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杨仆打了一个报告,送往长安。报告内容就不罗嗦了,结果只有一句话:骆余善并非善类,请允许发兵诛之。
没想到的是,杨仆请诛的消息,被骆余善截到。一下子,骆余善就紧张了。骆余善没有神经过过敏,杨仆的军队迟迟不撤兵,反而继续向骆余善的地盘移动。
种种迹象表明,杨仆要打骆余善,不说说着好玩的。于是,紧张的骆余善,当即做了一个决定:与其坐而待毙,不如主动攻之。
果然,骆余善开始动手了。首先,守住要道,切断南北交通,阻止汉军前进;其次,发动攻击,一连攻陷了白沙(今江西省南昌市东北),武林(今江西省余干县),梅岭(今江西省广昌县西),击斩汉军三校尉。
终于,脸皮彻底被撕破了。
事实上,骆余善这只狡猾,还是不够油。他之所以不够油,是因为情报工作没做好。他只听到了杨仆喊着要打他的消息,却没听到领导批不批准。
刘彻批准杨仆的计划了吗?答案是,没有。他给杨仆的回复,只有一句话:不许乱动,请原地待命。
刘彻之所以叫杨仆不要乱动,不是就此放过骆余善。而是汉军刚刚跟吕嘉干完架,需要休整。迟打早打,都是打。于是,按奈不住的杨仆,早做准备,移动军队。没想到,骆余善也坐不住了。
既然刀已拔出,兵都排好,那就打吧。
汉军各路进攻路线分别如下:
横海将军韩说,从句章(浙江省余姚市东南),率领船队从东中国海南下;
楼船将军杨仆,从武林出发;
中尉王温舒,从梅岭出发;
故南越国降将戈船将军和下濑将军,分别从若邪(浙江省绍兴县南若邪山),白沙出发。
总共五路大军,目标:闽越国首都东冶。东冶,即今天的福建省福州市。
公元前110年,汉军进入闽越境内。首先对骆余善发起攻击的,是早就忍耐不住的杨仆。
杨仆和骆余善的守军,在武林境内开打。替骆余善守武林的,是一个叫徇北将军。此人甚牛,又据险势。杨仆军屡屡进攻,一再被打得不成样。混战之中,杨仆数个校尉,甚至长史,都被对方干掉。
杨仆火大了。
所谓牛逼的吕嘉,都被他楼船将军打得溃不成军,竟然你个不知名的北徇将军,还要当顽石挡路,还赔了这么多高级将领。不管怎么样,这场战争必须胜利。不胜利,谁都回不了家。
杨仆求胜心急,不是怕丢面子,而是怕丢命。因为,他的大军出动之前,刘彻竟然给他下了一道诏。诏书里罗列了他进攻南越国时,犯下的五大罪过。最后还特别指出,如果想赎罪,就必须戒躁戒骄,戴罪立功。
这真够让杨仆郁闷的。进攻南越时,他是立了功,却戴了罪;现在进攻闽越,他是戴了罪,却还没立功。那怎么办?
很好办。继续打,就是拿头撞,也要撞开武林城。
于是,杨仆再次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事实证明,必胜的信念,和求生的欲望,从来都是战争取得胜利,最不可少的力量源泉。杨仆军屡屡攻城,北徇终于顶不住了。最后,又是一翻混战,说时迟,那时快,汉军里突然跳出一个士兵,闪电般的砍掉了北徇将军的头颅。
守将被砍,武林被拿下,杨仆终于可以抚着胸膛歇口气了。
向骆余善发起第二波攻击的,是横海将军韩说。首先,汉军先派出闽南人,前往骆余善处劝降。都什么时候了,还降个屁。别把骆余善,不当条汉子。骆余善拒绝投降。
那就继续打。汉军派出的这位南越人,名唤吴阳。吴阳见劝降无效,立即跑回家乡招兵买马,拉了七百人反了闽越。以此接应横海将军,攻打汉阳。汉阳,其地名不详。
向骆余善发起第三波攻击的,不是汉军,而是闽越自己人。当初,骆余善是怎么当上闽越一把手的?关键时刻,杀了其兄骆郢,投降汉朝换来的。今天,有人想告诉骆余善,什么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果然不久,有一消息传到汉军:骆余善被杀了,闽南举国投降了。
谋杀骆余善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建成侯敖,姓不详;另外一个是,骆余善的同宗骆居股。杀了骆余善,就是想得到骆余善的位。马上,就有人告诉他,现在没有以前那么好的事了。
说这话的人,是汉朝天子刘彻。
刘彻不封闽越新王的理由是:闽越这地方,山高水险,人心不古,难以预测。他们动不动就跟你翻脸,长此以往,那还得了。于是,他马上做了一个决定:闽越举国搬家。
搬到哪?江淮之地。不久,闽越国举迁,闽中遂成真空。继南越之后,又一个王国彻底歇菜了!
四、下一个:朝鲜
初,朝鲜为燕国势力范围。燕国在真番(朝鲜半岛信川市),以及朝鲜(今朝鲜半岛平壤市)设立地方政府,兴筑城堡,安营扎寨。后,牛人秦始皇并得天下,鞭长莫及,真番和朝鲜独立开去;再后,汉朝接管天下,嫌朝鲜路远,且国内事多,无力顾及。就只修筑秦朝旧时要塞,以浿水(今朝鲜半岛清川江)为界,弃朝鲜不管。
朝鲜王,名唤卫满,燕国人。曾记否,高祖定天下,时为燕王的臧荼,不知哪里看刘邦不顺眼,反了。结果,刘邦亲自率兵,搞定臧荼,封了打小就是自己跟屁虫的兄弟卢绾为燕王。
可是燕王卢绾屁股没坐稳,就被汉朝另一拨造反派拉下水。后来,卢绾后悔莫及,想重新过回从前的跟屁虫日子。结果天不遂人愿,刘邦重病加身,两脚登天而去。卢绾及属下,只得作鸟兽散,各寻自已的路去了。
当是时,卫满正在卢绾公司打工。卫满眼看旧老板卢绾投了匈奴,自己却带了一帮兄弟,约有一千余人向东闯。一路翻山越岭,游过了浿水,另起炉灶,开创自己的事业。
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以及配套具的设备及人员,外省人卫满生意越做越大。他一翻抢砸掠夺,降下朝鲜诸部。不久,自封朝鲜王,以王险为都城。王险,即今天的朝鲜半岛平壤市。
事业起来了,很快就有人来认亲戚了。前来认卫满的,是吕雉时代的辽东郡守。辽乐郡守和卫满谈好,拜卫满为汉朝外臣,卫满的责任,只是替汉朝守边,防止塞外蛮夷抢劫。还有,蛮夷族长要朝见汉朝天子,你卫满不得拦路。
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卫满也不是那种以奉献为荣,以索取为耻的王。事实上,他也不容易。朝鲜这地方,属于文化及经济未开发之地,手里还养着一大堆苦干活,等着吃饭拿钱的兄弟。所以,他不能白给汉朝打工。
干活给钱这个道理,谁都懂的。于是,辽东郡守将他和卫满谈好的条件,上报中央。不久,中央批文下来,说只要卫满愿意合作,每年拨他若干武器和若干粮食。
就这样,卫满凭着替汉朝守边这项工程,挖到了人生的第二桶金。于是乎,他靠汉朝的拨款及物品,迅速扩大地盘。又很快的,他又拿下几个地方,地盘扩大到数千华里。
到此,卫氏朝鲜的原始积累,基本完成。又过了两代,到卫满的孙子卫右渠上台的时候,朝鲜的翅膀开始硬了。腰板更了,口气也大了。敢跟汉朝叫板的,恰恰是卫满这个孙子,卫右渠国王。
厚道地说,作为朝鲜第三代领导人,卫右渠不是不知道,汉朝的水到底有多深。但是,他之所以要跟汉朝翻脸,实非不得已。
因为,有一个人,逼得他不得不主动出手。
逼使卫右渠出手的,是汉使涉何。事情经过大抵如下:首先是,按当初汉朝和卫满的条约,有蛮夷部落首长求见汉天子,朝鲜不得阻碍。后来,真番等诸部首领向汉天子上书,说要去长安朝见皇帝。很快,请求得到汉朝批准。
可关键时刻,卫子渠死不认帐,坚决不不放行。
这么多年来,卫子渠去见过汉天子没有?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那个打算。为什么不去?他的想法,当然是跟曾经的南越王一样。如果他真去了长安,等于是默认汉天子的威望。而自己的身份,无疑无低人一等。那这样的话,以后他在朝鲜还怎么混?
但是,真番王国为何大老远去见汉天子?不是出于礼节,而是活得不爽。为何不爽?有卫子渠这个强势的朝鲜王压着,当然不爽。于是,他们就想到了汉朝天子。只要到了长安,哭诉或告状,相信汉天子都不会袖手旁观的。到时,有汉老大罩着,他们怕朝鲜王个球呀。
卫子渠当然不是傻子。他必须把这些弱势的,上访蛮夷部首半路拦死。然而,消息马上传到长安。这时,刘彻思只好对涉何说,你替我去问问那个卫子渠,看他到底想怎么样。
公元前109年,涉何过了浿水,见到了卫子渠。很快的,俩人坐到谈判桌前。又很快的,结果出来了。结果是,没有结果。双方谈崩了。
生意谈不成,面子还是要给的。谈判结束后,卫子渠派人护送涉何,一直送到浿水。看起来,一切都似乎很和气。
平静之下,却酝酿着风暴。卫子渠没想到,涉何没走多久,突然有一消息传来。护军汉使的将领,被涉何刺杀了。更让他惊愕不已的是,涉何干掉朝鲜将军后,竟然还能顺利逃脱,跑到对岸汉朝的军营里去了。
更更让卫子渠惊讶的消息还在后头:涉何向汉朝天子刘彻邀功,刘彻对涉使杀朝鲜将领的事,非但不追究,反而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