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冒着被大风吹到海里的危险,勇敢地爬上桅杆收起风帆的几个水手,在重新铺开船帆后也纷纷从桅杆上回到甲板上,这几个人昂首挺胸等着船长的嘉奖。指挥大家战胜暴风的法国船长,越过这群人走到他们的身后,向一个赤裸着脊背、同样刚从桅杆上跃下的年轻人鞠躬行礼:“尊敬的子爵阁下,您非凡的勇气令人敬佩,您是真正的贵族。”
“过奖了。”黄乃明笑着对船长说道:“您是我见过的最沉稳的船长。”
“黄……黄兄弟。”还没有从担忧中恢复的鲍元朗抢上前来,结结巴巴地说道:“你真勇敢。”
“大风大浪见得多了嘛,”黄乃明哈哈笑道:“这点小风算得了什么?”
“黄兄弟快把衣服穿好,别冻着了。”施天羽把黄乃明的衣服披在他肩上,注意到黄乃明的腰间有一块玉佩,施天羽盯着它看了很久:“很名贵的宝物,是侯爷给的吗?”
“哦。”黄乃明把贴身收藏的玉佩从腰间小心地取下,仔细地将它擦拭干净:“是的,是当年家严给先慈的信物,然后又给了我。”
“我可以看一下吗?”施天羽热切地问道。
“可以。”黄乃明知道这个施兄最喜好玉器,对这类宝物爱逾性命,就把玉佩解下交到对方手中。
施天羽立刻抓在手中仔细地观赏起来,“价值连城、价值连城!”他啧啧赞道:“世上竟有这么好的玉器,真是完美无暇啊,怎么从来没见过黄兄弟带着此物?”
“是这次离京时家严才交给我的。”
“不过看起来似乎应该是一对啊,”施天羽指着雪白玉佩光洁平滑的背面,其上没有像另一面一样刻着美丽的花纹:“它应该有一个姊妹才是。”
“施大哥好眼力。”黄乃明不禁肃然起敬:“家严也说确实应该是一对。”
“在哪里?”施天羽立刻追问道,眼睛还在黄乃明身上搜索着:“黄兄弟可否愿意给我一观?”
“不在我身上……”
“原来是在二公子那里啊。”不等黄乃明说完,施天羽就恍然大悟。
“也不是,我一开始也这么以为,但家严说他没给二弟的母亲什么信物。”黄乃明脸上的笑意渐渐收去,他把玉佩收回手中,似乎在想着什么心事,终于,黄乃明下定决心说道:“家严告诉我,先慈还有一个姐妹,当年家严在辽东时给先慈和姨娘一人一块,仓促从辽东转镇福宁时,姨娘和先慈还有二弟的母亲一样都有了身孕,所以没有带她们三个走,但是后来再派人去京师接时,姨娘竟然不知去向了。”
“啊,不知去向,这怎么可能?”
“就是不知去向了。”黄乃明摇摇头:“家严说他二十年来一直在找,但始终没有音讯,嗯,就是说,除了二弟以外,我还有一个庶出的兄弟或姐妹,但家严也不知道到底是男是女,他们母子又身在何处?”黄乃明的语气中带上了忧伤:“我自幼锦衣玉食,更有名师指点,而我这个兄弟,若是兄弟的话,他会有钱读书识字么?若是姐妹的话,她又过得如何呢?”
两个同伴都沉默了,一会儿后鲍元朗吞吞吐吐地说道:“黄兄弟,侯爷名满天下,你的姨娘不会不知道的。”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开始也这么想,但家严却坚信是我姨娘不肯来找他,到底为何我就不得而知了。”从常理看,黄乃明觉得姨娘和那个不曾见过面的兄弟姐妹肯定不在人世了,但父亲却显然有什么难言之隐,还说过一句这个孩子和黄乃明的二弟相比,与黄乃明更亲。黄乃明也是这么看,因为不但是一个父亲,母亲也是姐妹。父亲还嘱咐他不要把这玉佩的事告诉嫡母、二弟和妹妹。
早在崇祯三年,镇东侯就发现两个孩子一真一假,与金求德会面的那个先帝忠仆把一个妃子掉包了,但两个孩子都由他抚养长大,二十年下来父子之情甚深,他不愿意让夫人或其他人知道这件事。这个秘密干系重大,镇东侯十几年来穷尽心力去寻找,仍是一无所获,也不敢对黄乃明说出真相。而黄乃明以为这是父亲不愿意家里生事,而且二弟没有玉佩,心里也可能会有想法。黄乃明把玉佩紧紧握在手中:“每当我握紧它时,就有一种感觉,那是我的一个兄弟,而且我一定能和他见面的。”
“尊敬的子爵阁下。”船长又走过来:“我们已经看见伦敦港了。”
第十二节 山口
二十九日拂晓,吴忠立刻带领一千兵马出发,许平帅本部随后出发,而魏兰度的山岚营则留在后军掩护伤员和张承业的中军。但没走出数里,吴忠就接到报告,一队叛军已经在割马山扎下营盘。闻报他就亲自奔赴一线侦查。本应随后领队出发的许平和魏兰度,也抛下正在整队的部队匆匆赶来。等他们抵达时,吴忠正和几个参谋聚拢成一群商议作战计划,见到两人后急忙向他们介绍情况:“贼人大概是昨夜赶到的,他们分别在官道两侧扎下营盘,钳制着路口。”
“我打算稍等一下许兄弟的部队,”吴忠说叛军虽然不多,但他们已经抢占险要地势,所以他打算和魏兰度同时发起攻击:“此外我还担心叛军在后方还隐藏有小股部队,所以最好不要行险单独发起进攻,免得被叛军各个击破。”
对面山头上的旗号是“文”,季退思手下的四大金刚:文德嗣、甄章鱼、陈元龙和肖白狼,至此新军已经发现三个。
“真不知道救火营他们到底正在做些什么?”魏兰度脸上都是忧色,发完牢骚后,他点头道:“好吧,许兄弟赶快回去加紧催促兵马前行吧,季寇来势汹汹,此地万万不可久留。”
“等等。”许平却有不同的看法,对面的敌军暂时只发现数千人,虽然据侦查报告这是一只装备比较精良的叛军,但还是不能和新军相比。许平摇头道:“我们必须尽快越过隔马山,没有时间多停留,我感觉季寇随时都会抵达。”
魏兰度和吴忠都静静地看着许平,他揉着太阳穴苦笑道:“虽然俘虏都不知道现在季寇身在何处,但昨日陈贼和甄贼都不惜代价地阻拦我军,这文贼又连夜赶来抢占山头,凭这么点人就敢拦住去路,显然所谋甚大。”
“许兄弟打算怎么办?”吴忠和魏兰度异口同声地问道。
“我想让吴兄立刻离开官道,绕到东山的背后去攻打贼寇,腾出官道让我的部队快速前进。不过,我不展开部队,而是以行军队形快速从贼寇眼前通过,直到山脚下再横向展开……”
许平说到这里吴忠和魏兰度齐声叫道:“不可!”
“根据我军条例,发现敌军后必须战术展开,不可冒险逼近敌军。”吴忠飞快地反驳道:“不然遭遇敌军冲击时,我军无法做好充足准备。”
“文贼星夜赶来,这一路不知抛下多少士卒,还分兵东西双山,敌军没有做充足准备,我军为何一定要准备充足?”许平反问一句,又道:“既然贼人认为时间比准备充足重要,我们自然也要针锋相对。”
吴忠还要张嘴,魏兰度拦住他:“许兄弟接着打算干什么?”
“我觉得魏兄的营也不要留在后队了,你带兵紧紧跟在我的背后。我尽快通过,把官道给你让出来。等我向西山发起攻击的时候,你就飞快地冲过去,然后反转展开,攻打东山敌军的背后。此时他们的注意力都被吴兄牵在山的另一边,必可一鼓而下。然后你再用一部控制东山,掩护中军通过,一部过来帮我。”许平抬起头遥望着远处的山峰,低声道:“如此我军就可迅速杀出险境。”
吴忠和魏兰度对望一眼,后者脸上露出些被说动的神色。许平转头又对吴忠道:“只要吴兄猛烈攻击东山,必能压制住上面的贼寇,我军两个营合力打数千贼兵,万无不胜的道理!”
“只是……”吴忠考虑着许平的计划,觉得它完违背了新军的战术条例,吴忠迟疑道:“是不是和大人商量一下?”
“我担心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了,”许平又向着东山方向眺目远望:“我立刻回去催促本部急行,吴兄马上把官道给我部让出来。”
在魏兰度的极力劝说下,吴忠总算同意许平的计划。他命令部队离开官道向东山侧翼迂回的时候,许平和魏兰度也分头行动,前者急忙回去指挥部队前进,而后者则赶去向张承业说明情况,把山岚营从后军中调出来。
回到自己的部队中后,许平立刻命令军快速前进,破坏大炮等笨重武器。炮兵则编入步兵序列一起出发。许部急行到吴忠部方才的位置时,后方跑来一个山岚营的传令兵,报告他魏兰度也已经紧急集中上千人出发。许平知道时间紧迫,就加紧步伐向前赶。这时一个吴忠的传令兵又赶上队伍,向许平报告道:“许大人,吴将军在侧后发现人数不明的贼人隐藏在树林里,他打算请许将军稍微等待一下,他肃清后方威胁后,会立刻开始攻击东山。”
“这个时候还管什么条例啊?”许平又急又气。吴忠的决定毫无疑问又是按照新军的战术条例来进行的,可是等吴忠搜索完毕,压制东山的行动肯定会拖延很久。等吴忠开始攻击后再派传令兵报信,又要花费时间。这段时间里,魏兰度的部队肯定被堵在道路上不得前进,而这些道路还要用来运送伤员:“赶快回去报告吴将军,让他立刻开始压制东山。”
见那个传令兵脸上有迟疑之色,许平加重语气重复道:“告诉吴将军,我会派出部队肃清他背后的贼寇,让他立刻开始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