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轩网 > 修真小说 > 剑侠录 > 第16章
    只是后来江津村事发,正巧莫风谷在成都碰上,念在与剑的主人有过一面之缘,收留了柳飞星,柳

    飞星小时也是乖巧,什么都肯做,渐渐莫风谷也乐得行桩善事,也不向师门禀报。

    柳飞星心事重重。莫小环见柳飞星又要走,十分不舍,硬是要同去闯荡江湖。奈何莫风谷怕女儿武艺根基浅薄有甚闪失,弄得莫小环哭哭啼啼

    。柳飞星无法,告知来年在泉州与另外两位历练的同门会合,知道莫小环的外公代志强定居泉州,到时候可在那处相聚。

    出得成都府,一路上柳飞星闷闷不乐,这次成都之行不过短短两日,却想起以前诸多事情。终归自己也无父母也无家,随处漂泊,好不容易拜

    得师门,却发生那般变故,师门现在恐怕自顾不暇。柳飞星虽然年轻,却也明白许多利害,对朝廷没什么好感。想那佘老太君安排几人出来历

    练,也是十分深意,是以历练也不规定时间。纷繁乱世,到时候回者则朝廷为官,效命朝廷,去者自去,随遇而安。

    杨文广见柳飞星沉思便问道:“柳小子,有什么打算?”

    柳飞星道:“我想去趟武当山找紫鹤真人请教一些事,不知道文广兄可愿意一同前往。”

    “柳小子你装什么斯文,咱两兄弟凭地这么说话,你去哪我便去得!”杨文广道。

    柳飞星微笑不答,指着前方茶寮道:“我们过去休息阵再赶路吧,反正也不急!”

    下得马来,也不拴住,由得马儿一旁啃嚼青草。二人走进茶寮,随便挑了位置坐下。除了二人之外也就一位白须老者,另两个四川汉子一起。

    此地往来人也不多,倒也清闲。

    小二沏茶上来,便有白须老者叫道:“小二兄弟,烦劳将我笔墨纸砚取来。”

    这年轻店小二忙对柳飞星二人抱歉道:“二位客官请自便,这野叟老人家是我们这儿常客,每日便要在此饮茶吟诗,我虽然不识字却也知道先

    生高才得很。”

    杨文广顿时便来了兴趣,暗道这山野叟人能吟诗对?却正要见识见识,也催促小二快去拿。那野叟以茶水碾墨汁,均匀捣弄,稍时准备,便执

    笔急书。见神态肃然,挥笔豪迈,倒真似一派出世的高人风范。

    待毕,野叟搁笔。杨文广急不可耐地上前几步,吟道:“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良久,杨文广才道:“果然是一首好词,却是我朝范仲淹老先生所作。”

    柳飞星也笑道:“先生高才,心系社稷安危,令我等年轻后辈惭愧啊!”

    野叟捻了捻白胡须,品上一口茶笑道:“看二位举止不凡,必定是出自名门,二位如此年轻,将来必定大有作为,却不似老儿我枯朽身躯,毫

    无作为,有甚用处!”

    “但愿应了先生吉言,在下天波杨府杨文广见过先生了。”杨文广忙道。

    柳飞星也忙上前见过。野叟诧异,忙问道:“不知杨延昭和柴郡主是二位什么人?”

    杨文广道:“老先生所说正是家父母,柳飞星兄弟师从我那已故大伯杨延德。”

    “哈哈,如此便是了。不瞒二位,老朽便是范仲淹。”野叟笑道。

    “呀!”

    杨文广大惊,赶快拉着柳飞星下拜。柳飞星对范仲淹只是听闻,知道得甚少。杨文广道:“难怪先生如此风范,论文韬武略之术,治国安邦之

    法,这普天之下也无几人能与先生比肩了。文广自小便对先生仰慕不已。”

    范仲淹忙扶起二人,道:“如今正直乱世之秋,你二人出生名门世家,又难得有那大志向大抱负。老朽自负还是有几分学识,你二人可愿拜在

    我门下学那炎黄尧舜经天纬地之道?”

    柳飞星见一旁那店小二也似笑非笑,似乎早已知道,也无半点惊讶神情。暗道:“原来这老头半天故弄玄虚却是为了收徒弟为朝廷效命,恐怕

    我们不是第一拨儿了!”

    杨文广却是不存丝毫犹豫,反倒怕范仲淹反悔,又是下拜道:“弟子愿追随先生左右,还望先生成。”

    范仲淹微笑地朝杨文广点头,应许了,又望向柳飞星。

    今时朝纲混乱,柳飞星不喜与朝廷搅和,况且自己尚有要事待办。范仲淹为官多年,恐怕与杨家也是旧识,见杨文广拜师,自己又是不好拒绝。

    第十五章 漫天花雨雨纷纷(一)

    第十五章漫天花雨雨纷纷(一)

    杨文广忙道:“老师不知,飞星兄弟与父母失散多年,如今急待寻找,恐怕无暇分身。”

    范仲淹暗自可惜一番,捻着胡须笑道:“却也无妨,飞星也是孝顺。待事情了了,如若有心便来寻我就是。”

    柳飞星忙道:“多谢老先生体谅,他日飞星必会登门拜访。”

    杨文广却是不舍,奈何柳飞星私事缠身,不好相留。况且杨文广也是知柳飞星心思,二人多年玩伴,都知晓对方。

    杨文广拉过柳飞星道:“柳小子,这次真是对不住了,本来答应陪你去武当山的。但是现在却——”

    柳飞星拍拍杨文广肩膀,叹道:“既是兄弟也不说那些话,待事情办完我自会去老先生那边边寻你。只是恐怕时日遥遥无期。”

    二人一阵沉默,柳飞星起身告辞,牵过自己那匹马独自去了。柳飞星知道杨文广自小受门风熏陶,将来必定继承父志。也不再打扰。心中犹自

    叹息,人各有志,这话一点都不假,各自行自己的事情,哪管得他人?没曾想多年后自己还是独身一人,却也正好学那浪迹天涯,逍遥自在。

    柳飞星赶路向湖北襄阳去寻武当山。一路上尽是高山险阻,绵延不绝,虽然颇为辛苦,也是别样。路上无处投客栈,便寻得山洞,打些野味烤

    了,享受得很。无聊时候便拿剑来练习。一路下来弓法也是大有长进,穆家弓法独步天下,有自己一套凤凰决内功配合,初学时觉得跟那行军

    征战的弓手无甚区别,但柳飞星越练下去越是心惊,修习这套天凤弓法往往可以通过一支箭凝聚数股气箭,射杀速度极快,伤人于举手投足之

    间,令人防不胜防,在武林争斗中也是占尽武器便宜。当年柳飞星曾在江津村见识过穆桂英的流光绝影箭法,那威势足以震慑武林中任何一个

    门派。柳飞星一直因为没能学到杨门枪法暗自可惜,现在想来自己差点错过了这么好的一套武学,虽然自己未必能学到穆桂英的几层,能窥得

    门径已是喜极,自是凭着领悟,每日更是勤加练习。

    五月天青气朗,官道上一匹白马托着青衣少年晃晃悠悠地散步,良久,那少年干脆躺在马背上闭目养神,真个是逍遥至极,却正是柳飞星。不

    紧不慢地赶路月余就到了湖北境内,地势豁然开阔了许多,眼前好大一片平原。官道两旁人烟也是多了起来。柳飞星暗自高兴,总算再不必露

    宿山野了。

    见前面有茶寮歇脚,却正要打听武当山具体位置,柳飞星暗道。

    叫了一盘牛肉一壶烧酒。待店家送将上来,柳飞星忙问道:“请问店家,此去武当山该怎走?”

    店家道:“离那襄阳城不远,半日便到!”

    “那请问襄阳改怎么走?”

    店家乐道:“客官您外地来的吧,顺着这大道前走。客官您骑马也就一日路程而已!”

    柳飞星谢过,草草吃了东西,赶紧上路。还没走出一里路程,就见前面有人打斗,心想这地方还真是热闹。

    就见不远处有三男两女将一个身着赤红火服的中年人团团围住,都是一干年轻人,其中还有个灰衣和尚,一看便知出自少林门人。

    那灰衣和尚独身缠斗赤红火服的中年人,其他四人压阵不曾动手。就见那赤衣人双手各持一块三尺长令牌一样的武器上下翻腾,招招不离和尚

    面门,不时地喝骂。而那灰衣和尚一双铁拳,也不开口,不紧不慌使出正宗少林大须弥掌,稍微偏头便躲过令牌,抓住机会猛拍向赤衣人心口

    。赤衣人丈着内功比几个年轻人深厚,招招都是硬搏之法,挥手间生出巨大压迫力。和尚却不傻,自己武学博广,还有同伴压阵,犯不着拼命

    ,不停地换招,或使大须弥掌、金刚掌拍打赤衣人前胸后背,或使金刚指戳点双眼腋下,或使迦叶腿、文殊絀云腿、连环无影脚一通乱踢乱扫

    ,招式层出不穷。

    这场有别于通常兵器的拼斗重在武技,近乎高手之间肉搏,看得不远处的柳飞星大乎过瘾。那和尚却是个勤快和尚,学得这些套武技就足够让

    那赤衣人手忙脚乱的。赤衣人大声喝骂,却也是无法,况且还有四个对手站在外围虎视眈眈。

    柳飞星只看得兴奋不已,笑出声来。这一笑立刻引起场中几人注意,其中一个持剑的青年立刻上前朝柳飞星喝道:“无事的兄弟快快离去!”

    见得人家不高兴,柳飞星只得心痒痒地离去。扫了眼其余几人,却见场中一位黄衣姑娘似乎有些面熟,仔细看几眼便是认出来了,顿时骇得魂

    飞天外,赶快催马就跑。原来这姑娘便是那日柳杨二人在晓月镇追大盗步飞烟时柳飞星在无名山涧见着的那位洗澡的姑娘。柳飞星自认可是接

    不住那灰衣和尚三招,现在不走恐怕麻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