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轩网 > 穿越小说 > 铸剑天下 > 第101章
    在最艰难的地方,陈杰也只不过给与小田甜最基本的帮助。

    其余时间,小田甜都是独立完成特训。这让两人的本领能力更是大涨。

    就这样,寻淮洲率领着红七师日夜穿行在平均海拔达一千多米高的巴东山地里,执行着在别人眼里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乔信明率领的红十一师是在六日夜间赶到宜昌城外的。

    根据寻淮洲的电令,红十一师这支作战同样顽强、尤其擅长阻击作战的部队,在师长兼政委乔信明的率领下连夜在宜昌城下游秘密渡江。

    顺着红七师的脚印,在红七师接应人员的引导下,同样踏上了千里奔袭重庆城的历程。

    当寻淮洲率领红七师穿行在深山大川中的时候,华中大地上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天来,粟裕和王如痴率领着红三方面军内外军团大军,席卷了江西东南部,湖北大部和安徽南部地区。

    刘畴西、刘英等东南军区高级领导们则率领地方部队,纷纷进驻这些占领地区。

    同时东南抗日民主政府在方志敏、乐少华的领导下,按原定方针开始在这些地区建立了更为广泛的抗日联合政府,对这些地区行使起了管理职能。

    由于东南抗日民主政府在皖浙赣边区建立的地方抗日联合政府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同时也为我党在当前条件下联合各方力量建立抗日联合政府做出了示范和榜样。

    因此、这次新占领城市的抗日联合政府组建工作进展非常顺利。

    在方志敏和乐少华等东南抗日民主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各地方政权纷纷建立。

    当地一些有民望的开明绅士和清廉官员都得以留任或者乐于出仕。

    而中央东南分局则中央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在寻淮洲的指导下,与原来的这些地区的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更是在这广泛地区,建立了更为庞大隐秘的地下党组织,为将来的面抗战做充足的准备。

    与此同时,红三方面军内、外线军团也分别开始对俘虏进行整编工作。

    通过大量的诉苦、三查、新式整风等运动,从俘虏中挖出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军痞军霸。

    对这批人通过公审后立刻执行枪决。

    同时,对俘虏人员经行了归类整编。

    经过了多次整编的红三方面军现在已经非常有编练经验了,此次捕获的四十一万俘虏,在经过十几天的严格整理筛选后。

    从中筛选出二十九万多人,作为投诚战士,加入到红军序列中。其余俘虏作为劳动改造人员,部被安排投入到后勤搬运和皖南坑道建设中去了。

    同时在新占领区又征兵四万余新战士,加入到了红军队伍中。

    当然从其中同样赛选除了一大批适合加入特战队伍的人员,进行统一调配,准备适时增加新得特战大队编制。

    根据寻淮洲的指示,红三方面军外线兵团帅选整理出来的投诚战士和新战士,暂时不和红三方面军合编,而是将十六万多投诚战士和新战士临时整编成九个新兵师。

    在大量的红三方面军骨干人员的充实下,开始了红三方面军新式练兵过程。

    而内线兵团这再次进行了新式整编,对主力进行了大规模扩充。

    不但收编了大量的投诚战士,同时整编了一部分东南军区地方部队。

    使得红三方面军内线军团原来的五个师十二多人,迅速扩充到了十二个师加上直属部队近三十万人。

    其中从红八师、红九师这两个个一直偏重于海军陆战和江防训练的主力师中抽调出大量的骨干,并且对捕获的国民党海军部队俘虏经行了整编,得到两万一千余人。

    加上控制的长江沿岸的国民党大小舰艇,组成了红三方面军内线军团海军和海军陆战部队。

    也成为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支正规的海军部队。极大地提前了海军建军史。

    同时,东南军区地方部队也再次扩容。

    刘畴西和刘英领导下的东南军区地方部队经过此次扩容,已经发展到了十一万人。

    地方预备役部队和民兵战士更是达到了二十多人。使得东南军区已经形成了以江南皖浙赣边区和江北大别山区为根据地的东南人民战争网络。

    这些天,红三方面军后勤保障部何云山部长和机械部秦恒民部长是两个最忙的人了,寻淮洲亲自点将,由他们两人负责湖北汉阳兵工厂的搬迁工作。

    对于汉阳兵工厂,寻淮洲可是早就眼红的要死了,这甚至是他发起武汉战役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当然没有任何人知道他这个内心的真实想法。

    第一零六章 千里袭重庆一

    当前国民党手上控制的兵工厂并不多,汉阳兵工厂绝对是国民党当前规模最大的兵工厂。

    汉阳兵工厂是晚清时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到湖北后主持创办的军工制造企业,原名湖北枪炮厂,于一八九二年动工,一八九四年建成。

    虽然创建时间晚于上海、南京、天津等地军工企业,但由于不惜巨资从德国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制造连珠毛瑟枪和克虏伯山炮等成套设备,所生产的汉阳式七九步枪(汉阳造)、陆路快炮、过山快炮,均是当时较先进的军事装备。

    因此,成为晚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军工企业。

    到了一九三五年,汉阳兵工厂已经发展为国民党规模最大,生产能力最强,生产装备最齐的中国特大兵工厂。

    对于这样的兵工厂,寻淮洲能不眼红吗?

    所以从红三方面军外线军团发起武汉战役之时,寻淮洲就给负责武汉作战的特种中队下严令,必须确保汉阳兵工厂的安,保证汉阳兵工厂完整缴获到红军手上。

    在武汉攻城战斗中也特意规避对汉阳兵工厂的攻击,而是留到最后,由周刚山亲率特战一大队队员采取特种作战手段,占领了汉阳兵工厂,并且完整地保留了汉阳兵工厂的主要技术和生产力量。

    战斗一结束,寻淮洲就指令何云山专门负责汉阳兵工厂以及配套工厂部搬迁皖南徽州山区的事宜。

    寻淮洲早在皖南坑道里为汉阳兵工厂规划好了厂址,而且还是安排茅以升优先建设的坑道。

    经过这几个月的抢工,现在这部分坑道地下城已经初步建成了,正好可以配合搬迁。

    就当红三方面军在中国华中和东南大地上风生水起,发展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南京政府的蒋介石,却是如丧考妣,如坐针毡。

    随着红三方面军华中战役的结束,蒋介石的人整个精神似乎都垮塌了。

    面对的当前危局,蒋介石几乎没法想像自己该怎么着手。

    红三方面军表现出来的强大攻击力量和出神入化的战场驾驭能力,让蒋介石彻底丧失了与红三方面军主动作战的信心。

    现在在他的眼里,红三方面军就如同一个无敌的恶魔,自己不管投入多少兵力,都会被这个恶魔给一口吞掉,而且随着这个恶魔每次吞咽,能力就会强大几分。

    此次华中会战,己方兵力损失达四十多万,而红三方面军则正好相反,估计通过这次会战后,红三方面军的兵力应该已经达到四十万以上了。

    四十多万战力强大、攻无不克的红军主力,这个数字让蒋介石想都不敢想。

    这些天,他唯一做得,就是将分散的各地的国民党中央军主力,集中调往南京和江浙一带的重要城市,希望能够抱住自己最后的根基。

    至于华中战场,他实在无能为力了。

    现在他最怕的就是红三方面军挟华中会战余威,即刻发起南京战役,那么自己当前在南京周边的十几个师,不到二十万人,估计还不够红三方面军做一盘菜的。

    至于其他各地方军阀,现在对他蒋介石已经变得爱理不理了,在自己失去了强大的中央军的对这些地方军阀的威慑后,这些军阀那里还会将自己放在眼里啊。

    除了蒋介石,国民党其他高级官员也感觉如同世界末日来了。

    此次华中会战,负责九江会战总指挥的顾祝同被俘,被蒋介石临时任命,在战时才从南京做专机赶到武汉,负责武汉会战总指挥的何应钦被俘。

    在此以下,长长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被俘虏的名录更是让人看着就要吓死。

    这些原国民党军队的悍将们,居然就这样如同不堪一击地纷纷成了红三方面军的俘虏。

    让这些呆在南京首都的大佬们一个个地胆战心惊,都一个劲地敦促蒋介石调集重兵拱卫南京,他们可不想在那一天也成为红军的盘中餐。

    华中战役的胜利结束,对中国的影响远远不止如此。

    现在,除了蒋介石,各地方军阀实力也同样如坐针毡。尤其是离红三方面军最近的川军和湘军。

    现阶段,湘军已经渐渐被就蒋介石分化瓦解了。现在在镇守湖南的部队基本都是国民党中央军了。

    可是刘湘的川军却还是自成体系,刘湘当前正指挥川军在川南和川北一带层层布防,防止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入川。

    现在突然冒出个比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强大的多的红三方面军,一下子就占领和湖北大部,看红三方面军的作战能力和发展速度,中国那里还有力量能够和他抗衡啊。

    因此,现在刘湘和蒋介石一样整天胆战心惊,他现在最怕的就是红三方面军挥师西进,如果那样,对他来说就要面临灭顶之灾了。

    幸好红三方面军在攻下湖北后就再也没有了大动静,从六月初湖北战事结束到现在的是中旬这十几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