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轩网 > 穿越小说 > 铸剑天下 > 第130章
    不过尽管战线打的非常艰难,解放军的大军还是在稳步推进着。

    到了一月下旬,东路肖劲光率领以第二集团军为主力的部队已经推进到了桂林一线。

    中路,林帅亲自率领的第一野战军主力十六完多人,已经攻占了河池地区,将战线推进到了柳州一线。

    西路,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左权率领的第一野战军另一部分主力,也已经将攻占了白色,并且将战线一步步向前推进。

    当前,战场正处于交织状况,桂系不断地从后方抽调兵力到前线,并且在后方动员了更多民团,调往前线,到了一月底,桂系总参战兵力已经达到了近五十万人。

    而解放军方面却并没有增兵迹象。

    就在国各界人士以为这场战争将会旷日持久,甚至有不少和我党有密切关系的人,提出希望做中间人,还为双方牵线搭桥,争取实现停战,减少内耗的时候,战局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

    一月三十一日夜间,第一集团军第一一师和第一四师五万多人,在特战大队的配合下,神奇地出现在了广西省会南宁市。

    当晚,特战总队司令周刚山亲自率领两个特战大队,秘密潜入南宁市区,在早就潜入南宁的另外一个特战大队队员们的配合下,成功控制了桂系大佬、坐镇后方指挥的李宗仁以及桂系主要官员,以及南宁驻防部队的高级将领。

    并且秘密控制了南宁的东门和南门。

    五万多极其强悍的第一一师和第一四师战士,分别从两个城门一涌而入,迅速控制了南宁城。

    解放军几乎并不血刃地俘虏了驻防南宁师的桂系三个主力师共近四万人。

    到了二月一日上午,南宁城顺利解放。

    在我党的强大攻势和苦心劝说下,桂系大佬李宗仁同意致电正在前方指挥作战的白崇禧,实现面停火,接受我党整编。

    而在同一天,林帅指挥正面中路战场的大军,突然发力。对桂系敌军发动了猛攻。

    并且通过局部的穿插包围,将白崇禧亲自指挥的中路敌军打得节节败退。

    同一天,我东路和西路大军也一反前一段时间,按部就班的作战方式,开始了勇猛穿插。

    对部分桂军实施分割包围。并且用少部分部队阻击了大量的桂军。

    桂军的三路大军,在解放军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面临着随时崩溃的危险。

    白崇禧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局面下接到李宗仁的电话的。

    当他得知,南宁城已经成为解放军的囊中之物,桂系的诸多大佬已经成了人家的阶下囚时,忍不住仰天长叹,泪流满面。

    白崇禧将自己关在指挥部的内间,一个人独自呆了整整半天一夜。

    到了第二天早晨,白崇禧出现在了作战室,整个人看上去如同老了几岁。

    他没有伸手接参谋长递来的这一天来各地的战报。

    而是对着作战室的人轻声说道:“战争结束了……”

    随即,白崇禧让作战参谋们给参战各部队下令,面停止抵抗,撤离交战区域。

    并且立刻派人和解放军取得联系,接受解放军的整编。

    二月二日下午,整个广西交战前线部停火,广西战役面结束。

    解放军南征兵团在付出了死伤六万多人的代价后,顺利占领了广西境。

    中央当即任命聂荣臻兼任广西省省长,李忠仁为广西省副省长。

    白崇禧任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

    到了这时,人们才明白,原来解放军从正面进攻的三路大军,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佯攻部队,用来不断地吸引桂军的注意力。

    通过正面攻击持续对对桂军施加强大的压力,迫使桂军不断地从后方不停地抽调兵力。

    等到南宁周边的兵力被抽调一空,后方兵力极其空虚的时候,再由第一集团军第一一师和第一四师这两把利剑向桂军刺出封喉一剑。一举将桂军击溃。

    因为当时关于整个广西战役的策划和指挥,没有留下详细的文件。

    这段历史也成了后世军史学家和军迷们争论的话题。

    有一派认为,广西战役三路攻击,打得堂堂正正,气势宏伟,最后一剑不过是在大局已定时的锦上添花之作。

    因此此役,定然是林帅这样沉稳老辣的军事家谋划决断的。他们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林帅是当时的前敌委员会书记,面负责广西战役的指挥。

    而另一派军迷们这对这种说法不屑一顾,他们认为,广西战役从战役一开始就显得如同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解放军决策层明知道桂军最多可以调动五十万人以上的部队参战,而且桂军向来作战勇猛彪悍,而且狡猾多端。

    在此情况下,只是调集第一野战军和第二集团军四十万兵力参战。而没有调动当时明显处于机动情况下的第二野战军参战。

    甚至第二野战军作为二线部队做战略预备队的命令都没有下达。

    而且在战役最紧张的时候,也没有考虑第二野战军参战的方案,实在是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这能说明,广西会战开始前,解放军已经智珠在握,算无遗策,将战役的进程推演的清清楚楚了。

    所以,林帅指挥的三路大军从一开始就是佯攻作战,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配合第一集团军的偷袭行动。

    而特战大队和第一一师、第一四师的行动,明显具有寻淮洲在指挥大军进行国内战役时的典型指挥风格。

    如天外飞仙一般的飘逸轻灵,每战必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敌人最小的伤亡,同时获得最大捕获。

    使得部队每打一次战役,就会变得强悍几分。

    而此次会战,也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使交战双方的伤亡最小,保证内战损耗大大减少。

    若是硬打,不管解放军打得如何好,十万伤亡总是要的,而且以桂系的顽强作风,伤亡就更是无法估量。那么,对解放军的整编和顺利解决西南问题会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而这派军军迷们最大的佐证就是,当寻淮洲于九月底从宁夏固原返回时,就未卜先知地带回了第十四师。

    后来又于十一月中旬指挥正在西北作战的寻淮洲手下最为得力的第一一师来个四千多里路大行军。

    在一个多月时间内,赶到了黔南前线。

    而此时,林帅还正在成都地区进行第一野战军的整编工作呢。哪里可能精心谋划这惊天大阴谋呢。

    双方军迷们争执不下,倒使得这段历史成了后世最热门的话题。

    当然,当前的真正指挥作战的人,可不会顾得上后世军迷们的争论。

    对他们来说,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战役的最大的胜利,才是最关键的,其他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第一三六章 中华初稳定一

    广西作战,不但顺利解放了广西境,对各方还在犹豫的力量也真正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三六年二月初,云南滇军龙云部主动向我军提出,滇军愿意接受我军改编。

    随即第二野战军一部入滇,开始了对滇军的改编过程。滇军被改编为我第二野战军一部。

    至此,西南地区部纳入我党、我军核心控制区的范畴。西南局面就此确定。

    二月中旬,广东陈济棠部通电正式加入中华抗日联合政府,粤军同意接受我军改编。

    随即,中华抗日联合政府任命陈济棠为省长,负责广东地区民政事宜,不在分管军事。

    粤军接受我军同意改编,经过改编后,粤军被整编为解放军第四集团军,下辖四个师,共计十一万人。

    三月份,已经处于我军四面包围的湖南何健部宣布接受我军抗日联合政府主张。

    湖南正式加入抗日联合政府阵营,湘军接受我军改编。

    我党任命何健为湖南省省长,不再分管军事。

    湘军则面接受我军统一改编,经过改编后,湘军被整编为第五集团军,下辖两个师,共计七万人。

    随着广西战役戏剧性的结束,滇军、粤军、湘军等相继接受我军改编。

    我党、我军实际上已经控制了西南包括粤、湘、赣、鄂、皖浙赣边区根据地、云、桂、黔、川、西北包括陕、甘、宁的广大地区。

    此时,只有山西晋军阎锡山部始终不愿意接受我党的抗日民主联合政府方案,同时拒绝我军改编,只愿意形式上承认与我党组成联合政府,却还想行驶其军阀割据之实。

    因此,经过慎重考虑后,军委决定武力解放山西境。

    二月下旬,第四野战军在徐向前、杨尚昆的率领下由汉中开始兵分两路。

    第四野战军近十万兵力在参谋长曾中生的率领下直奔青海,新疆、内蒙等地,一方面接受第一集团军征伐控制的区域,另一方面开始了解放中国西北境的征程。

    第四野战军主力则开始由汉中出发,经过陕西一路东进,直接杀奔山西而来。

    三月中旬,徐向前、杨尚昆率领十几万第四方面军主力渡过渡过黄河,进入了山西境内。

    同时,在三月中旬,军委直属的第一集团军西北主力部队,在陈赓的率领下,从延安地区东渡黄河。

    杨虎城率领的第二集团军主力从西安地区挥师东进,度过黄河,杀奔山西而来。

    如此一来,到了三月下旬,我解放军已经有近四十万兵力进入了山西境内。

    解放军三路大军连战连捷,到了四月中旬,已经横扫了山西境,歼灭了近二十万晋军。

    还剩下太原这座孤城在解放军的重重包围下,苟延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