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今天下午,红军二六军团主力终于赶到了乌江东岸的思渠渡口。
下午三点钟,红二六军团的领导,二六军团总指挥兼二军团军团长贺龙,二六军团政委兼二军团政委任弼时,二六军团副政委兼二军团副政委付政委关向应,红二军团参谋长李达,红六军团军团长肖克,红六军团政委王震,红六军团参谋长谭家述等红军二六军团主要领导人顺利通过了浮桥,到达了乌江西岸。
主席等中央大佬,此时已经在岸边等候了,会师的场面自然是一番热闹感人。
在主席和贺龙等红二六军团领导一一握手后,还特意微笑着将寻淮洲介绍给了贺龙、任弼时等红二六军团主要领导。
这些人看到寻淮洲自然又是一番激动,要知道,寻淮洲现在已经成了红军内部的传奇了,不论是高级领导还是普通战士,对他都有一种神奇的感觉。
大家的热忱激动倒是将寻淮洲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了,看着这些后世敬仰的伟人们,寻淮洲避免露出些许腼腆的神情,倒是让在座的大佬们莞尔不已。
大家想着,就是这么个还有点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居然就能创造出我党、我军如此的奇迹,大家心中也感慨不已。
在红二六军团的领导被接回了思渠镇之后,自然又是一番热闹。
不过由于时间时间紧急,当夜,中央即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连夜研究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汇合后的部队整编和发展方向问题。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在上次的政治局会议上已经有了初步意见。
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和红二六军团的主要领导经行沟通交流。
经过深刻沟通后,会议商定,红二军团随中央红军主力北进重庆地区,在重庆地区与红三方面军外线军团主力汇合,并且在重庆地区完成部队整编工作。
同时,以中央红军一部和红六军团为基础对当前投诚战士进行整编,组成入黔部队。
第一一三章 会师黔湘边六
整编后部队改名为红军第二集团军,红第二集团军为军委直属集团军,下辖第二一师、第二二师、第二三师。
每个师编制二万两千余人,师编制参照红三方面军编制执行。
炮兵、工程兵的特殊兵种,因为装备缺少,暂时缩减编制,等以后装备补充后,再行扩编。
同时预留第二零四师骨干编制,等贵阳作战结束后,通过俘虏兵源补充,扩充为第二四师。
第二集团军的编制计划安四个主力师加上直属部队共计十一万多人。
第二集团军今后主要负责贵州方向作战和防务。
随即军委下达了红军第二集团军的人事任命。
红军第二集团军军长肖劲光,政委任弼时,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关向应,参谋长肖克。
其他各级领导均各有任命。
七月十五日开始,红六军团和中央红军一部,共计一万四千多人,开始对一万多湘军投诚战士以及四万多黔军投诚战士的整合编练进程。
从七月十六日开始,主席等中央大佬率领中央红军和红军第二军团共四万人开始向重庆方向移动。
寻淮洲则特意被主席安排留在了思渠镇,协助红军第二集团军完成编练任务。
同时以军委委员,军委秘书长、主席秘书的身份负责直接指挥贵州境内作战。
其实红七师和特战一大队队员已经于十四日晚间开始秘密南下,开始执行主席和寻淮洲秘密制定的长途奔袭贵阳城的计划了。
思渠镇离贵州省省会贵阳城有七百多里路,多是崇山峻岭,深山大川,道路崎岖难行。
因此尽管红军在思渠镇盘亘多日,而且顺利歼击了王家烈派来围剿红军的六万大军,可是远在贵阳的王家烈还是怎么也没想到红军居然会在这个时候来个奇袭贵阳城。
当前贵阳城内有王家烈两个师和中央军薛岳部一个师的共计三万多人的兵力。
这几日红军在思渠镇整编部队弄得热火朝天,让王家烈很的牙痒痒的。
从十三日王家烈得到前方暗探汇报,自己派去围剿红军的六万部队军覆灭。他就深感恐惧,整日在贵阳城是坐卧不安。只感觉惶惶不可终日。
虽然前方情报说红军主力部队一直在思渠镇一带整编集训。
而且从十六日开始思渠镇已经有部分红军部队开始出发北上。
可是王家烈却一点也不觉得心安。
从红军分兵行动可以看得出,留在思渠镇的这部分红军若是整合了自己的部队的俘虏,应该能达到六、七万人。
若是这六、七万人挥师南下,自己则如何是好啊。
现在王家烈还真希望蒋介石能够在自己这里增加驻军呢。
可是现在,蒋介石不要说在贵州增加驻军了,甚至最后留在贵州的薛岳部一个师的兵力他还想调回华东战场呢。
因为,蒋介石现在面临这内外交困的非常艰难的局面。
粟裕率领的红三方面军内线军团主力,自从七月上旬,停止向长沙方向进军后,便突然掉头向东,一路横扫江西省。
十几万大军,在粟裕的指挥下,兵分三路进入从湖南东部杀入江西省。
红三方面军内线军团现在可谓是兵强马壮。
这十几万大军,如滚滚洪流,滔滔向前。
现在江西省国民党军队,大多已经被红军歼灭或者是被蒋介石调派到华东战场保卫大城市去了。
因此,江西省省残余兵力非常有限。
整个江西省省都可谓是非常空虚。
省中央军主力部队驻军加起来也不足十万人,而且还分散在省内各地。
省会城市南昌,在被红三方面军内线军团歼灭了从南昌调往九江战场的五个师以后,也只剩下了三个师不到四万人。
在强大的红三方面军内线军团面前,完不足自保。
因此从七月上旬开始,一直到七月二十日为止。
红三方面军内线军团在粟裕的指挥下,用半个多月的时间,横扫了江西省除南昌以外的几乎所有城市。
同时,红三方面军内线军团根据中央和军委指示,将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时,留在江西、浙南、闽西、粤北等革命老区,坚持游击作战的苏区中央局和苏区红军及大量伤病员近两万人部接到了皖浙赣抗日民主根据地。
让寻淮洲深感欣慰的是,因为寻淮洲的到来,红七军团的表现出色,极大地调动了国民党围剿中央苏区的兵力,大大地改善了苏区的生存环境。
而且,从一月下旬开始,寻淮洲就派遣了得力精干的多支小分队,深入到了苏区,协助江西苏区开展了反围剿和分散突围的方式,逐渐不摆脱了国民党军队对苏区的围剿。
使得原本历史上都是牺牲于三五年上半年的一大批革命家、烈士如瞿秋白、何叔衡、贺昌、阮啸仙、刘伯坚、毛泽覃等人,在现在均没有牺牲。
此次,这些领导人均被粟裕接回了皖南徽州的根据地。
从七月二十日开始,红三方面军十几万大军开始以南昌为中心,从三个方向,向南昌城紧逼过来。
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南昌围困。
在南昌城在围城六天后,国民党守军在我党、我军强大的宣传攻势下,集体放下了武器,选择了向红军投诚。
到三五年七月二十七日,这个南昌起义八周年的纪念日,红三方面军内线兵团不费一枪一炮,和平解放了南昌。自此,江西境均被红三方面军内线军团部控制。
当红三方面军内线军团在江西省内横扫敌军的时候,寻淮洲正在思渠镇指导红军第二集团军进行整训工作。
寻淮洲和肖劲光是老朋友,原来在红七军团时,两人就是老搭档,当时寻淮洲是军团长,肖劲光是政委,粟裕是参谋长。
三人在长期的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后来肖劲光被迫害,不过在长征后,主席逐步取得红军领导权之后,深得主席信任的肖劲光迅速被主席重用。
此次安排肖劲光出任红军第二集团军军长一职,也是主席和寻淮洲共同商议的结果。
其实红军第二集团军的成立主要是为了镇守贵州一带。
而贵州省当前,面临这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相邻省份的巨大压力。
虽然主席和寻淮洲分析,在红军当前逐步强大的情况下,这些西南和中南军阀未必敢对贵州红军直接用兵。
可是为了应对复杂局面,贵州地区一定要安排得力大将坐镇。
因此,主席和寻淮洲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肖劲光和任弼时。
这才有了肖劲光出任军长,任弼时兼任政委的红第二集团军的诞生。
现在寻淮洲正和肖劲光坐在思渠镇的红第二集团军的指挥部里,亲切交谈着。
这些天来,寻淮洲尽一切可能向肖劲光等红第二集团军的主要领导灌注着现代作战意识和思维。
为此,他利用红三方面军前一段时间打得一些主要战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详尽分析。
并且,以一个当事人的身份对每个战例都做了精彩的心得体会介绍。
这让肖劲光这个后世大将,对寻淮洲更增好感。两人的友谊的更是加深。
通过寻淮洲这些日子的反复讲解,并且结合红第二集团军的整训工作,进行因势利导的实践。
肖劲光等红第二集团军主要领导,对现代战争的意识已经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
同时,寻淮洲提供的原来在皖南编写的红三方面军整训教材,也得到了这些领导的高度评价,在经过连续赶印后,也已经成了红第二集团军的标准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