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轩网 > > 春且住 > 36 姐心虚了
    人民的矛盾往往来自于内部,同理可证,悲剧的形成原因也来源于自身。

    ——非著名历史学家陈紫微。

    在陈阁老府上可谓是鸡飞狗跳,陈阁老据传是去景朝的“小汤山”疗养去了,老爷子有腿疾,那儿常年泡着药泉能改善病症,所以阁老府里就彻底没人管了。

    这会儿在阁老府里陈紫微最大,从叔叔伯伯到兄弟、嫂子,一个个对她是俯首贴耳,也不知道从前的陈紫微使了什么手段,反正阁老府里的事儿只要她在家问她的意思。

    “紫微,你看这西城的庄园怎么办,收成一年不如一年了,是把园子盘出去还是另作他用呢?”

    西城的庄园从前产水果,而且水果极好,可是果树这东西很耗地,种了几茬儿后地就不肥了,得歇地养地。

    “不盘出去,一砖一瓦乃是恒产,世上什么都好卖,就是房和地不能卖。”最明显的就是故宫,陈紫微在现代最美好的想法就是把故宫买下来,但是国家不能卖她啊,就算是卖吧也轮不着她!

    “这园子平时的开销可不小。”

    叩着桌面儿想了想,陈紫微说:“把地挖了明年种水芙蓉,山坡上种云里白和雪胭脂,这几样儿都不耗地。开花了就请才子才女们来吟诗作对,记住喽千万别收银子,就请大家伙儿都留字画、题诗。”

    ……

    问事儿的人明显呆了,缩了缩脖子问道:“真要这样啊,那可更耗人工。”

    没眼光啊没眼光,千百年后这是什么,这就是片纸片金的玩艺儿啊。摇了摇头,陈紫微说:“云里白和雪胭脂都能酿酒,水芙蓉能结芙蓉子,水芙蓉的叶子和花都能入药,芙蓉根还能吃,还怕挣不着日常开销吗?”

    水芙蓉就是莲藕,云里白和雪胭脂都是能结果子会开花的果树,果子味道倒是一般,关键是那云里白和雪胭脂的花加进酒曲里能让酒更添独特风味,这是在祁县时酿酒的老师傅告诉她的。

    一想确实是这样,于是人走了,接着又来一个,反正这一天到晚就没完没了的事儿。最后陈紫微炸毛了,一甩手说:“我回奉贤院去了,院里还有不少事儿等着我呢。”

    有个屁事儿,屁事都没有,其实她就是懒,而且顾长安已经好几天没来骚扰她了,她不习惯!

    阁老府里所有人一听说她要走,顿时间两种表情交替在脸上流露,一种是欢呼雀跃,一种是依依不舍。

    回了奉贤院,当然首先是去看学生,做为一个教书育人的先生她是有职业道德滴。她会承认是因为想去学生那儿探探口风吗,当然不会,坚定不会,打死也不会!

    到了授课室前的院子里,先看到的是钟子敏,小正太一声惊呼看着她就转身跑了,嘴里喊着:“不好了,陈先生回来了。”

    不好了?看来这群小鬼儿背着她没少干坏事儿啊!成,姐回来了,紧等着姐来收拾你们。

    没过多会儿,一溜齐整整穿着学生袍的小正太站了出来,围成一圈儿眨着小星星眼儿看着她:“陈先生,小朋友好想念你噢!”

    “陈先生,你回来了,那位先生是不是可以走了?”某正太指了指授课室,似乎面有不愉之色。

    “哟,看来是真想我了,来来来不要急,人人都有份儿,礼物是有的,抱抱也是会有的。”吃正太豆腐,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了,她早就想有一个是一个的揉揉捏捏了。

    一听有礼物,小正太们欢呼作一团儿,然后一个个在那儿眼巴巴地看着她。其实带圆石为的都是些小物件,祁县那地方没什么特产,就有草编的小蚱蜢、小蝴蝶儿等兰草编成的昆虫看着挺有生趣。

    其实……这纯粹是当时她自个儿想要,摊主又找不开钱,一两银子买了二百多个,玩一路扔一路都还剩下一百多,给阁老府的孩子一人分了几个,正好还剩下几十个拿这来给小正太们。

    这充分地说明她是一个多么勤俭持家的人啊!

    分完了兰草昆虫后,开始进入正题:“院长呢?”

    小正太们一下子都扁了嘴儿,特不乐意地说:“先生,你现在最好别去找院长,有什么事儿都别找。”

    “为什么?”难道那位这么多天了都没消气儿,据她所知顾长安的气是来得快去得快的呀,所以她才敢惹顾长安这么多回。

    “感情不顺利,事业有问题,人生不趁意啊!”小正太老沧桑地回答道。

    拍了正太一巴掌,陈紫微说:“少拿腔调,我要答案。”

    这时顾致辰摇着肥肥白白的小手,晃着脑袋上前来说:“才不是,陈先生,院长那天咬牙切齿地说他要和甘先生不死不休。”

    哇!有这八卦她竟然没围观到,这就上升到生死上许的层面儿了:“真的啊真的啊,还有谁听见了。”

    “我还听见院长说,紫微,你太令人寒心了。”

    “嗯,我也听见了,先生,你又惹了院长大人吗?”小正太们还不大能理解大人间的纠葛,所以只能复述出话来,可复述不出顾长安当时的心情、表情。

    又?什么叫又啊,真是的!陈紫微在心里腹诽了一番,看来这回顾长安挺生气的,好几天了都没消,难道真要去赔个不是。

    这时顾致川捏着小下巴说:“先生,你还是去跟院长大人认个错吧,先生自己说的,敢于承认错误的才是好孩子。”

    “我没错!”打死也不认错,打不死更不认错,这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真的没错吗,先生要想清楚喔!”

    “当然没错。”语气明显弱了很多,要不打不死还是服个软吧,谁叫咱端人碗呢。

    “真的吗,先生说过知错能改,善莫大蔫的噢!”又被各种怀疑、各种鄙视了。

    “知道了,你们都向着院长吧,你们还是不是我的学生。”

    正太们不理他了,各自交头接耳小声议论:“先生心虚了。”

    “是啊是啊,先生还是知错的。”

    “可是不一定能改呀。”

    “不会吧。”

    “我看悬!”

    ……

    什么臭屁学生!

    那是,也不看看什么臭屁都不是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