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这样说定了。刘演的进攻路线如下:联军在唐子乡(今湖北省枣阳市北)集合,先拿下唐子乡,再破湖阳,棘阳,最后就是拿下南阳郡府——宛县。
于是,刘演率兵从舂陵出发,三军顺利在唐子乡会合。很快的,他们就攻下了唐子乡,并斩杀湖阳尉。但是,就在湖阳县里,三军发生了内讧。
主要是分肉不平。刘演部队很精,新市兵和平林兵忙着攻城,他们却急着抢夺财物。最后新市兵和平林兵回头猛然发现,怪叫一声,说好了有肉一起吃,刘演部队却独占着好多肉不拿出来分。
新市兵和平林兵嘶吼着,情绪激动。他们叫器着,如果刘演不把肉拿出来分了,两军准备先把刘演部队打一顿再说。
这时,刘秀果断地站出来了。
刘秀告诉刘演,凡举大事,不能贪小利。造反兵不过刚刚上路,前面还有棘阳,棘阳的前面还有宛县,宛县的前面,还有长安城。路漫漫其修远兮,距离革命成功之路还远着呢,同志必须努力团结。
所以,如果想化解当前危机,就必须把刘家班抢到的肉拿出来分给别人,不然就等着挨打吧。
刘演同意刘秀的意见,分肉。于是,刘秀将刘家班掠夺的财物,通通分给平林兵和新市兵,他们终于转怒为喜。
危机终于化解。下一站,棘阳城。
棘阳城,即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南。此地和南阳郡守宛县,遥遥相望。很快的,他们将棘阳城拿下了。联军保持着高昂的情绪,继续往前挺进。但是,刘演并不知道,南阳郡守已经在前面挖了一个好大坑,准备等着起义兵跳下去。
按李通原先计划,是准备里应外合,趁南阳郡守立秋之日检阅民兵,杀之夺兵。可惜的是,计划失败了。但是,这个计划被泄密以后,有两个人憋坏了气。一个是南阳郡守甄阜,一个是南阳郡民兵怀念梁丘赐。
如果不是他们情报工作做得好,估计就等着受死了。所以,这次起义兵冲着他们来的时候,他们俩像两只大灰狼一样,蹲在黑夜里,闪着绿眼睛,静静地等着猎物出现。
说得清楚点,他们就想一网打尽,以泄心中打击报复的仇恨。
战斗在距离南阳市南十八公里处的小长安聚打响。准确地说,刘演是在小长安聚被伏击了。南阳郡守甄追阜和民兵司令梁丘赐,于早晨时刻向起义兵发起进攻,刘演率领的农民起义兵,像山崩一般,即刻倾倒。
打坏刘演进军节奏的,不是那帮政府军有多牛逼,而是一场大雾。
当时正起大雾,起义军在别人地盘上,像鱼群撞上了鱼网,像牛群陷在了沼泽,分辨不清方向。于是乎,政府军追着刘演部队打,就像狼群追羊群一样,纵横无阻。
看来,天气预报对战争是多么重要啊。
刘演兵败,刘秀跑得比较快。当年高祖刘邦也是这个德性,输了坐上马车,让夏侯婴加大马力跑。那时,高祖刘邦跑着跑着,突然路上遇见了自己的两个孩子,就拉上马车。可是追兵眼看就要追上,急得一脚就将两个孩子踹下了马车。
刘秀没有刘邦那么缺德。刘秀骑着马在路上跑着跑着,他看见了妹妹刘伯姬,就把她拉上马接着跑。跑着跑着,又遇到了姐姐刘元,还带着三个女儿。刘秀说,姐姐,你们赶快上来。
但是,刘元拒绝了。刘秀跑的是马,不是汽车。一匹马骑三个大人,三个小孩子,你以为是吕布的赤免马吗?刘元告诉刘秀,你赶快带着妹妹跑,能逃一个算一个,别这样赖着,大家就死定了。
刘秀只好带着妹妹狂飙而去。刘秀逃得急,政府军骑兵也追得狂。很快的,他们就追上了刘元和三个女儿。在这场战役中,刘秀失去了姐姐及三个侄女,还有二哥刘仲。
生死安息,生者愤激。刘演将被打散的起义兵,再度集结起来,退回棘阳稍作休养,准备再战。但是,情况很不乐观,南阳郡守甄阜像饿坏的狼,朝着棘阳狂扑过来。
这绝对是一次毁灭性打击。甄阜和梁丘赐有十万精兵,十万政府军就像蝗虫一般,铺天盖地的渡过了新野境内的潢淳水。更让起义兵胆战心惊的是,甄阜将潢淳水上的所有桥梁,部破坏,切断了政府军的退路。
甄阜肯定是韩信的粉丝。他的这招就是学习韩信的,学名叫——背水一战。
从理论上讲,农民军本来就是光脚不要命的,本就不惧怕那些穿着鞋子的猛人。但是现在看来,这些穿鞋子的,不但猛,而且也不怕死了。谁都不怕死,那就看谁能撑得到最后了。
没想到,最先撑不住的,不是那些穿着鞋子的政府军,而是光着脚的平林兵和新市兵。
平林兵领导陈牧和新市兵领王凤,在分肉是否公平方面,他们都是行家。但是,当真正的真刀实枪要跟政府军玩命时,他们根本就没有底气。他们认为,这场战役,刘演肯定撑不住了。既然都撑不住了,他们有必须在挨打之前开溜。
此时,刘演已经嗅出了弥漫于军中的悲观情绪,急得团团转。急也没用,必须想办法。正在这时,一个好消息,犹如春风化雨,给刘演带来了希望的甘露。
四、联合决定胜利
这个给刘演带来希望甘露的,就是下江兵。下江兵的首领,名唤王常。最初,下江兵距离刘演部队较远,所以当刘演和新市兵他们,在前线跟政府军火拼的时候,他们正在拼命和追打他们的政府军赛跑。真是天助人也,当刘演退守棘阳时,王常终于带着五千兄弟赶到了宜秋聚(今河南省唐河县东南)。
在唐河县北边,就是甄阜的政府军。所以,王常这一趟,不是赶来看热闹的,而是前来助战的。
刘演决定去会会王常.。于是,他带了两个人,前往王常处游说。一个是刘秀,一个是李通。
李通,字次元,南阳郡宛县人。李通世代经商,发家甚早,为宛县大家族。其父李守,时为王莽宗卿师,早年跟国师刘歆学过星象学,所以才有了那句“刘氏当复起,李氏为辅”的祸言。李通策划造反事泄后,王莽派人将李守砍了,李通只好和堂弟李轶一道投奔刘演来了。
王常,字颜卿,颍川舞台人。早年为弟报仇,亡命江湖,后参加绿林起义。后来绿林兄弟解散,他自带一帮兄弟另谋出路。在所有绿林兄弟中,王常是最不容易的一人。王莽的政府军,首先追杀的就是他。所以,他先是被追得满世界跑,后来又回头挑了政府军几枪,乘胜挺进到了棘阳附近。
刘演等人来到王常处,开门见山地就盘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当前敌强,我弱,必须联合作战。如果大家只顾各家利益,打各自的游击,最终是很难成大气候的。
王常若有所悟地说道:“王莽篡汉,人神共愤,当今刘家领导起义兵,我们这些异姓帮你抢回自己的东西,也是应该的。”
刘演笑道:“请别多疑。我就先摞下一句话,东西既然是大家一起去抢,将来肯定也是大家一起分,我坚决不会独自享受大家的劳动果实的。”
王常点点头,说:“你说的都是大实话。不过这样,你先回去,我还要跟我属下的兄弟商量一下。”
王常打发刘演等人走后,马上召集人马开会。没想到,部将意见很大。
他们的意思是,最先造反的是他们,吃最多苦的也是他们,兄弟们餐风宿露,为的不就是把自己公司做大做强吗。现在就凭刘演一句话,就要合并到他旗下,这口气实在让人难吞下去。
王常笑了。他很理解部将的心情,从当初的绿林集团,到今天的下江兵,一路走过来很不容易。造反就像开公司,谁都想将公司做大做强。问题是,不是所有想做大做强的公司,都能成功。这成功的条件,必须结合天时,地利,人和。
王常这样给部属他们分析:苦力蛮干,不能成就大事业。想成就大事业的,必须顺承天意。天意是什么,就是民心。王莽篡汉,致天下倒悬之境,民心思汉犹如洪水奔流。如果以我们这些草根出身的人,去响应天下起义造反,肯定不如刘氏部队的影响力大。
很简单,刘氏公司砸了,但他的牌子还在。刘演兄弟乃汉室后裔,如果我们举他们的旗,弱弱联合,壮大势力,成功概率远比我们自己去造反的机会还要大。
下江兵那帮部将,基本大字不识,远见无,王常一翻高见,让他们犹如淋浴春风雨,矛塞顿开。最后,他们一致同意投奔刘演,共创大业。
下江兵决定投奔刘演。
很快的,王常的部队就抵达刘演处。随着王常的到来,新市兵和平林兵情绪激动,他们决定不跑了,留下继续战斗。出来混,玩的就是意志,只要有一息尚存,刘演就能拼得彻底。于是欣喜若狂的刘演,决定犒军三日。
三天后,分兵出发。
刘演认为,从南阳郡守甄阜布阵的情况来看,背水一战,就是力求决战。要想正面战场决战,他明显不是政府军对手。很简单,他人少,政府军人多,他们可都是杀红了眼的。
所以当前之急,就是破解政府军的阵势。而破解对方的要术,自古以来,有一招相当管用,屡用不爽。这就是——偷袭。
往哪里偷袭,刘演心里早就想好了。
前面已经说过,甄阜率十万精兵渡过潢淳水后,把所有辎重都留在了蓝乡(今河南省南阳市南)。刘演盯上的,就是政府军于蓝乡处的辎重。只要搞定了政府军的辎重,他们锅里无米,心里难免发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