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打回来不是要挖你们祖坟,而是要以血与铁的事实告诉你们,其实丰邑城很小,外面的世界很大。只有打出去,大家才会真正的有肉吃!
第四章项梁兵殒
一、愤怒是魔鬼
刘邦千辛万苦地打败雍齿后,总算了却心中一大心事。然而此时另外一个城市,襄城。世界末日正在降临这座小城的上空。
五月,夏天的阳光融融在照在骚动的襄城。襄城角下,项羽屯兵昂望城上,烂烂的阳光射入双瞳夷之中显得特别的刺眼。阳光底下,一场攻艰战即将开打。其实不用项梁给项羽下死命令,这区区小城根本挡不住项羽的雄师虎兵。只要他一剑令下,即使铜墙铁壁也挡不住他威武的怒吼。
陈兵列阵,一切准备就绪。开打。其实项羽和之前的刘邦一样,都犯了乐观主义的错误。襄城与丰邑一样,易守难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一击。有无数次的进攻,就有无数次的反击,以英雄作战出名的项羽终于碰上了一颗难拔的硬钉子。
力拔山兮气盖世,难道连一颗钉子都拔不出来吗?项羽震怒了。我不是刘邦,不用请外援,就算是只剩下我一个也要把襄城丢到火里煮了!在准备最后一次进攻前,项羽策马前阵,举头昂望城墙上的袅袅烟火,城内的你来把饭烧城外的我来把肚子饿,他猛挥宝剑,下达了一个非人道的命令:给我打进城去,一个都不能留!
这道铁命令如风雨雷电推残着襄城,战士们肉身有如神助顿然精神抖擞。项羽也充分发挥了力大无穷勇武无比的优势,终于攻下了襄城。项羽深深地被愤怒的魔鬼控制住了,他拿下襄城之后,唯一的一件事竟然是,把城里剩下的活人通通坑杀!
战火无情,哭声震天,成堆成堆的活人被推进了火坑。这就是所谓的革命吗?项羽,对你来说暴力到底是一种手段,还是一种个性美学,或者是一种杀敌哲学?须不知,激起仇恨的人,终将被仇恨淹没。今朝震怒埋黑骨,他朝人怨割肉身。准备好了吗?你如此嗜杀如命,那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报应呢?
二、傀儡诞生
陈胜王在年初腊月就被干掉了。半年后,项梁才证实这是真的。真楚王和假楚王都没了,至少得重新立一个王。王就是一面旗帜,没有旗帜,战争还能以什么名义进行到底?于是项梁决定把各种诸侯召来议事。刘邦叔叔也应邀而来了。
如果不出意外,新一届领导楚王将是项梁。
可偏偏是出了意外。有人拦住项梁,劝他不要自封楚王成为众矢之敌,这个人正是老不死的家伙范增。范增,居巢(今安徽巢湖市居巢区亚父乡)人,后来项羽尊他为“亚父”并不是因为他是亚父乡人。所谓尊号“亚父”其实是尊敬他老人家而给的一个称号,俗称干爹,地位仅次于父亲。范增出道时,年已七十,差不多是项羽加上他父亲的岁数。所以叫他干爹是项羽抬举他,按辈份项羽应该叫他干爷爷一点都不过分。
范增这位爷爷级人物,平时深居简出,他不喜欢养鸟喂虾,不爱喝老爸茶,也不喜欢打彩票。他只有一个爱好,那就是研究兵法。老家伙几十年如一日的修练,没有练成一只狐狸精,反而修成了一个人精。范人精一肚子奇谋妙计,恰值天下大乱,正是走出家门为国家发挥余势的好时候,于是他来投奔项梁来了。
范增给项梁简述了不立他为王的几条理由:第一,陈胜举事失败完是咎由自取。当初楚怀王被骗到秦国而没办法返回楚国,后秦灭楚,楚最无辜。所以楚人到现在还可怜楚王。而陈胜没有立楚王之后而自立为楚王,民望不归,理所当然失败。第二,如今楚人争先恐后地归附你项梁,不是因为你能力过人,而是因为你项家祖上世世代代为楚将。范人精最后总结陈词说道,唯有立六国时楚后为王,方可名至实归凝聚人心。楚南公曾说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如果楚国人都团结反秦,必胜无疑。
姜还是老的辣。此言有理有据,不服还不行。项梁深以为然,决定立楚国之后为王。可难题又来了,楚灭国多年,皇室贵族早各奔东西不知所归,如今天下大乱,恐怕楚后早死于匪兵之手,去哪寻一个活人来当这傀儡楚王?
项梁只好贴出广告,派人到处寻找楚王之后。功夫不负有心人,项梁果然寻到了在民间替人放羊为生的楚怀王孙子芈心。六月,选了一个良辰吉日,芈心被正式立为楚王。为迎合民意,尊他为楚怀王,定都盱眙(今江苏省盱眙县)。项梁自号为武信君。
在中国古代,国家元首,我们称他为君主。而其他的什么武信君呀,文信信君啦,都是一种地位的象征,这种称呼往往都是由君主,即国王给那些功多劳高的人赐封的一个高级别的雅号。项梁没有通过楚怀王赐封而敢于自号为武信君,这也就等于说,项梁明尊楚怀王,其实暗地里是把他当成一个空壳来摆设。他不过是利用楚怀王这个招老牌重新组合公司上市罢了,项梁本人才是楚国这个大型国企的真正老总。
新人新气象,项梁重组楚国楚字号公司成功,张良也想趁机把韩国韩字号这个又烂又小的公司重组上市。张良对项梁游说道:祝贺您新公司成功上市。但是目前秦朝这个竞争者太厉害,仅凭楚国一家公司是无法与他竞争分割市场的。韩诸公子横阳君韩成最贤,您可立他为韩王,这样您就多了一位合作伙伴,那样就可以与秦国相与争锋了。
张良不愧没有白读《太史兵法》,说得一点都不比范增差。项梁亦深以为然,让张良去找韩成,立他为韩王,张良为宰相(司徒)。张良祖辈二代辅佐过五世韩王,张良子承祖制,合情合理。多年以来,张良倾家荡产流亡异国他乡,为的就是有朝一天重归故国重现祖上荣光。他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韩国很多城市都控制在秦军的手里,张良决定要把它们一一拿回来。但韩王成现在极是困窘,家底只有一千余兵。开什么玩笑,一千余兵就想从章邯几十万虎狼之师的嘴里夺食,那不是无异于比登天还难?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基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来。
张良说:给我一千兵,我也能把韩国的土地夺回来。
果然,熟读太史兵法的张良天勇敢地带着这一千余兵打回了老家,从秦兵手里抢回了几个城市。可还没等他把屁股坐热,那些城市又被秦军夺回去了。你来我往,打来打去,张良没占到什么便宜,只好带着兄弟们潜伏在颍川(今禹州市)一带打游击。
张良流年不利,好不容易摇身一变成为韩字号公司总经理,一不留神就被人家打成了游击队。其实,除了张良之外,刘邦也没什么好运气。他把借来的兵还回去后简直就一无所有了,根本就没有能力参加更大规模化的市场竞争。为了混口饭吃,他只好放弃个体经营户与项梁合伙,暂时做分公司的小头目。
三、章邯真的很牛逼
现在,战国时期被秦国灭掉的六家诸侯,部挂牌成功上市。北有赵王歇,燕王韩广,中原有魏王魏咎,韩王韩成,东有齐王田儋,楚有傀儡楚怀王芈心,后台老板项梁。六家上市公司,数项梁实力最强。其属下名将贤相烂若星辰,项羽,范增,英布,刘邦,萧何,曹参,樊哙等等,个个都非等闲之辈。
辛辛苦苦奋斗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如果秦始皇在地下知道他毕生的心血竟是换得这个无法收拾的局面,他不知道有没有后悔当初不应该修了那么多政绩工程,或者恨自己不早立太子。如果早立扶苏为太子,再加上蒙恬蒙毅俩兄弟辅佐,秦字号跨国公司可能还可以苦撑几年。
可如今,一切都晚了。太晚了。
说来也奇怪,当初天下诸侯已如火到处焚烧之时,秦二世还在阿房宫悠闲自在地养鸟溜狗。秦朝文臣纷纷上凑,建议胡亥出兵镇压起义军。他却把上凑的大臣部送上断头台,因为他们都犯了欺君之罪:在胡亥眼里,那些根本就不是起义军,不过是一群盗贼罢了。
佩服啊,佩服。都快死到临头了,还自我感觉良好。叫秦二世为畜牲实在太抬举他了,应该叫他“狗不理”。这般无知加禽兽的行为,连狗都不屑与他为伍。
可怜的“狗不理”秦二世并不知道,那些反秦的起义军就算是群盗,也是一群特殊的盗。他们不但抢你的粮食,军火,人口,还要抢你的地图,分你的老婆和土地,夺你的皇位,还要你的命。只可惜这婀娜多姿的万里江山了。秦朝赢氏多少代祖宗披甘露斩荆棘,以尺寸之地好不容易才打下这万里河山,如今就要眼睁睁地被撕裂分割再次沦为他人之手。
“狗不理”糊涂,赵高可不糊涂。就算打起义军,得需要大量兵力。可当初秦朝除了蒙恬留在西北打匈奴和修长城兵力之外,秦朝的铁锅已朝底了。如今,蒙恬死了,军队由副将王离率领,打来打去,刚灭了东边的火,北边的火又烧起来了。秦朝土地如此之大,只靠王离一个当救火队长是远远不够的。
大秦如此之大,难道就再没有一个救秦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忠贤之士吗?
答案是肯定的。这个人就是宫廷后勤部长(少府)章邯。当陈胜王的西征大将周文一路烧杀掠夺,带着几十万军队到达函谷关时,世才恍如梦中醒来,原来这帮盗贼还真不一般的强盗。他马上召集群臣议对策,六神无主地问道:现在该怎么办呀?
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