财产跑路的,太没出息了。”

    从将领都惊鄂地看着刘秀,真不敢相信这话是从他嘴里喷出来的。在他们眼里,刘秀就是一老实敦厚的庄稼汉,如果不是刘演造反拉他下水,他顶多就是一个靠勤劳致富的好农民。这等小农民,一辈子守着一块地,一个锅,一个婆娘,N多孩子,数着春天过日子,还能有啥出息。

    一个没出息的人,竟然嘲笑一群四海为家的革命者?于是,将领们都怒了,指着刘秀吼道:“你以为你是谁,你给我们滚。”

    刘秀笑笑,行,我滚。然后,他像天边的一片云,飘然而去。

    刘秀前脚才走,造反兵团的侦察兵就回来报告,说不好了,王邑大军的先头十几万部队,已经抵达城北,连营有数百里,只看见头,看不到尾巴。

    王凤一听,坏了,想跑路都没了。这时,众将领恍然大悟,还是刘秀说得好,必须合力与政府军火拼,不然,死无葬身之地。于是,众将领一齐高呼,刘秀人呢,快,赶紧把刘秀叫回来说事。

    就这样,刘秀又被拉回到了议事现场。

    刘秀很严肃地看着大家,大家也很严肃地看着他。他看着大家,就像老虎看着一群羊,大家看着他,就像一群羊等待着雄狮,来带领他们走出困境。

    众将领一齐看着刘秀,说:“你说吧,只要我们能走出昆阳城,什么都听你的。”

    刘秀笑笑,问:“我们在昆阳城有多少兵马。”

    有人说:“不多,八九千。”

    刘秀说:“我命令,王凤与大将军王常,留守昆阳。”

    众将领疑惑地看着刘秀,不禁问道:“我们留守,您怎么安排?”

    刘秀说:“我只率数骑出城,到定陵等地拉人来助阵。”

    刘秀出城召人来解围,这招似乎很靠谱,追究起来,其实也很不可靠。造反兵团数万人马,被刘演拉去攻打宛县了。昆阳离宛县距离较远,如果去宛县唤刘演,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只有就近取兵,到定陵和郾城喊人。但是,定陵加郾城,也没多少兵力,喊来有用吗?话说回来,没用至少也得试试。与其坐着受死,不如试着拼个鱼死网破。

    于是,刘秀当夜率李通等十三人,快马出城。前面说过了,此时王邑的前头部队十几万人已经包围昆阳城,昆阳城的飞鸟想出城去都难了。刘秀从南门出发,忙活了大半夜,竟然溜出城去了。

    刘秀一溜出城,天就亮了。这时,王邑也睡饱喝足了,然后慢悠悠地喊出一声:攻城。

    政府军几乎出动了,一支部队马不停蹄地挖地道;一支部队用撞城攻城;一支部队朝城上射箭,天上密密麻麻都是箭。

    战争导演王邑坐在车上,悠悠然地看着大戏。然而,城里的王凤,累得够呛。王凤累是应该的,想想十几万兵,就是规规矩矩把头伸到城上任你砍,也照样累死。

    于是,累得不行的王凤,突然朝城下的王邑喊话:“不打了,我不打了。投降,我要投降。”

    下面的人听得很清楚,跑来告诉王邑。王邑心里一笑,大片刚开一个大场面就喊停,哪有那么便宜的事。于是王邑下令:继续攻城,杀他个片甲不留。

    我想,如果王邑生在今天,他肯定爱看战争大片。不然他不会这么想拉长戏片,满足他内心发作的戏瘾。

    事实上,王邑不招降,那是有缘由的。按照古代战争规矩,如果对方投降了,进城后,就不能随便杀人了。可王邑之前已经对严尤放话了,他攻打昆阳城,不是准备招降,而是准备屠城的。

    我想,城上的王凤肯定大喊倒霉了。他混了这么多年,可能都没听说过,只有主动投降,还不同意的呢。既然人家不同意投降,那就只好接着打了,打死几个算几个。

    这时,严尤将军坐不住了。于是,他忧心仲仲地告诉王邑:“《孙子兵法》曰,围师必阙。我认为,兵法说得很有道理。所以,我建议,只要打一个缺口,城上的人肯定无心恋战,想着逃跑了。那样的话,我们就好收拾他们了。”

    王邑一听,自信的摇摇头,说:“不,就这样打,我喜欢看着这样打。”

    真是极品,极品戏迷。严尤真是无语了。等着瞧,看戏上瘾,也会害事的。

    二、愚蠢者总是成就别人的奇迹

    当方王邑十几万兵强硬攻打昆阳城时,刘演的十几万兵,也在力攻打宛县。替王莽守宛县的人,是棘阳县代理县长岑彭。除了王凤外,岑县长也算是年度倒霉蛋。当他这边要死要活地守城时,王邑在那边正想方设法拉长戏场,悠然欣赏。

    可终于,岑县长终于顶不住了,宛县城中缺水短粮,人民相食,迫不得已,只有举城投降。

    刘演顺利进城,随之而入的还有刘玄。刘玄是领导,他说,我们什么都不缺,就缺个首都,宛县就是我们的首都了。刘演说,领导你说了算。于是乎,宛县就成了刘玄的首都。

    刘演在宛县打了胜仗,却并不知道昆阳城都要被王邑打成烧饼了。此时,只有刘秀闻出了昆阳城散发的阵阵烧饼味,他一路狂奔,跑进郾县和定陵,把部人马拉起就要往回冲。

    这时,驻守郾县和守陵的将领却告诉刘秀,我们回去干架了,好不容易抢来的一大堆财物,谁帮我们看管。不然这样,留一部分士兵看着,我们冲上去就是了。

    简直就跟昆阳城那帮人一样没出息。刘秀冷笑着警告道:“此次出战,如果胜了,摆在大家面前的,就是金山银山,啃你个十辈子都啃不完;如果输了,我们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还谈个屁财产。”

    刘秀停顿了一下,又凌厉地说道:“你们想当肉包子,还是啃金山银子。如果想啃银山的,就一个不留,部给我冲上去。”

    六有一日,郾县和定陵两地造反兵,倾城出发,赶往昆阳。刘秀率一千骑兵,先行出发。到距离王邑兵团的四五里处时,他命令停止前进,并构筑阵地。

    刘秀知道,蛇吞象,只能智取,不能硬拼。他还知道,只要他布好阵,政府军肯定前来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