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轩网 > > [红楼同人]红楼小丫鬟 > 第149章
    书信和东西送去后,琳琅又叫来毛大,道:“你去城郊看看,有没有齐整些的庄子,买一处,不必太大,二三百亩地即可,若有,回来拿银子。

    毛大问道:“这庄子是用官中的银子买,还是用奶奶的梯己?

    毛大心里不解,杨家至今在黄叶村有三百五十亩地,琳琅在那里也有陪嫁的一百五十亩良田,

    自出嫁后年年添置,累积至今已有三百亩了,又在东北买了一处极大的庄子,足足一千五百亩,两个山头,一年光这些进项,杨家官中进益就有七八百两,琳琅的私房更有四千两,不必交税,还有许多米粮炭火和风干的猪羊鸡鸭鱼等物,家里都吃不完,如何还买?

    琳琅微微一笑,道:“这是我替别人买的,不必动用官中银钱。

    毛大听完,立即下去料理。

    琳琅长叹一声,甄家已经抄没,贾家被抄恐怕也不远了,她得先有所预备。除了买地,还得

    在那里盖一所乡下大院,收抬齐整,家具不必十分精贵,寻常的即可,也花不了几个钱,即便买地花钱多,但和自己在荣国府所得也比之不上。

    抄家后,即便有幸被放出来,也是从天上落到地下,想必王夫人等也不愿意住在城里任人耻

    笑,住处放在城郊乡下朴实之地,于他们更好些。

    忽有苏颂打发人送东西,琳琅忙放下心事,叫请进来,无非是时鲜东西。

    林家人才走,杨海却冒雨而归。

    琳琅见了,问道:“今儿并不是休沐的日子,你怎么这时候回来?”一面单手给他拿干净衣裳换,一面叫秋菊沏滚茶上来,又盼咐厨房午饭多做几样菜。

    杨海忙接过衣裳,一手扶着她抱小豹子的手,道:“你抱着孩子,忙什么?便是忙,也放他下来。我自己在家,也一样拿衣裳换。

    琳琅将小豹子送到他跟前,笑道:怪你这小儿子罢,稍松手就哭闹。

    杨海一低头,小豹子咧嘴咯咯笑,口水流过下巴,落在围嘴上。

    小豹子七分像琳琅,容貌精致,皮肤白皙,笑将起来,更是可爱得不得了,杨奶奶常笑说乍

    一看,跟蒋玉菡的亲儿子似的,因此蒋玉菡疼小豹子之心,也胜过虎哥儿几分,虽说送兄弟两个的东西素来一般无二。

    看到如此的儿子,杨海禁不住忙忙地换了衣裳,驱散一身寒气,方将小豹子抱在怀里。

    杨海日日归家,小豹子住在他们夫妻卧室里,自然十分亲近,也不哭闹了。

    一时虎哥儿也跑过来,父子三人,说说笑笑。

    午饭时,一家五口,十分欢乐。

    不想用过饭,杨海便开口道:“八月二十出征西海沿子,放了十日假。

    杨奶奶和琳琅脸上的笑意还没散去,闻言,不约而同地收了笑意,道:“又要走?

    杨海点点头,眼里满是歉意。

    杨奶奶也知道此行是必不可免,暗暗叹息一声,抱起小豹子,又叫上虎哥儿,对他们道:你们夫妻俩说说话,我带孩子们先回屋。

    杨海和琳琅忙起身送她回去,方回自己房里。

    琳琅比自道:“南安郡王是战败了?’原著没有这一段,她也不知南安郡王是战败,还是被

    俘虏,但有探春远嫁,必定下场不好,因此更担心杨海此行。

    杨海摇了摇头,抓着她的手,道:“虽未战败,可没有必胜的把握,如今正僵持着。

    琳琅知道他不是统帅,便轻声道:“你千万小心。

    接下来几日,琳琅也不出门应酬,只在家里一面预备过中秋,一面准备杨海出[奇书网·下载乐园—.QiSuu.cO征所需之物

    又叫他们父子日日畅聚,又嘱咐无数的话,也不消细述。

    却说王夫人接到书信,看罢,不禁眉头紧皱,心中忧虑。

    琳琅有此信,必然是听的消息,琳琅既知了,别人也瞒不过,这可如何是好?

    王夫人不得主意,忙叫凤姐来商议。

    凤姐听完,忙道:‘怕什么?咱们家还怕别人弹劾不成?只不知是谁传了消息出去,没王法

    的东西,一会子拿上来,活该打死,瞧他们还嚼舌不嚼舌.

    王夫人叹道:“甄家送这些东西来,也是想存个后路的意思,若不收,几辈子的世交了,也

    过不去,便是老太太,也应承了的。只是收了他们的东西,反咱们落个罪名,未免又得不偿失。”因琳琅信中也有此语,王夫人才左右为难。

    凤姐道:"甄家已抄了,那些东西能退到哪里去?上缴朝堂?岂不是白送了罪名?

    王夫人面上掠过一丝踌躇。

    凤姐见状,忙又道:“太太只管听我的,且留下罢。若真上缴,甄家岂不是骂咱们无情无义?’最要紧的是府里嚼用已经捉襟见肘,连过中秋的银子也是她当了金项圈,后来邢夫人不知

    怎么知道他们偷了贾母的东西来当,来要银子,只得又当了几件首饰搪塞过去。

    凤姐如今胆识极壮,包揽诉讼之事做下许多,也没见什么报应、弹劾,哪里又畏惧藏匿犯官

    财物这一项?况她也有主意,倘若甄家不得放回,一概发卖,这些东西便无主了。

    王夫人年轻时也做过这些事,便问道:“果然无妨?

    凤姐笑道:“有什么妨碍?

    王夫人点头叹道:“我也知道家里。罢了,幸而才出这事,也未传得人尽皆知,你仔细查访些,堵住下面的嘴,不许外传,若叫外头听到风声,尤其是那些为官做宰的弹劾,我可不依.等过了中秋,再处置,连带那些妖精们一概撵出去。

    凤姐满口答应,出了王夫人的屋子,叫来管家娘子敲打一番,便没放在心上。

    119.

    琳琅并不知王夫人和凤姐仍旧留下了甄家的东西,倘若她知道,也只能叹息一声,说是自作孽不可活,她劝谏如斯,已是足够了,毕竟她无法左右别人的想法。

    杨海出征的这日,停了几天的秋雨忽而又缠绵淅沥起来,带着点点凄清。

    琳琅不免心生几分伤感,不知这一次,他是否能平安归来。

    柳湘莲性子不羁,并没有投效军前,在京城住了几个月,便告别众人,依旧远行。薛蟠十分不舍,几度挽留,又要跟去,还是宝钗道:“哥哥如今忙着娶亲,如何能出门?”

    闻听此言,薛蟠只得罢了,送了柳湘莲出城数十里方回来。他如今已经说定了桂花夏家的小姐,名唤夏金桂,生得鲜花嫩柳一般,也曾读书识字,家里只有她一个女儿,素来娇生惯养,夏家也慕薛家皇商的名分,两家又是老亲,便早早定下,是年进门。

    琳琅听鸳鸯说起夏金桂进门后,嚣张跋扈,颇有凤姐之风,弹压得薛蟠不敢反驳,不禁一笑,继而叹道:“这便是不曾详加打探便结亲的后果了。”

    鸳鸯点头道:“可不是。不但作践香葵,连姨太太都不孝顺。也幸亏当年薛大爷纳妾时,二太太劝姨太太只把香葵开了脸儿放在屋里,并没有姨娘的名分,不然,岂有不更闹的?”

    琳琅微微一笑,这是自然,没有哪个大户人家在娶亲之前给儿子纳妾,让新媳妇没脸。

    鸳鸯又道:“倘或姨太太给薛大爷娶亲,也像邢大姑娘一般知根知底,哪里会有今日?偏他们见邢大姑娘家一贫如洗,才说给薛二爷。老太太常说,不过是自作自受。”

    提到邢岫烟,不免想到薛宝琴,琳琅问道:“琴姑娘还住在府里?如今京城里也有一个梅翰林,却是寒门出身,我们也有过来往,他家的公子我见过,极清俊模样儿,今年才十三岁,倒和琴姑娘年纪相仿,只是,没听说他们定了亲。”

    鸳鸯嘻嘻一笑,道:‘我也不知是不是这家,只记得和荣国府上有几分交情。说来也奇,前两年琴姑娘才多大就进京发嫁?那年三姑娘才十二岁,她就更小了。偏梅翰林家外放,两下错过,又将一个痰症的娘留在南边不进京做主,连薛二爷定亲,也是薛家姨太太做主。”

    琳琅道:“这些无头公案,你问我,我如何知道?”

    鸳鸯也只是纳闷,见她也不知,遂丢开不提,说起在贾家见闻,不觉叹道:“老太太在家里不若往日了,太太撵了那么些丫头出去,老太太知道后,也只能妥协。晴雯、四儿、芳官都在被撵之列,那些唱戏的小女孩子们一个都没留。”

    琳琅敛容,忙问道:“撵出去后呢?你说你打听着帮衬,我便没叫人再去。”

    鸳鸯道:“芳官几个回到家里,闹得不成样儿,她们骄纵惯了,哪里容得干娘们打骂?因此绝食,又求了恩典都出家去了,竟和东府里三姐儿是同一个尼姑庵,幸而几年前出了些事,如今的尼姑庵倒还干净,也不敢作践小尼姑,只靠化缘度日,不大得大户人家青睐。”

    琳琅叹道:“她们只道空门干净,哪里知道空门未必空,吃苦受罪在后头呢!”

    鸳鸯听了,不禁也有些担忧。

    琳琅却知道他们人力有限,并不能人人都帮到底,毕竟人各有志,遂问道:“其他人呢?”

    鸳鸯方道:“至于晴雯,也不知谁跟太太告状,说她撺掇着宝玉装病不上进,勾引宝玉,打骂小丫头,不服袭人管她,越俎代庖撵了坠儿出去,用一丈青扎得手上都是伤,坠儿的娘一番哭诉,太太最看不惯这样的丫头,因此勃然大怒,撵出去时连一件略好的衣裳都不叫穿出去!宝玉竟成了傻子一般,眼睁睁瞅着晴雯被强行拖出去,连话也不敢多说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