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轩网 > 都市小说 > 我家娘子甜又暖 > 第23章 在路上
    一把短匕!

    巴掌长短的短匕,瞧这外型,这应该是手工打磨出来的。

    在大宁国,铁制刀具是被严格管制的。

    倒也不是不允许百姓持有,而是这些东西很贵。

    一般的人家,还真舍不得花这些钱。

    陆离的这一把短匕,显然是他自己用不知道从何处弄到的厚铁片日复一日地磨出来的。

    “谢谢!”

    沈菀小心翼翼地将短匕收好,郑重道谢。

    “不客气!”

    陆离挥挥手,很高冷地转身走人。

    沈菀看着陆离渐渐走远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个家伙也不是那么讨厌了。

    ……

    陆离回转自家院子,表情有那么几分的落寞。那一把短匕,是他磨了将近两年才打磨出来的。

    “我一定是中邪了!”

    陆离望着自己曾经用来放短匕,而今空空荡荡的木头匣子,恨不能抽自己一巴掌。他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居然会担心沈菀那个丑丫头会在路上出事儿。

    可惜,东西已经送了出去,不可能再要回来。

    “我肯定是中邪了!”

    陆离真的抬手抽了自己一巴掌。

    这才几天,从他那天碰巧在山里救了沈菀,他身边唯二的两件宝贝,都到了沈菀的手里。

    一石弓,是他攒了好久的钱才买到的,打赌输了,成了沈菀的。

    短匕,是他打磨了近两年的防身利器,脑袋一时发热,就送了沈菀。

    不过,想到沈菀马上就要走了,陆离也算是松了口气。

    若是沈菀继续留在靠山村,陆离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能到了沈菀的手里。

    “真是老天保佑啊!”

    陆离不由双手合十,向天拜了拜。

    ……

    沈菀自然是不知道陆离的这番心思的。

    她刚跟沈桂香把路上要吃的干粮准备好,并且全部装了起来。

    “走吧!”

    路上吃的干粮有了,水囊里也装满了水,沈桂香旋即招呼沈菀出发。

    这个时间,已经临近晌午。

    村子里的人家都在忙活着做午饭,沈桂香和沈菀的离开,并没有惊动村里人。除了村头的李巧一家子,再就是一个陆离,整个靠山村,没人知道沈桂香和沈菀的离开。

    而当沈桂香和沈菀走到村头时,却被李巧给拦住了去路。

    “她巧婶子,你……”

    “桂香,这个,你带上,就是点吃食。等到了地头,记得让人捎个口信!”

    李巧将一个小小的布包塞到沈桂香的手里,不给沈桂香拒绝的时间,话说完,人就跑回了自己的院子,顺手关了院门。

    “……”

    沈桂香望着手里的小布包,半晌没言语。

    “走吧!”

    最终,沈桂香没有多言语。

    一直等两人远离了靠山村,沈桂香才望着沈菀,轻声道:“二丫,将来,咱们若是日子过好了,一定要报答你巧婶子,知道么?”

    “嗯,嗯!”

    沈菀猛点头。

    这话,不用沈桂香叮嘱,她也会记得的。

    原本她就是想要帮一帮李巧,可时间太短,她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合适的法子,只能送了一笔银子。

    两人慢慢走着,一直到了风林镇。

    风林镇有通往青平县城的马车,只要一个人三十文钱。

    沈桂香虽然舍不得,但还是掏了钱出来。

    马车并不是那种带车厢的高档马车,而是马拉的大板车。人坐在板车上,忍受着太阳的炙烤,汗水不停地流。

    沈桂香带了两个水囊,都装满了水。

    等她们到了县城,一个水囊已经空了下来。

    “先找个客栈住下,咱们得准备辆马车!”

    “还得雇两个人!”

    到了县城,沈桂香就有条不紊地做出了安排。

    “娘,咱们是不是应该先去买两身衣服啊?”

    沈菀却在沈桂香带着她去找客栈的时候拦住了她。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

    这出门在外,你穿得破破烂烂,难免遇到些狗眼看人低的东西。

    关于这一点,沈菀可是见过不少。

    想当初,她野外考古归来,若是没有及时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走在路上,那是没少遭人白眼。

    “对,对,是该买两身衣服。”

    沈桂香稍稍一愣,便明白了沈菀为什么这么说。

    此刻的她们,虽然穿的衣服很干净,可是这补丁加补丁,若是不换了,不管是去了客栈,还是车马行,都难免被人小瞧。

    当然,被人小瞧是一回事,惹上麻烦才是更大的事。

    ……

    半个时辰后,从成衣铺子出来的沈桂香和沈菀都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衣裳。虽然两人的气色都是一般,但换了新衣裳,多少有了几分的加成,看起来不再那么落魄。

    然后,两人才去了客栈,定了一个房间后,又去了牙行。

    为了稳妥起见,两人是以大户人家的下人身份登场的。

    对外的说法是,要回去府城主人家报信。

    出得起银子,再加上沈桂香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一些贵气,让两人无惊无险地雇了赶车的车夫。

    而这说法,等他们到了安庆府,还是可以继续用。

    相应的,车夫是要不断地更换的。

    至于南下琼州府的路线,最初是打算走陆路,但考虑到路途遥远,不确定因素太多,她们母女两人又势单力薄,最终改成了走海路。

    走近海,即便是遇到些风浪,也应该是有惊无险。

    在县城休息了一夜,第二日一早,沈桂香和沈菀就早早出发了。

    出县城,奔府城,然后转道泉州港。

    ……

    路上走走停停,一直耗费了三日时间,两人终于平安抵达了泉州港。

    很幸运,港口正有一个前往南洋贸易的船队要出发,途中要在琼州暂停两日。

    沈桂香和沈菀付了银子,便登上了其中的一艘客船。

    这一艘客船上的乘客,九成多都是前往南洋赚钱的百姓。

    大宁国并没有禁海,相反,还鼓励百姓出海谋利。而且,每每有民间的船队出海,朝廷的水师还会随行护航。

    此番沈桂香和沈菀搭上的这一船队,便有朝廷的水师护航。一共六艘炮船,两艘运兵船,补给船则多达十二艘。

    而出海贸易的船队本身,足有五十多艘货船、客船混合。。

    庞大的船队从泉州港浩浩荡荡驶出,沈菀站在甲板上,看着眼前的蔚蓝大海,心中豪情万丈,她的新生,也将随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