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天羽以为黄乃明又想到了军事方面的问题,对此他倒没有太多的担忧,施天羽认为以南明的战争潜力和宪政制度带来的动员效率,击溃李顺不过是时间问题:“许将军有什么?不过几万忠诚部下而已。就像齐公当年在长生岛一样,他可以因为个人的威信让长生军维持下去,但是又不是每个人都和许将军一样,当年齐公保不住长生军,许将军一样也保不住。”
“我不是这个意思。”黄乃明刚才突然意识到,这位好友的话可能不完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我回家之前,家严就和施兄弟谈过这些吗?”
“确实谈过几次,”施天羽微笑起来,倒也没有否认:“齐公说,有的时候他说话你未必听得进去,反倒由我来说效果会更好一些。”
“家严还说什么了?”
“齐公说他没有三头六臂,他便是有经天纬地之才,也绝不可能和制宪会议相比,没有制宪会议他就会面临战败如同福建省卿院开辟之前;而有了卿院之后他最多只能锦上添花,而且还很难说到底是帮忙还是添乱。”有些意思施天羽还没有完消化,所以他也照搬了不少黄石对他说过的原话,其实这些话黄石不是没有和黄乃明说过,不过施天羽转述听来就不仅是父亲的命令而含有朋友建议的味道:“齐公说他相信国人会把自己照顾得很好的,他们没有愚蠢到没有主子就会集体自杀的地步,国人能比任何一个主子都做得更好,把这个国家管理得更好,齐公说他对此深信不疑。”
黄乃明轻轻嘿了一声,没有立刻接话,以前他还和黄石为这个话题争论过,在北伐军统帅部的部下们也都不同意这一点。
“齐公还为义勇兵谱了一段曲子,并填写好了词汇。”施天羽还记得那些歌词和曲调,就要把这首曲子哼给黄乃明听:“齐公给这首曲志愿兵之歌起名为《我们的太平之世》。”
相比贺飞虎,黄乃明对黄石的了解要多得多,他深知他父亲绝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般粗鄙无文,写得一手好字,博晓古今,小时候就常在家里哼些古里古怪但是悦耳的小调,还和孩子们说过他当年逃亡旅顺时还给军队写过几个小调。
所以黄乃明对施天羽说的并不奇怪,而且当施天羽开始歌唱时黄乃明也没猜到自己在片刻后会听得呆如木鸡——因为以前黄乃明曾听过黄石唱过一些歌词非常过份的歌曲,已经不仅仅是为老不尊,可以说得上是荒谬绝伦甚至有斯文扫的嫌疑。
但这次施天羽才唱了几句,本来自认为已经对父亲很了解的黄乃明又一次深深地震惊了,以致完无法出声。
……
(笔者强烈建议读者们先去打开音乐播放器,当《国际歌》响起后,再配着音乐再开始看本节的最后一段。)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中国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官府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
……”
夜幕下,许平席地而坐,静静地听着从淳化飘出来的歌声,这首志愿兵之歌听说是齐国公亲自谱写的,叫什么《我们的太平之世》,在淳化有越来越多的明军士兵学会了这首歌,现在一到夜晚就是上万人的大合唱,而且一唱就是好几遍,连许平都已经学会了。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我们的太平之世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我们的太平之世就一定要实现
……”
接下来一句许平已经倒背如流,在对面的歌声继续飘过来的时候,许平也轻声跟着一起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国人的幸福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
“唉,齐公,我读过您的书,见过您的人,听说您说的话,不过中国没有了皇帝之后,真的会有太平之世吗?”跟着唱完一遍之后许平缓缓站起身,重伤初愈现在他还很虚弱,卫士小心地跟随左右,做好随时过去搀扶他的准备,许平一边走一边又轻声重复了一遍:“不靠神仙皇帝。”
在明军的军营中,李洪和同伴一起有节奏地打着拍子,齐声唱着他们的志愿兵之歌:
“是谁创造了泱泱中华是我们黔首百姓
中国本是我们所有哪能容得虎狼野兽?”
在明军阵地的对面,高成仓也伏在战壕里聆听着对面的歌声,和许平一样他也能熟练地歌唱这首敌军的军歌了,现在每天明军歌唱时高成仓都会一动不动地听着,完沉浸在歌声中。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为了隐蔽所以前沿战壕里严禁发声,高成仓只能在胸中无声地附和着对面的战歌,虽然已经听过无数遍,但是每次对面的明军唱到这句时,高成仓都会感到胸口一阵阵撕裂般的疼痛,让他痛得要大喊大叫,痛得他眼前模糊。
“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中国”高成仓心里跟着对面的明军一起唱着这首歌:“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我们的太平之世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高成仓的双眼又一次噙满了泪水,作为一个在河南已经见惯了人间地狱的老兵,他曾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如此地感动,当歌声停止后高成仓伸手拂去正沿着脸颊滑落的泪水:“杀光明狗!”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李洪跟着同伴唱完了最后一句,外面黑漆漆的夜色中,潜伏着他们最凶恶的敌人,要把他们一切才有的权利都重新夺取,要保着横行霸道的官府再次到他们头上作威作福,李洪向自己做出保证:“打垮顺贼!”
第二十九节 批判
春去秋来,夏尽冬至。
远处就是巍峨的南京城墙,许平单手扶着马背向他祖先的龙兴之地眺望,上次他路过南京时并没有在这里仔细看一看,因为南方战事紧急所以他打算等回来再看——若是南方好攻就统一国后再回来;若是南方不好攻那就等前线平静以后。可是北方同盟的突然叛乱让许平直接带兵返回了北京,这次南下的时候他又动过这个心思,不过还是因为和明军的协议而作罢。
“里面只有一百多明军,大将军要是想去南京走走,末将马上就能掉一千兵马来。”陈哲见许平呆立了良久,忍不住说道:“大将军何必总呆在这寒风里?”
“不可,你不是替我答应过,若是要撕毁协议的话需要提前一个月告知吗?”许平摇头道,提前告诉明军是不可能的,趁着这些天北风甚强明军的气球无法出发,许平让这个他精心策划了好久的大规模的军事计划付诸行动。
公仆师进驻淳化后,就是许平也是无计可施,八月后新一批的南军补充兵完成训练开始编入部队,而新一批数万士兵部被派到浙江,在这些士兵的补充下,南明第七军得以重建。现在这个新的军和第六军一样下辖三个师:诚实师、守信师和恻隐师,军长由原第六军军长贺飞虎暂时代理。
补充几万士兵对北顺不是问题,但是几万受过良好的训练兵就不容易,面对南军似乎无穷无尽的财力,许平在八月首次开始考虑是不是有从江南撤兵的需要,此时山东防御使还几次企图集中力量夺回登州,但是都被许平否决。
十月后,贺飞虎离开丹阳前往浙江指挥南明第七军五万兵力第二次北上,而龙潭和淳化的明军三个师战斗力也是今非昔比,迫使许平要留下更强大的兵力保证后路,觉得难以再次重演黄池大捷。而且江西方面的明军也蠢蠢欲动,看起来颇有配合第七军合攻南京的意图,这让许平最后下定决心放弃江南退回江北。
好不容易等到这些天起风,江南的六万多顺军就按照许平事先的计划开始向几个制定渡口集结。终于,许平看够了南京城墙,回头对部下们说道:“走吧。”
“好,等我们再渡江时,就不会再和南明签什么协议了。”陈哲大声说道,许平对众将说他的计划是把顺军野战军主力暂时转移到江北,拉成明军的补给线,同时靠近自己的后方基地,然后在北方打击明军的部队,等大量消耗了明军的人力、物力后再考虑反击。
因此陈哲的豪言壮语引起了不少部下的赞同声,应天府这个战场的回旋余地太小,而且明军从三面威胁顺军,更有长江航运的便利,他们都深信等顺军退到江北后会有更多、更好的歼敌良机。
“是啊,我们没法在南京过年了,不过如果我们动作快还是可以让军在在扬州过年的。”许平微笑着说道,他的部下仍对他充满信心,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放弃南京,而且顺军现在的实力要比那个时候更强大。但许平在心里却远远不如上次离开南京时那么坦然,当南京消失在视野中时他胸中突然升起一种强烈的依恋感,很像是当初在新军和黄子君分手时的那种预感,这熟悉的感觉让许平不禁有些担忧——或许此生再也没有机会看到南京城墙了。
……
大顺朝廷当然不会同意放弃江南,牛金星担忧这会严重削弱大顺朝廷的威信,还可能会动摇藩国对大顺的信心和忠诚。因此丞相府曾经要求许平在江南抵抗到底,寻机打一个类似安庆、黄池之类的大捷,再次打破明军的战略攻势。
但是贺飞虎指挥第七军的三个师以倒品字缓缓集团推进,而且释放了大量的汽艇和气球严密监视沿途顺军的动静(现在天上的大明空军变得是越来越多了),若是天气不好空军无法出动明军就会就地转入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