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如果你祖宗八代属贫民,到你这代突然暴富,也学贵族赶潮流佩把长剑出门,这决不亚于今天一个暴发户,开着一辆象征着地位和身份的劳伦莱斯招摇过市,那样人家不但不恭维你,还会嘲讽你无知和显摆。
韩信既不是贵族,也不是暴发户,只不过是个破落户。他啥本事都没有,要德无德,要经商没本钱,要混黑社会,胆子又不够黑,唯有一个优点就是脸皮足厚,四处混饭。
就是这么一个四不象的男人,母亲死了都没钱下葬,还异想天开地替母亲找一个又高又宽的四周能安得下上万户人家的坟地。只要有点风水迷信思想的人都知道,韩信这是想借母亲的葬身之地求封万户侯,饭都吃不饭还想封万户侯,真不愧是穷疯了。
在韩信蹭饭生涯中,下乡南昌亭长就曾被他蹭怕过。我们在前面就介绍过亭长的收入和待遇,那个混饭吃的公职相对韩信来说,只是体面一点罢了,也好不到哪里去,然而韩信却把亭长家当成公家饭堂,一赖就是长月不走。
常言说救急不救贫,亭长老婆大约见过蹭饭的,但是没见过像韩信这般长达几月蹭饭不挪窝的。俺家老公又不是什么高官贵人,更不是行商坐贾暴富之徒,你韩信又不是我家亲戚,凭什么长月赖在我家不走?
亭长老婆越想越不通,只好想出了一个办法对付韩信。她每天提前煮好饭,然后关起大门,家人就躲到被子里吃饭。后来韩信发现亭长老婆躲避他蹭饭的伎俩时,气得肚皮都要炸破了,拒绝我就明说嘛,干嘛这样把我当瘟人躲起来?
韩信掉头而去,发誓从此再也不登亭长大人家门。天地如此之大,难道就没有我韩信的饭碗吗?穷困潦倒的韩信马上想到了一张长期饭票——淮阴城外的那条河。河水就是他的饭碗,河里的鱼就是他的饭菜,韩信决定自食其力到城下钓鱼为生。可怜的是,不知是因为韩信钓技太差,还是河里根本就没有鱼,搞得他有一顿没一顿的,大白天的还常饿得满天的星光灿烂。
那时候,有一群以漂洗丝絮为生的女人常聚在城河下漂洗,其中一个漂母看见韩信饿得那般猪狗不如,便好心赞助几团饭。漂母的出现,让经受世态炎凉的韩信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连几十日,他赖上了漂母这张短期饭票。
最后,韩信大言不惭地对老妇人说道:“老人家,非常感谢你的救命之恩,将来我发达了一定会回来好好报答您的!”
漂母听这话不但没有感动,反而一脸不客气地讽刺韩信道:“我是看你可怜才让你蹭饭,像你这般好吃懒做之徒,我还能指望你来报答吗?”
漂母这席话,实在太打击韩信自尊心了!
漂母只是善意批评,下面这件事,那简直就是厅耻大辱了。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淮阴集市上的一个无赖看见韩信,就招手着叫他过来。无赖对韩信说道:“你饭都吃不饱,还整天佩剑刀带刀的四处游晃,不觉得丢人吗?”
韩信本来就是流浪汉,这有什么丢人不丢人的?
无赖又说:“听说佩剑带刀的都是英雄好汉,你有胆今天就把我杀了,没胆就从我胯下钻过,不然你就永远在我面前消失!”
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赖先生只是开玩笑,吓唬吓唬,过过嘴瘾罢了,就算韩信拂袖而去,顶多就多一场哄笑,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韩信没有杀人,更没有逃跑,而是真的从无赖的胯下钻过了。
这就是著名的胯下之辱。这不是正常人的思维,更不是正常人的作法,韩信人高马大,仪表堂堂,怎么会屈服于一个小小的瘪三呢?韩信笑话搞大了,一传十,十传百,迅速在乡里村间传开,韩信从此被大人当成反面教材训令子女。哪家的孩子调皮捣蛋不听话,哪家的大人就拿韩信说事儿,我叫你烂,到时你烂成了一个韩信,谁还敢嫁给你!
历史总是充满着变数,韩信一脚站在历史的B面,一脚站在历史的A面,是A是B完他决定。幸运的是他在这两件事上,最终从反面走向正面,并把他早年这两件丢尽祖宗十八代面子的耻辱之事,洗得干干净净。
不久,韩信听说项梁在吴县造反,便带着那把长剑投奔项梁去了。
那是一个暴利的时代,造反是一个暴利的行业。众人所知,造反行业是三百六十行中竞争最惨烈,最悲壮的。在中国历史上,在那一场接一场的造反市场竞争中,真正一路笑着走到最后的人寥寥无几,更多的人不是丢掉性命,就是永远都活在别人光芒万丈的阴影之下。
很不幸,从军伊始,韩信的命运就属后一种。
项梁死后,项羽主权,韩信人生稍微起色,他被提拔为宫廷侍卫官(郎中令),职责就是没日没夜地地替项羽站岗。站岗是不能满足韩信的,就好像一撮米不能满足一头狮子一样,韩信想用计策向项羽换取更高远前途,然而又很不幸,狂妄自大的项羽根本就懒得睬他。
韩信又一次感觉到,在这个混乱人世想出人头地还真的不容易啊。
失望透顶的韩信只好决定跳槽,换工作,刘邦当然是个不错的老板。项羽在戏下宣布罢兵,刘邦准备进入关中,韩信就是那些仰慕他之贤明的数万粉丝中的一个。其实,说韩信是刘邦的粉丝也不对,他只是想换个能够光宗耀祖的工作,所以就怀着赌一把的心理投到了这家汉字招牌公司的旗下来了。
老板换了,可工作还是很不顺。刘邦被项羽整得头痛要死,长天就想骂娘打人,你韩信是谁呀,哪个山旮旯的?于是没被刘邦引起注意的韩信,只从刘邦那里得到一份滑稽的工作:仓库管理员。
仓库,那是老鼠们的乐园。韩信这份工作太眼熟了,这不是当年李斯年青时在楚国做过的工作吗?当年李斯还因为粮仓里的一只老鼠刺激他,才辞掉这份要油水没油水要前途没前途的工作改学帝王之术,怎么韩信也能干得这居万人之下的活儿呀?
是啊,谁不知道这工作没前途呀,可是来都来了,得先找个站脚的地方吧?然而,更不幸的事情出现了,韩信还没等自己站住脚,就惹了一桩杀头的罪。
我们已无法知道韩信犯的是什么罪,只知道在他和别人一起押送刑场时,他遇上了一个贵人——夏侯婴。
夏侯婴:沛县人。
职业出身:县长司机。
为人特点:忠厚老实。
在刘邦众中粉丝中,这个县长司机职业出身的夏侯婴是粉丝中的粉丝,又称铁杆粉丝,他的追星生涯从当沛县领导司机时就开始了。从古到今,领导司机向来都很牛,县长司机可能会比局长牛,局长司机可能会比股长牛。但夏侯婴是个例外,他不但和蔼可亲,心还贼好。夏侯婴每当出差经过泗水亭时,总要停下来车看望刘邦,听他吹牛,往往都是日不落西山,夏侯婴就总不罢休。
更让人佩服的是,夏侯婴还因为保护好偶象刘邦不被下狱,结果他自己不但挨了几百大板,还替刘邦蹲了一年多的监狱。事情发生纯属偶然,有一次刘邦和夏侯婴可能是拿着刀剑之类的互相嘻闹,刘邦却不小心伤到了夏侯婴。朋友之间出点意外也是正常的,回去贴个药明天继续上班吧。恰恰出在这个关键眼上,有人向官府告发刘邦弄伤夏侯婴了。
如果刘邦和夏侯婴是普通百姓,别人也不会吃饱了撑着要整他们,可问题就出现他们身份之特殊上。按秦朝法律,官威即代表皇威,夏侯婴不但是沛县领导司机,同时也是秦朝候补公务员。候补公务员毕竟也是公务员,你刘邦弄伤他姓夏的,就是损官威,损官威就是折皇威,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打狗也要看主人,你刘三伤到别人的看家狗,那是要受主人惩罚的。更教刘邦哭丧的是,他这个没有编制的事业亭长,也算公职之一,按秦朝那种比二十二条军规还要荒唐的法律来说,这叫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刘邦这下惨了。刘三不是傻瓜,他无赖是出了名的,所以他一口咬定夏侯婴不是他弄伤的,不信你们问夏先生去。于是,人家便去找夏侯婴对质,夏侯婴也一口咬定不是刘邦伤他的。
这下轮到夏侯婴麻烦了,官府突然反问夏侯婴:那到底是谁弄伤你的?
夏侯婴这下傻掉了。对呀,谁弄伤我的?难道告诉他们说是摔伤的?骗三岁小孩子差不多,那到底说谁弄伤我好呢?
官府紧紧追问,夏侯婴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因为所以,官府便一下子发现夏侯婴说谎。可怜而又可爱的夏侯婴便被抓起来打,足足打了几百大板,打得我们的夏先生遍体开花,但还是没把刘邦招出来。官府也没力打下去了,就只好把他扔到监狱里。一年来,这件小事官府反反复复地查,越查越觉得无聊,最后干脆不了了之,把夏先生抬出来,而刘邦也从此脱离了罪罚。这就是传说中的夏侯婴,仁厚重义,忠贞不拔,以自己吃苦为荣,以出卖朋友为耻!
让镜头回到韩信身上。一切都是天注定,监斩韩信这批犯的人,正是善良重义的夏侯婴先生。
刑场如战场,在很多小说或电影中,我们看到许绿林好汉被押上刑场时,总喜欢喊出那句豪迈响亮的口号:砍吧,老子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当时韩信这批犯人总共有十几个,韩信排第十四个,在他前面已有十三人被砍掉脑袋,轮到韩信受刑时,刽子手举刀准备落下,韩信突然抬起头看见了夏侯婴,本能地喊出了一句:
主上为什么不想着怎样得天下,怎么乱杀壮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