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轩网 > > 那时汉朝(1-7部) > 第2章
    亭长职责是管好乡里一大堆烂事外,还得接待出差路过的官吏。除此之外,他的业余活动就是到处拉赞助骗吃骗喝。所以亭长尽管表面上这个工作是很辛苦的,实际上油水不少。今天东家婚事蹭一顿酒,明天西家死人磋一顿饭。不管红事白事,有吃的总少不了亭长先生。就像现在的村委会干部,不能享受公务员待遇,没有养老金,也没保险金,政府拔的款又不多,可是还能到处天天能海吃海喝又不送红包,多划算。

    刘邦爱喝酒就罢了,还爱赊帐。赊帐赊帐,没完没了的赊帐。王大妈和武大娘两家酒店老板娘一看到刘邦就哭了。大哥,我上有八十岁的母亲,下有三岁的孩子,老公最近打牌又常输钱,能不能先还点呀?要不然我只好上你家砍树了。

    砍树?砍床板还差不多。我家没种树。

    大哥,你不知道,现在秦皇爷征税又重,物价上涨比发大水还快,酒价都翻了好几倍了。要赊帐可以,可是酒贵呀,您吃得起吗?

    吃。有好酒尽管拿上来。

    王大妈及武大娘本想欺负刘邦穷,故意把酒价翻了几倍,没想到刘邦还要赊。赊吧赊吧不是罪,赊死你这个刘氓,到年底还钱的时候,那多出的几倍酒钱当是你还利息。

    二、传说中的操盘高手

    用现在股民流行的话说,年青时期的刘邦实在是个地道的垃圾股。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偏有人说他是蓝筹股,未来行情不可估量。

    何人竟有如此不平凡的眼光?他正是刘邦的岳父大人吕公同志。

    吕公,山东东单县人。他跟当时的沛县的县长大人是好朋友,为了避仇而跟随入沛安家落户。吕公生了个国宝级的女儿,叫吕雉。县长大人曾向吕公提过亲,想娶吕雉,但是吕公却迟迟不肯嫁女儿。

    吕公是个经济实力雄厚的贵宾。沛令能把这样的人物引进来,也算为沛县招商引资做了贡献。为了拉拢吕公,沛令特意为吕公办了一次招待宴会。其实,县长大人就是想贿赂吕公,好让他早点把吕雉配给他。没想到宴会一结束,县长就哭了。

    沛县豪杰和官史听说县长请贵客,这是个巴结上司的好机会,纷纷带着贺礼登门拜谒。刘邦听说县长要变相捞钱,流氓的脾气就来了。妈的,我整天干死干活的,连出差费都要拉赞助,还想我给你贺钱,这不是扯他妈的蛋吗?他决定赴宴耍流氓整整那帮县吏,顺便吃顿霸王餐。

    当时县长秘书萧何同志负责主持宴会,他对前来祝寿的宾客说,一千文钱以下的请坐下堂。一千文钱以下的请坐上堂。

    一千文钱?那不等于你萧何赞助我两年的差旅费了吗?

    轮到刘邦报贺钱。刘邦顺手写了一张礼单:刘季,一万钱。吕公一听到这么大的钱数,两眼大放绿光,亲自跑到门口迎接来客。只见刘邦长着一幅龙颜,高鼻子,还长着一幅很美的胡须,好一幅吉人天相。

    吕公很敬重地请他一起入席侍坐。

    刘邦不带一文钱虚报个数就想忽悠人。还是萧何厚道,他悄悄地给吕公提醒道:刘季这个人呀,爱说大话,做不成什么大事,您老人家还是小心这小子。但吕公却不把萧何这话放在心。

    刘邦本就是喝大酒,吃大饭,吹大牛,拉大便的料。牛儿为什么在天上飞,是因为刘邦在地上吹,他在酒席上大耍流氓作风,海喝海吹神情若定。吕公暗中观察刘邦,越看越像绩优股。待到刘邦吃饱喝足准备溜之大吉的时候,吕公连忙用眼色示意他留下来。

    于是吕公和刘邦就有如下对话:

    吕公:多大了?

    刘邦:四十多了。

    吕公:怎的还不结婚呀?

    刘邦:急啥?成功人士还怕找不到老婆吗?

    吕公:我给很多人看过相,就数你这幅相最贵。我有个女儿,想嫁给你,中不?

    刘邦似乎有点不相信这个事实。他打了大半辈子光棍,坏事干过不少,没想到吉星高照,好事尽找上门来。管你吕公是真英雄也好,假糊涂也好。既然你敢嫁,我就敢娶。不娶白不娶,娶了也不白娶。

    刘邦愉快地答应了这门婚事。

    然而刘邦岳母对这门婚事很不是满意。沛县县长大人不但是吕家好朋友,论地位论社会关系刘邦都不能和他相提并论,这么好的人家不嫁,偏要嫁一个游手好闲的流氓亭长,这不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吗?

    吕公很不屑地对老婆说道:此非儿女子所知也!翻译过来就是,这不是你们女人家所知道的。

    换到今天,我们都会觉得,吕公如果不是先知先觉,那肯定是脑袋进水了,他凭什么把女儿嫁给一个四十多岁的老流氓呢?

    事实上,吕公是个聪明人。历史就像股市,有暴涨就会有暴跌,有暴跌也会有暴涨。吕公就像一个高明的股市操盘手,他把秦朝股的未来走势看得一清两楚。秦始皇暴政弄得天下民怨载道,他这个秦朝的老板迟早要倒台。而沛县县长不过是秦老板的低级打工仔,终究也逃不脱被诛杀的命运。这时候,如果他把把女儿嫁给沛县县长,才是真正的把她往火坑里推。

    吕公又看出,天下一乱,只有像刘邦这样的人才会迅速崛起。因为刘季一身都是流氓气王霸之气,天不怕地不怕,能吃能喝能吹,脸皮厚得很,天生是块造反的料。既然造反是迟早的事,那富贵也是迟早的事,为何不把女儿嫁给他呢?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吕公眼光的正确性。沛县县长果然被人诛杀,沛县易主,刘邦当头。什么叫眼光,这就是眼光。有几十年的眼光,就会有几十年的事业。有上百的眼光,就会有上百年的基业。这根本就不是吕大妈一类人能看得透的。所以,吕公骂吕妈算是骂对人了。

    不管如何,刘邦总算找个亲爱的人来告别单身了。不久之后,就当上了两个孩子他爹。刘邦在外蹭吃蹭喝,却苦了在家的吕雉阿姨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刘邦没钱请保姆,吕雉只好带着两个孩子下田劳动。刘邦也只好请个农忙假,回家帮老婆处理农事。

    这一天,有个老父经过吕雉的田前,他问吕阿姨,能不能借口水喝?

    吕雉很热情地给他水喝。

    他又问,能不能给点饭吃?

    吕雉下田是带便饭来的,也给他饭吃。

    喝足吃饱,老爷突然目不转睛地看着吕雉。过了一会儿,老爷感叹地说道:夫人真是贵相。

    原来是个过路的算命先生。

    听得是好命,吕雉不禁问道,既然您老会算命,麻烦您帮我两个孩子看看?

    老父先看看蹲在地上的那个男孩,说,夫人贵是因为这个男孩。

    那么女孩呢?

    老父又看半天,说,也不错。

    老父看完就走了。

    这时刘邦恰巧回来。吕雉马上把老父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他,刘邦激动得跳起来,人呢?他在哪里?吕雉指着前方说,刚走不远,你赶去问问。

    于是刘邦拔腿赶去,果然把老父赶上了。老父老父,您老慢走。刘邦气喘吁吁地跑到老父面前,您您会看相,帮我看看如何?

    老父仔细端祥着刘邦,您真是贵得让我无法用语言表达啊。

    刘邦激动了。是真的吗?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真是忘不了您的大恩大德啊。

    现代心理学有一个很出名的典例:有个著名教育心理家要去到班上挑几个天才。同学们带着很期待的心情等待大师驾临。大师只在教室里转了一圈,随意点了几个学生,大声宣布道,他们几个就是未来的人才。

    很多年过去了,当初那几个大师点中的学生果然都成为优秀的人才。于是人们很奇怪地问这位大师,当初你是怎么断定他们会是个人才?只见大师答道:其实我对那些学生一无所知,只是随意点的。他们之所以成才是因为受到了积极的心理暗示,无论碰上什么困难,他们心中都有一个信念,我是天才。凭着这种信念,他们不断地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呼风唤雨号令天下的女人,生性刚毅,行动果断。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厉害的角色,是因为她有一个厉害的父亲。虎父无犬女。父亲敢把吕雉配给刘邦,而吕雉敢嫁,说明她肯定受到吕公的影响。

    所以关于刘邦相贵不可言之说,我宁愿相信吕雉是联合老父骗刘邦的。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变相鼓励刘邦造反。不造反,你永远呆在泗水亭,永远赊酒,永远请不起保姆,永远靠拉赞助过日子。

    刘三,别怪我们骗你。骗你是为了鼓励你,鼓励你是为了你更有出息。我们说你有才,你就是有才。那就大胆干吧。

    你,缺的只是一个创造历史的机会。

    三、流亡

    刘邦又要准备出差。方向咸阳,遣送本县的徒隶去郦山脚下修偶像秦皇爷的墓。这就意味着又有正当理由找县史们拉赞助,有了赞助,路上少花点,年底回来就可以把酒钱都还上。

    可是刘邦这次如意算盘打错了。年底不但还不上酒钱,而且有家也不能归了。

    原因并不在刘邦身上。他带了一帮徒隶上路,徒隶们本来就是劳改犯,早受够了阿政哥的苛刑重罚,谁还愿意免费去给他当劳工?于是一路上不断有人跑路,跑着跑着只剩下十来位。他估计再这样下去,还未到咸阳,肯定就只剩下他这个光杆司令。按秦朝刑律,不按时完成任务,那可是要杀头的。

    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那就逃吧。刘邦走到丰西大泽,停下来喝酒。酒上心头,牢骚满腹:妈的,这鸟不下蛋的亭长当得我太窝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