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轩网 > 都市小说 > 一生一世的承诺 > 第2章
    方晨为她发自内心的诚垦表白所震憾,虽然这些语言他并不完了解,甚至对他来说还有些深奥,但他却隐隐约约感到了她内在的真实心境--一种伤感与无奈的融合。

    “是什么事情会使她发出如此深沉的感慨呢?”方晨百思不得其解。但在方晨而言,他并不想去仔细深究,因为她渴望生命的热情明显与方晨消沉的思想相违背。方晨并不想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相反,他却是一个天生的倾诉者,因为他需要自身心灵的解放和挣脱束缚他的痛苦灵魂。

    的确,他们配合得很默契。对方始终耐心的倾听着方晨的内心独白,并且时常用真诚的话语和娓娓动听的语言去劝慰他,这些语言也的确打动过方晨封闭的心坎,给他一股新生的力量。但是激情一过,力量便很快消逝了,取而代之的依旧是无休无止的沉沦。

    “你很冷漠!”对方曾直言不讳的说,“像你这样沉沦和厌世的男孩并不多见,你也许需要的是一种安慰,用另外一种感情去添补你心灵的真空,也许这才是最有效益的办法。”

    方晨苦笑:“是吗?我相信我有人的感情,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今年十八岁,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季节,我有我的青春和我的梦,但是我的思想控制了我的意识,我没办法挣脱我自己的精神的牢笼,因为我已经完颓废了。”

    “你没有,你完没有。“对方的话语很坦诚,“你完有能力战胜你自己,只是你自己没有感觉到。也许,你需要的只是一种精神动力和一个最适合你的心理医生。”

    方晨承认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但是他并不想去实现。也许,沉沦的思想已经在他的心里根深蒂固,他并不想去打破这种矜持,因为他早已经习惯于这种空虚的生活,并不想去为无谓的事情而浪费太多的精力。

    冷漠的清晨使都市的风显得格外忧郁,方晨的自行车穿过行色匆匆的人流驶向他极不情愿的目的地--市一中。

    他今天的心情十分恶劣,便似此时这变幻不定的天气,时闷时愁。就在今天早晨,他和他的父亲大吵了一架,吵架的理由很简单--成绩和表现。一向随和的父亲今天显得特别光火,他大骂方晨“成绩愈来愈差,表现愈来愈特别。”又说“如此下去,怎么对得起他九泉之下的母亲”诸如之类的丧气话。

    方晨为父亲的“大言不惭”而“嗤之以鼻”,方晨直言不讳的对他的父亲说:“你即然知道对不起我的母亲,又为什么在她去后不久,尸骨未寒就急不可奈的领来一个新女人……”他的话没有说完,就被父亲的一个响亮的耳光封住了。然后方晨便跑了出去,连“那个女人”特地为他准备的早饭也没吃。

    方晨不明白他的父亲为什么这么快就背叛了他的母亲,但是直觉告诉他倘若不是父亲如此“花心”,母亲便不会那样过早的死去,他恨父亲也恨那个女人。

    方晨骑着自行车慢悠悠的行着,转眼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倘若顺着道路一直向前,很快便可以到达市一中。但是方晨却在路口旁意外的停住了,他知道路口西面不远处便是一间设备高雅的“网吧”,他忽然有一股“上网”的冲动,因为他想起了一个人--醉爱红尘!

    由于和家里矛盾的日益加深,两天前父亲便把家里的电脑网络切断了,他已经足足有两天时间没有在网上“巡弋”了。也就是说,已经整整有两天的时间没有和那个“女孩”联系过了。他的心里又淤积了大量烦恼,急需找一个人去倾诉。

    上“网吧”就预示着“逃课”。市一中是省一级的重点中学,对待私自旷课的学生是毫不手软的,这一点方晨十分清楚。但是,即已经对生活漠不关心,叛逆的心理又怎会惧怕任何事情的后果,方晨亮不犹豫的扭动车把,转而向西行去。

    上了“网吧”的楼,方晨面无表情的将书包挂在椅子上,毫不理会其它人诧异的目光,径自打开电脑,去寻找那份久违的感觉和属于自己的快乐。但是他很快失望了,因为在他熟悉的QQ上,并没有看到那四个字眼。

    --“醉爱红尘”不在,她去了哪里?

    方晨知道她并不是电脑,不能每天都生活在网络上,她也是一个人,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但是在方晨的心里,她已经成为他生命的支拄,所以在感觉到她不在的同时,心里却难免有一阵失落的空虚感觉。

    他犹疑了一下,果断地做了决定。拾起书包,又在一片诧异的目光中匆匆走下了楼梯……

    第二节

    方晨钻进市一中大门的时候,正是预备铃响起的时候。他在门卫关上校门的前半钞钟,抢进了学校的停车场。又在第一节的任课老师走进班级的前半秒钟迈进了教室,前后差距几乎等于零。

    方晨前脚刚刚跨进教室,屁股尚未在椅子上坐稳,班主任吕老师便已经手拿教案走进了班级。他隔着四百度的厚重眼镜片,环视了一下班,然后嗡声嗡气地说:“同学们,从今天起,咱们班又多了一位新同学,请大家欢迎她加入咱们班集体。”

    他话音未落,班已是一片哗然。大家纷纷揣测:“来了一位新同学,是男是女?”方晨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所以他也懒得去胡思乱想,默默地拿着绘图铅笔做着他进入班级的第一件大事--画画。

    方晨的画画得很有水准,这是班乃至校公认的事实,他曾经荣获校图画展览大奖赛一等奖。但是此时的他却已经停止了手中的画笔,班同都停止了手中的“工作”。

    --那个新来的同学已经走进了教室。

    新来的同学是一个女孩,当她带着一份腼腆和羞赧的笑意走进班级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同学心中都会迸出一个相同的字眼:“纯”。--这个女孩儿有一股与生俱来的“纯”。

    何谓“纯”?没有人能真正解释出它的真正含意,但是人们通常所向往的“纯”却一定包含着天真,逸静,高雅,恬淡等性情的溶合一体,是一种让人敬若神明的象征。

    班同学的眼睛都睁着大大的,显然为这个女孩儿高雅的气质和清纯的风度所折服。这女孩儿的笑容中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与作做,完是发自内心充满善意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温婉的魅力与慑人的风采完是与生俱来的。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有着纪念意义的日子吧!因为就我们的主人公而言,这是他在以后的短短月余时光中最美好也最难忘的开始,这也许会给他的一生都带来抹不去的温馨和浪漫。

    是的,方晨忘不了,忘不了那一刻的风情,那一刻的风光,更忘不了那一张略显苍白的面孔和一身洁白的边衣裙。也许,在人们的审美观念里,她并不能算是最优秀的,但是潭水般深遂的眸子和一头柔软多情的长发,却给她增添了另一种风韵楚楚的气姿与魅力。

    方晨为她的神韵天成所深深吸引,因为在这个女孩儿身上他又看到了另外一种气质,一种诗一般清新流畅的气质。这女孩儿便像一首浪漫旖ni的情诗,令人百读而不厌倦——他的画笔已情不自禁的纷飞疾走,以这女孩为模板,留下了这一刻最动人的风景与画面。

    这女孩儿带着一款深情的笑意走进了班级,颊上带着一只浅浅的梨涡,口齿清晰地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姓曾,叫曾丹萍,是从市九中新转来的,很高兴能和大家在一起生活和学习,共同渡过高中生活的最后时光。我把大家当做最真心的朋友,也希望大家能把我当做你们中的一员。我们大家来共同努力,争取每个人都实现自己的梦想,考进理想中的大学,谢谢大家!”

    女孩儿落落大方的话语响亮地传遍班级的每一个角落,明快而爽朗,立刻赢来班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每一位同学都为她的真诚话语产生好感,为她的到来发自内心的祝贺。

    方晨仔细琢磨着女孩儿的每一句话,在他敏锐的潜意识里,似乎对这几句充满激情的话语产生一种莫名的相识。只是他的大脑已因过渡的冷漠而排斥一切潜在的思维,所以他并没有去多想,而是专心致志的用画笔描绘着他理想的画面。

    吕老师把曾丹萍安排在第三排的一个空位上,这个空位上的同学几天前因为个人原因被迫休学了。而无巧不巧的是,这个位子正在方晨的前面,也就是说,方晨和她是前后桌的关系。女孩儿一脸笑容,反倒使方晨的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与不安,因为他隐约感到了一种熟悉的近似恍乎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他自己也不清楚。

    吕老师安排好曾丹萍的座位,很快便开始讲课了。尽管他带有磁性的声音十分生动和吸引人,但却无论如何也激发不起方晨学习的趣味,方晨依旧在低头做画。这时,他所画的已经是一个匀称的背影了。因为模板已经是这种清晰的“摆”在他的面前,这使他无法舍弃手中的画笔,生怕放过一分浪费艺术的宝贵时光。

    疾走的画笔在雪白的纸页上沙沙作响,方晨把每一分精力都用在画板上。而曾丹萍也同样的专心致至,始终如一的保持着优雅的坐姿,神贯注的听吕老师讲课。

    方晨的思维始终放在他的画板上,已达到忘我的境界。其实对于他这样消沉厌世的男孩儿,专注于某种事物从而达到忘记忧愁与烦闷也不失为一个逃避现实的好办法。可是,他忘记了一件事--他是在教室里,而且是在一向以治学严谨而闻名于校的吕广文老师的课堂上,就是这一点点的错误,也足以让他吃尽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