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忏悔,从来不是人类应该遵守的道德游戏规律。然而忏悔精神,却是人类个体,甚至是民族必须具有的精神品质。西方思想启蒙者卢梭,晚年将他一生做过的许多龌龊事,都写成了回忆录,并将这回忆录定名为《忏悔录》。
更让人震憾的是,他高举他的《忏悔录》,敲着胸膛,对那帮自诩高贵尊严的道德绅士们吼道: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卢梭以愤怒的吼叫,撕破了人类那层遮蔽肮脏的脸皮。然而,几百年以来,他一直都赢得世界人的尊重。
历史也再一次证明了,肯忏悔的跪者,永远比站着的狡辩者高贵!!所以,刘彻仍然是高贵的。在他人格力量貌似滑坡的最后,忏悔动作,犹如雄鹰回冲,在历史的天空里划下了一道优美的弧线。
事实也证明,刘彻的忏悔不是漂亮的口号。最后,刘彻罢掉所有忽悠他说世上有神仙的方士。多次在公众场合,对群臣说自己曾经多么傻瓜,被这些寄生虫活活欺骗。
是啊,这世上哪有什么鬼神仙啊。
六月,刘彻下诏,向天下认错。此认错书,名震千古,影响深广。此认错书出台,是因为车千秋等人联合给他上书,建议皇帝派军队前往轮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屯田开垦。刘彻就此建议,批驳不准。于是,史称又称刘彻此认错书为“轮台罪己诏”。
此诏写得很长,有兴趣看原文者,可以去翻《汉书•西域传》。总结此诏,内容如下:首先,汉朝不允许对外战争,但有一定要鼓励民间多养战马。其次,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就在于发展农业。最后,与民休息,天下同乐。
五十年大跑,大战,大汗,大血,大伤。经历漫漫搏斗,刘彻,汉朝历史上这只最强悍的雄鹰,终于从天空回归大地。
在这片广阔无限的土地上,雄鹰舔着受伤的翅膀。他突然发现,安详的大地,牧童的笛声,袅袅的炊烟,比起风起云涌的天空,更富有浪漫的诗意。
人,要诗意的栖居。这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的。我想,穿越时空的烟尘,雄鹰般的刘彻,他应该懂得了恬静的栖居,比什么都更为重要。
三、太子问题
公元前88年,春天,正月。昌邑王刘髆薨。
刘彻生有六子,白头发却送走了三个黑头发。他们分别是,太子刘据,齐王刘闳,昌邑王刘髆。剩下的黑头发当中,还有三个。他们分别是,燕刺王刘旦,广陵厉王刘胥,以及还在地上蹲着玩耍的刘弗陵。
那么,太子到底花落谁家呢?
答案揭晓之前,先将以上三名对手实力比较一下:刘旦,能言善辩,博学多才,门下游士甚多;刘胥,刘旦胞弟。其人刘胥力能扛鼎,空手搏熊彘猛兽,好倡乐逸游;刘弗陵,本年七岁。身体发育正常,智慧发育正常。
如果没有看错人的话,太子这樽奖杯,应该留给刘旦。
事实上,自太子刘据自杀后,刘旦就坚定地认为,他就是太子热门人选。首先,排资论辈,在活着的兄弟中,他是老大;论能力,那帮小弟无人能及。于是,刘旦越想越得意,就差没高兴得飞起来了。
人类一思想,上帝就发笑。须不知,刘旦一得意,刘彻就想踢人了。刘彻想踢刘旦,是因为这个人很不谦虚。当刘旦得知太子死后,竟然挺身而出,主动要求入长安宿卫。宿卫,那是文雅说法。说得俗点,就是进城准备接太子位。
太子是刘彻的,你想要,刘彻还不想给呢。于是乎,刘彻大发脾气,不但拒绝刘旦入京,还派人去翻他老底,投入监狱。最后,削去刘旦三县,以作惩罚。
至于刘胥,此人也是四肢发达,头脑容易发热之徒。贤名没听说,错事没少做。很有道理的,他也被刘彻拉进了黑名单。这下子,太子位就成了刘弗陵的囊中之物。
铁一样的事实告诉刘旦,做人谦虚点好。人一骄傲,就容易做傻事。一做傻事,多好的前途都被毁光了。除此之外,刘旦还要学好一门功课,那就是历史阴谋学。
曾忆否,当年吕雉政权倾覆,刘氏的皇子皇孙中,凡是有能耐的,都跑出来争。争来争去,谁都不服谁。于是乎,陈平和周勃却决定,皇帝应该留给某人。那个某人,就是寂寞窝居代地,两耳不闻天下事的刘恒。
刘恒之所以清心寡欲,是因为受了老妈薄氏的影响。薄错之所以主张不与天下争锋,是受了一本书的影响。这本书,就是老子著名的《道德经》。
《道德经》是一部哲学书。事实上,这部书除了探讨苍茫的宇宙起源外,还探讨了人性最黑暗的权斗之术。老子在这部书里,向世人传授了一门绝世争权武功。此扫权绝招就是,不争。
我恒有三葆,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事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
——节选老子《道德经》
不敢为天下先,就是不争。不争,夫唯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就是老子以柔克刚的阴谋哲学。此种哲学,最适合弱者使用。所以有人又将他称之为弱者生存哲学。
不争,就是让强者斗得死去活来,然后坐收渔翁之利。这是世界上最省力,也最实用的政治哲学。刘弗陵,就是世界上那个最小的渔翁,他成了唯一的赢家。
然而,刘弗陵没有赚大了。事实上,他还赔得特惨。在他跌跌撞撞地撞上权力顶峰的征途中,他伟大而美丽的母亲——钩弋夫人,却以血肉身躯,替他铺好了最后的红地毯。
七月,地震。数日后,刘彻召见钩弋夫人。俩人一见面,老夫就对少妻开骂。也不知道骂了什么,我们只知道的是,钩弋夫人被骂得浑身颤抖,跪地求饶。然而,刘彻去冷冷地抛下了一句话:“我不想再见到你了,你去死吧。”
果然,又数日后。钩弋夫人被赐死。她犹如那一绚丽的流星,在星空里划下一道细红的弧线,终于消失在了深处的黑暗。
刘彻为什么要搞死钩弋夫人?原因不是她太美丽,而是她太年轻。对刘彻来说,年轻意味着什么呢?如果非要找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恐怖。”
还记得当年吕雉,是怎么登上权力舞台的吗?原因就是母少子幼。刘盈七岁立为太子,十七岁接刘邦的位当皇帝。然而,权力是魔鬼,被权力魔鬼附身的吕雉,拿捏刘盈,犹如死死地踩着一只青蛙。
最后,大青蛙死了,吕雉又继续将刘盈那几个小儿子当小青蛙踩。于是乎,汉朝权力之魔棒,自然的滑落到了吕雉手里。
今年,刘彻已经六十九岁了。真是岁月不饶人,他的身体犹如一堵土墙,在风侵雨蚀中,摇摇欲崩。是的,他撑不了几年了。他仿佛已经听到了阎罗小鬼,催促上路的嘶吼。然而今年,刘弗陵还只是七岁的孩子。
七岁的孩子,放到今天,也就是一个准备就读一年级的学生。当年,刘盈十七岁的高中生,都被吕雉踩得吱吱叫。如果钩弋夫人又被权力魔鬼附身,刘弗陵怎么顶得住践踏?
这就是刘彻的隐患逻辑。命运已经注定,刘弗陵母子,犹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刘弗陵想当皇帝,汉朝想得清平天下,就必须防患于未然,扫掉钩弋夫人这个隐形地雷。
刘彻搞死钩弋夫人后,许多人都替汉朝这个弱小貌美的女子悲伤。她有什么错呢?她不过是替刘彻生了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难道这也是错吗?真是越想越不明白,刘彻是不是老糊涂了?
但是,刘彻却不认为自己糊涂。他知道,他自己在干什么。当然,他也知道,别人会怎么想。有一天,刘彻问左右,外人对他搞死钩弋夫人这事,是怎么看的?
左右很老实的回答:别人都说,既然都想要立刘弗陵为太子,为什么还要除掉其母?
刘彻听后,却轻蔑地说了一句话:这不是那些愚蠢的人所能知道的。以往国家政治之所以乱,都是由主少母壮所发。难道你们都忘了吕后做了一个什么榜样吗?
自古以来,多少人都在替钩弋夫人打抱不平,说刘彻太残忍无情,钩弋夫人死得实在冤枉。我认为,这这话的人,多数都是站在局外看棋。只知道不应该折杀一朵鲜汁欲滴的玫瑰。须不知,那也是一朵带着毒汁的玫瑰。
尽管说,刘彻召见钩弋夫人时,没人知道骂的什么内容。但是我想,那可以猜。我想,刘彻骂钩弋夫人时,肯定跟巫蛊案有关。
巫蛊案是江充和苏文等人搞起来的,关钩弋夫人什么事?事实上,关钩弋夫人的事可大了。想想,那时苏文天天告太子的状,难道是吃饱撑着吗?当然不是。一个跑腿的之所以胆大包天的要跟太子对着干,肯定是投了哪个后台硬的老板。
须不知,钩弋夫人就是苏文的后台老板。苏文想借机打击太子报仇,钩弋夫人想利用苏文拉下刘据。只要拉下刘据,她的儿子刘弗陵的出头之日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