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江充。江充发动这场声势浩大的巫蛊案,目的只有一个,打击太子刘据势力,最后端掉刘据。之所以这样做,只为一个,保自己。因为他跟太子有仇,眼看刘彻撑不了几年了。他必须在刘彻登天之前,搞掉刘据。
江充在搞掉刘据之前,就必须先培育太子人选。刘旦兄弟太有才,不好欺负;昌邑王有个厉害的舅舅李广利在,用不着渗和。挑来选去,他的目光锁定了钩弋夫人和刘弗陵这对弱小母子上。
首先,钩弋夫人很缺帮手,需要江充,帮别人有利可图。其次,刘彻看好刘弗陵,帮钩弋夫人,等于一起打造一支未来强势股。如果成功,这就叫双赢。于是,江充说站到了钩弋夫人的队伍,她当然举双手鼓掌欢迎。
所以,当整个长安都被巫蛊闹得人心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只有一个人在笑。这个人,就是钩弋夫人。更可怕的是,竟然没人看出,钩弋夫人才是整个巫蛊案的内在推动力。
但是,刘彻看出来了。
没有钩弋夫人,苏文找不到着落点;没有钩弋夫人,江充找不到发力攻击对手的动力。钩弋夫人,是整个巫蛊案的幕手推手!原来,貌似软弱如水的女子,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杀手。
不杀钩弋夫人,汉朝将来的政治,恐怕又要卷起一场恐怖的风暴。我想,这就是刘彻为什么趁着有一口气在的时候,怎么样也要整死钩弋夫人。
当然,别人替钩弋夫人鸣不平,不是皇帝搞死了一个美丽的弱女子。事实上,他们是在替刘弗陵鸣不平。刘弗陵年纪还小,以后他要当皇帝,还得赖老妈子来帮忙,老爹搞死了老妈,那天下还有信赖的人替他打理吗?
事实上,刘彻早就这个问题,准备好了一套方案。刘彻认为,钩弋夫人固不可靠,世上还是有可靠的人。此人办事,刘彻放心。这个人,名气不大,作风严谨,办事踏实。
这个人,就说传说中的不世政治高手,霍光。
四、托孤
霍光,字子孟,霍去病同父异母弟也。我认为,每一个传奇的儿子背后,往往有一个传奇的父亲。想当年,老霍父亲霍仲孺,以县中小吏身份到平阳侯家服股。没想到服役之间,认识了卫青的姐姐卫少儿。俩人一对上眼,情如闪电,立即霹雳叭啦,然后霹出了一个旷世军事天才霍去病。
据报道,国外某个机构研究出,古今中外,老夫少妻造就的天才概率远远高出常人。比如中国的孔子,父母岁数相差54岁。又比如西方天才爱因斯坦,其父母岁数相差11岁。还比如,天才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居里夫人,贝多芬等等,都是老夫少妻结出的人类硕果。
为什么老夫少妻后代大多数要聪明?这个机构最后研究发现,子女的智慧大部分都是遗传父亲,如果父亲年纪较大,智力发展方面当然要比年青的父亲成熟。另一方面,年轻的母亲给胎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孕育环境。两个因素加起来,就构成造就天才的温床。
那时,当我看到此条新闻,不禁感慨万千。科学家说的不是没道理啊,我父母相差只有零岁。所以,造就的天才概率几乎是零。这也就难怪,我这个零概率的天才,只好每天老牛似拼命码字。码来码去,突然发现,咱种了好几亩块地,种出的庄稼真不如一个天才种的三分地。
想到这里,于是我就更加坚定了了我的猜测。霍去病老爹认识卫少儿的时候,两者岁数相差肯定不小。不然,怎么生出这么一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生一个也就罢了,紧接着,霍仲孺服役完毕,回到老家,重新取妻,又生了一个天才。这个天才,就是后来的天才政治家霍光。
然而,霍去病在成年之前,他并不知道他的父亲哪来,又哪去了。原因很简单,霍仲孺自从离开平阳侯家后,和卫少儿彻底断了音讯。这仿佛是手机信号,不知何故一下子就不在服务区内了。
成年之后,霍去病打听,才知道他父亲是河乐人氏霍仲儒。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击匈奴,途经河东。于是,他顺路去平阳侯家做客。做客只有一个目的,让平阳侯家将霍仲孺叫来与他父子相认。
很快的,霍去病见到了传说中的父亲。那个老人,被传话进门时,一路小跑,颤颤巍巍地跑到霍去病面前。霍见病见状,百感交集,扑的一声长跪地上,发自腑脏地喊道:爹,孩儿来晚了。
那个霍仲孺,满脸横泪,他伏在地上一个劲儿地叩头。他一边叩,一边说道:托老天命的福,老纳下半辈子终于有依靠了。
霍家父子相认后,霍去病替老爹购田置地,还买了许多奴婢服侍老人家。然后就朝北找匈奴收帐去了。后来,霍去病还师,再次经过河东,又拜见了老爹。那时,霍光才十余岁。于是,霍去病决定将霍光带回长安。
一晃二十余年就过去了。霍去病早就带着他早熟的梦想,提剑归天。然而多年以来,霍光犹如太阳底下的雏鹰,在阳光的照耀下,鹰的毛,逐渐丰满;鹰的眼,越业越深;,鹰的翅膀,越来越稳健。然而,这只豪迈而雄伟的鹰,却像盘石一般,不露声色。
多年以来,霍光主要的工作,就是陪伴刘彻左右。刘彻走到哪里,哪里就有霍光的影子。哪里有霍光的影子,哪里就有刘彻。小心服侍,从没有过闪失。
除了做事从容稳健,霍光人还长得特帅。其身高约一米七(七尺三寸),眉疏目朗,白皮肤,美髯须。无论出身,品味,长相,都极大的满足了刘彻的审美观。
当时,曾有郎官对霍帅哥做过长期的跟踪观察,发现此人修练做人内功,简直达到了可怕的地步。他每次进出宫殿,行脚落步,都有固定的位置和尺寸。毫不夸张地说,你可以以他的步伐为分秒针,多少步多少分秒,丝毫不差。
做人,如果太过完美,不是妖,就是神。然而,对于霍光,不能叫妖,也不能称神,只能呼他神人。
的确神人。纵刘彻一生,多少人牛人能人,如过眼云烟在他眼前飘过,他都不留一眼。唯独这个霍光,仿佛是他亲手抚育的一棵大树。这棵大树,不招风,不引雨。他树干笔直,叶茂葱郁,却威而不猛,高而不摇,自成风格。
于是心动之下,刘彻决定送霍光一幅画。
这是一幅著名的画。画的是,周公背负着周成王朝见诸侯。
周公,孔子偶象之一,世人又叫他周公旦。其人是周文公之子,周武王同胞弟。因其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世称周公。他最值得后人称赞的是,制礼作乐,替周武王之子周成王摄政七年,最后还政于成王。正因为周公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思想。周朝创造了中国历史的第一个盛世——成康之治。
傻瓜都能看出来,刘彻的意图是,想让霍光学学人家周公,辅佐刘弗陵。等刘弗陵成人,还政于刘家。
这简直就是豪赌!!
但是刘彻别无选择。他必须孤注一掷,在临死之前替刘弗陵赌一把大的。
公元前87年,春。二月,刘彻病重。
那时,霍光守护在刘彻身边。他知道,刘彻所剩时日不多了。然而,刘彻好像忘了,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没做。那就是,还没立太子。
太子不立,如果刘彻突然一脚登天逍遥去了,那汉朝麻烦不就大了吗?
于是,霍光看着好像快要不行的刘彻,他流着眼泪问道:“陛下,您得告诉臣,如果您成仙了,谁来接您的班啊。”
霍光这招就叫,装傻。然而,他必须装傻。
刘彻用无限期盼的眼,看着霍光。他缓缓地说道:“周公负成王朝见诸侯的画意,你真的没看出来?”
霍光摇摇头。
刘彻: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
真正的答案终于揭晓了。然而,霍光没有半点兴奋。他脸上仍然敞着悲伤的眼泪。突然,霍光指着旁边一个人告诉刘彻,他还没有资格行周公之事。真正具有资格的,应该是眼前他所指的这个人。
霍光所指之人,是个匈奴佬。此人,名唤金日磾。金日磾本不姓金,金姓是刘彻赐的。刘彻之所以赐他金姓,是因为当年霍去病穷追猛打金日磾老爹休屠王,缴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于是,就以金姓赐了金日磾。
曾记否,当年霍去病搞定混邪王和休屠王后,二王约好一起投降汉朝。没想到,半路上休屠王反悔了。当时,霍去病负责迎接工作,眼看匈奴降军就要变成叛军。于是他一马当先,杀入匈奴营中。而一心一意准备投降的混邪王,亦一不做,两不休的,斩掉休屠王。这下子,降军情绪总算稳定,按计划投了汉朝。
本来休屠王要投降汉朝,会享受高级待遇。没想到他把自己害了,将老婆孩子也拖累了。当时,时为太子的金日磾和亲弟,甚至母亲都被没入官府,送往黄门养马。那一年,金日磾年仅十四岁。
养马,养马。作为马背贵族后裔的金日磾,除了养好马,多养马,还有更美丽的前程吗?他不知道,也没人能够知道。或许,在长安人看来,那个苦命少年,其人生轨迹基本上可以定型了。
那就是,再过几年,娶妻,生一箩筐的孩子;然后将马奶将他们奶大,他和一样继续做着养马的工作,子子孙孙无穷尽矣。
一直以来,我都坚持认为命运是个奇怪的东西。它仿佛充满着必然的宿命,却又有着偶然的传奇。必须的宿命,替人类指向了遥远的归宿;传奇色彩浓重的偶然性,犹如黄河里那些鲤鱼跳龙门,充满着多少激情的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