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轩网 > > 那时汉朝(1-7部) > 第274章
    现在太子大了,只送他到塞外,会伤害到孩子脆弱的心灵,以后他可能连我们都不认了。还是把他送到郅支单于本部吧,我们手里握着汉朝的符节,谅他也不敢怎么样。如果真怎么样了,他就别想呆在那里,等着逃亡吧。

    大多数认同第一种方案,只有一个人赞成第二种方案。那个人,名唤谷吉,时任卫司马。卫司马,即皇城城门护卫官。同时卫司马谷吉表示,护卫太子的任务,就包在他身上了。

    提方案的人是他,要去送死的人也是他,别人争了一翻,好像也觉得没啥意思。最后,刘奭拍板,让谷吉把郅支单于的太子,送到新定居的大本部。

    真是担心啥,就来啥。当谷吉万里迢迢地,把太子送到郅支单于面前时,人家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连请喝水都免了,直接拉出去就砍了。

    在匈奴历史上,胆敢杀汉朝使节的单于,都是没好下场的。如果你真敢杀,汉朝军队马上就把军队开到你家门前。所以,当年苏武靠着一根符节,就曾牛逼哄哄地对卫律说道:“你敢杀我吗?那就你试试看。”最后,卫律还真不胆下手。

    杀了一个符节,坏了匈奴千万家,这等买卖,只有长脑袋的都能算出来。但是,郅支单于杀人的时候,记的只是汉朝对呼韩邪的好,对他的坏。当他把谷吉杀了以后,突然拍拍脑袋,不禁叫道,闯祸了,坏事了。

    纸是包不住火的,如果汉朝没看到使者回来,肯定派人来要。那时,肯定就露陷了。怎么办?郅支单于脑袋很灵光,他突然又不禁叫道:现在不跑,还待何时。

    要跑,也要找个好地方跑呀。跑哪里才安呢?一想到这,郅支单于突然焉了。想来想去,天地之大,竟然没有他的藏身之处。绝望情绪,犹如地狱鬼手,把郅支单于拉下了黑暗无底的地狱。

    郅支单于的确值得可怜。地球是圆的,哪里都可以走,可是走哪里都是死路一条,连躲都躲不起,这是什么道理嘛。好像是挺没道理的,但是想想,又很有道理。

    匈奴上百年的交战史,充分证明:汉朝是这样的一个国家,你对他让一寸,他就对你让一尺;你敢剁他一根指头,他就要砍你整个头颅。无论地球有多大,无论你跑多远,也要追到你无处可逃,不砍到你鬼哭狼嚎,绝不罢休。

    匈奴猛,汉朝才是真正的猛。这句话,马上就要被一个伟大的汉人所证明。

    然而此时,正当郅支单于为走投无路郁闷和悲哀时,突然有人给他伸了一根橄榄枝。那一根橄榄绿,仿佛是一根救命草,让郅支单于一下子从地狱,跃到了天堂。

    给郅支单于伸枝的人,是康居国王。在遥远的西边,康居国正在被乌孙国欺负,康居国王突然想到了郅支单于,于是便派人去告诉郅支单于,你来帮我吧。只要我们联手摆平了乌孙,乌孙国就是你的,我的也是你的。

    做梦都没想到,天上会掉下这等好买卖。

    买卖好,但是成本也大。郅支单于算了一下,他居北边,乌孙国和康居国居西边。他要从北边跑到西边,必须爬山涉水,同时,还要经历地寒地冻的考验。数万军队,老天爷能不能让他们,成功抵达康居王国,这还是个未知数。

    郅支单于已经没有后路了,这是唯一的救命草,他必须西向。

    果然,郅支单于率领军队向西开拨。终于,他抵达了康居王国。但是代价很惨重,数万人活人,只剩不到三千人,其余的还在路上当了冻死鬼。

    康居王国很守信,他热情款待了郅于单于。为了显示诚意,还把女儿嫁给了单于先生。休整后以后,康居国王就对郅支单于说道:“咱们是不要该动手了?”

    郅支单于早就想动手了。就在上一次,单于没有拿下乌孙国,那是因为没有人替他打后援。现在,有康居王国垫后,他就是一时打不下乌孙国,就是死咬也要咬烂对方的勃子。

    郅支单于终于康匈联军,向匈奴发起了进攻。乌孙王国,一狼抵不住二狼,步步后退。最后,郅支单于终于攻入了乌孙王国首都,实行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

    曾经美丽的乌孙王国,茫茫五千华里,竟然找不到一个人迹,看不到一缕人间烟火。

    三、一个玩命的人

    郅支单于一战定乌孙,亦打出了他在西域的威名。胜利的人,都是很容易骄傲的,郅支单于就是那最典型的一个。他回到康居王国后,开始让康居国王兑现出兵前的诺言:搞定乌孙国后,乌孙是单于的,康居王国的,也是单于的。

    郅支单于想得到的,都得到了。然而,康居王国怎么也没想到的是,郅支单于一骄傲,就开始翻脸不认人了。首先,把康居国王嫁给他的女儿给杀了。其次,把康居国王安插到他身边的官员,都砍掉,并且扔到河里喂鱼了。

    康居国王终于发现,他引进来的,不是一个优秀天才,而是一个杀人眨眼的魔鬼。但是,后悔都已经来不及了。

    接着,郅支单于对康居国王说,康居国是块风水宝地,他不想走了,准备在这永久落脚。为了方便他落脚,得修一个像样的大城。城市的名字都起好了,就叫单于城。

    修建单于城的任务,就落在了康居国王身上。白吃白喝,白杀白住,这就是郅支单于的真面目。倒霉的康居国王只好认了,他举国中劳力,费了两年,终于把单于城给修好了。

    郅支单于一修好了单于城,汉朝使节又来了。

    这一次,汉朝已经是第三次派出使节来了。汉朝三次万里迢迢,爬里越岭,忍受寒冷地来见郅支单于,只问一句话:你到底把护送太子的谷吉使者,怎么样了?不管怎么样,反正就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这时候的郅支单于,仿佛是翅膀长硬的大鸟,根本就不想把汉朝放在眼里了。汉朝使者来一次,他就侮辱一次。为了达到某种讽刺效果,他假惺惺地给汉朝皇帝回了一封信。

    信里是这样写的:我现在日子也不好混,特别想归降强大的汉朝,听侯您的差遣。为了表达我的诚意,我还准备将太子送去长安当人质呢。

    都已经三次了,都没法解释清楚,谷吉到底哪里去了,竟然还有心说归降汉朝?接着忽悠吧,鬼才相信你的话。

    这时,有人开始发话了。说,别等了,打吧。不打,郅支单于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呢。

    说这话的人,是一个猛人。一个敢说大话,也敢做大事的猛人。千年之话,每当我们想起他的一句豪气冲天的大话,仍然热血沸腾,不能自已。

    这个人,就是陈汤。他的经典名言就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陈汤小时候,家里很穷,却很喜欢读书,知识渊博,文章也写得不错。可那又怎么样,书读得好,不如混得好,混得好的,又不如生对地方的。陈汤空有学识,又不能转变成生产力。还有,那时候又没有报纸,能写文章也没地方投稿。所以,他总是穷得揭不开锅。

    再穷,日子也得过下去,陈汤只好靠借贷过日子。人家有借有还,再借不难。陈汤从来只来借,从没钱还,所以当他再借,门都没有了。人家不借,陈汤变了招,干脆乞讨。于是一来两去,他的名声就在州里传开了。人家一看到他,犹如碰到瘟神,远远地躲开了。

    在汉朝,开始穷困潦倒,最后却混出人模人样的,大有人在。比如韩信,陈平。但是,在汉朝的名人中,曾经以乞讨度日的,陈汤好像还是头一回。

    陈汤想想,州里都无法混下去了,那就换个点吧。那次,陈汤换个大地方,那就是长安。陈汤来到长安后,凭借一腔学识,终于谋到了一个正当职业——太官献食丞。这是一个在内朝走动的小官,不管怎么样,京漂挺不容易的,能够一来有落脚的地方,很不错了。

    不久,陈汤认识了一个朋友。那朋友挺有来头,他的祖父曾是汉朝第一富翁,他的曾祖父曾经是汉朝第一酷吏。可能都有人看出来了,曾经荣登汉朝第一富翁的人,当属张安世;被喻为汉朝第一酷吏的,则是张汤。张汤的曾孙,也就是张安世的孙子富平侯张勃,成了陈汤的好朋友。

    张勃对陈汤说,以你才华,在内朝跑腿,挺可惜的。我当你推荐人,换个像样的工作吧。于是,张勃就像汉元帝刘奭推荐陈汤,不久,结果下来了。结果很意料,陈汤不是被提拔,而是被人唤到监狱报到去了。

    张勃一听,顿时也傻了。按当时的规矩,如果被推荐的人有问题被抓,那推荐人也要受牵连的。可陈汤他,就是以前借过别人的钱没还,也没见犯啥罪呀。

    情况是这样的:陈汤在等侯上面通知提拔的时候,家里老爹突然去世了。按规矩,父母去世,无论有天大的事,都要回家守丧。但是,陈汤好不容易盼到升职,决定赌一把,瞒着不回家奔丧。没想到,陈汤职位还没弄到手,就被有关部门查出,他有丧不奔,简直掉到官眼里去了,就想当官,该罚。

    这叫欺上瞒下,不守孝道,别的罪都好说,犯这等错的人,汉朝不关他进牢里,那就不叫汉朝了。于是乎,陈汤被关到监狱后,人家接着找到张勃说,对不起,你推荐的人有问题,你也要承担责任。

    上面给张勃的处罚是,削两百户侯。很不巧,侯还没削,张勃就去世了,对他的处罚等于白开口了。但是,陈汤也没白坐牢,他一出狱后,马上就有人向上面推荐,当了出使外国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