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轩网 > > [红楼同人]红楼小丫鬟 > 第123章
    别说别人了,便是琳琅亦觉得不像年轻女孩儿居住的地方,更像是寡妇居住的屋子。即使杨奶奶这般积年的老寡妇,如今收拾屋子也十分喜好热闹,绿纱窗衬着石榴花,墙上挂着彩画,床上也是锦帐绣被,虽然摆设不多,也比宝钗的屋子有趣。

    果然,便听得贾母感叹说太素净了,又嗔王夫人等不知道送宝钗些摆设东西,又叫鸳鸯去拿些古董玩意给宝钗用。

    王夫人因笑道:“送了来,她又退回去了。”

    薛姨妈也忙笑道:“她在家里便不爱花儿粉儿,更不爱弄这些富贵东西。”贾母听了,看向宝钗,见她穿着月白袄儿,系着青灰马面裙,唯有襟前绣着两枝素菊,乌压压的好头发也只用一根银簪子挽着寻常的髻儿,别无花饰,不禁叹道:“年轻女孩儿,房里素净、衣着素净也忌讳,纵然不爱收拾,也不能很离了格儿,来了亲戚,看着不像。如今叫我替你收拾,保管大方又素净。我的梯己,没给宝玉见过,若他见了,也没了。”

    说着,叫过鸳鸯来,道:“你把那个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桌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案上尽够了。再把那水墨字画的白绫帐子拿来,把这青纱帐换了。”

    经贾母如此一说,琳琅也觉得素雅却不素净。

    鸳鸯答应了一声,笑道:“也不知放在哪个箱子里,只好明儿慢慢找罢。”

    贾母道:“明日后日都使得,只别忘了。”又坐了一会子方出去。

    鸳鸯随琳琅走在最后,低声笑道:“那墨烟冻石鼎,跟姐姐那个桃花冻石鼎是一样的东西,老太太也只这么两件冻石鼎,只是这个墨色如烟的更素雅些,不及姐姐那个桃花冻石的鲜亮。石头盆景儿也不及给姐姐的黄杨木盆景儿精致,不过都符合宝姑娘的喜好。”

    琳琅一怔,笑道:“你快别提起这个,叫人知道了,像什么?”

    鸳鸯正要说话,偏刘姥姥落了后,眼见距离前面人有些远,听不到,忙拉着琳琅悄悄问道:“我的奶奶,方才是哪位姑娘的屋子?我听得迷迷瞪瞪,倒觉得她家竟比我们家还穷似的,可见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怪道得老寿星帮着收拾屋子。只是看着也不像!”

    鸳鸯听见了,不觉扑哧一笑,道:“姥姥何出此言?她家可是大富,那位姑娘是二太太的外甥女,薛家姑娘,家里珍珠如土金如铁,再没比她家更有钱的了。”

    刘姥姥咋舌道:“她家有钱怎么还那样素净?我瞧着比我们家青儿的屋子还冷清寒酸,我们乡下人家再穷,女孩儿们的屋里都贴着红窗花和新鲜年画,鲜亮的花儿朵儿插几枝,就怕将来不吉利,影响终身,只有寡妇才那样收拾屋子。”

    说得鸳鸯不觉心中一动,忙笑着上前搀着她,道:“宝姑娘素来爱淡雅,她屋里的东西可不寒酸,那插花儿的土定瓶也是千金难买的古董呢!姥姥,前头老太太要摆酒唱戏,我送你过去好生吃两杯,只是这个话可千万不能提了。”

    刘姥姥笑道:“我心里明白,所以才不敢当着老太太的面说,只敢问奶奶和姑娘。”

    100说嫁妆琏二爷翻脸

    过三巡,贾母来了趣致,因要行酒令,偏在这时,又有婆子急急忙忙地来道:“杨家的下人来请杨大奶奶回去,说是上头宣旨了。”

    众人立刻起身,贾母忙道:“快叫人驾车,送琳琅回去。”

    琳琅担忧杨海,也不推辞,匆匆告辞而去。

    下剩贾母邢王夫人等都不知是喜是悲,唯有凤姐笑道:“真真有趣,上一回琳琅姐姐在咱们家吃酒,宫里宣了懿旨,今儿不知是老圣人的懿旨,还是朝廷的圣旨。”

    贾母想了想,道:“不知是不是杨千总有消息了。”

    宝钗笑道:“若是,必是升职了。”

    刘姥姥一个劲地念佛,道:“好歹保佑是喜事。”

    因王夫人心中着实担忧,遂打发人去问,连去了三四遭,在行酒令也不得趣儿时,方有婆子喜气洋洋地来回道:“真真杨大奶奶是说不出的福分,是杨大爷升职了。”

    贾母和王夫人等齐声问道:“还没回来,便论功行赏了?”

    那婆子笑道:“旨意是发往西北的,听说朝廷再次得了捷报,杨大爷箭无虚发,又斩敌百余,一箭射下敌军将帅之旌旗,扬天朝之威,令他们颜面丧失,圣人龙颜大悦,故封五品云骑尉兼京营守备,只为了让杨大爷多带些兵征战,又说等凯旋后论功行赏,因此杨大奶奶和杨家老太太的诰命等杨大爷回来后再诰封。”

    众人悚然一惊,都不禁叹道:“这封赏来得倒也快,竟封了爵了?”

    湘云笑道:“既这么着,老太太岂不是要破费送礼贺喜去?”

    贾母听了道:“这是自然。升官和封爵不同,我只道杨守备升了一品两品已经是极大的喜事了,再不承想,琳琅竟有这等福分,云骑尉夫人和守备夫人可大不相同。凤丫头,厚厚地备上一份礼,打发人送去。”

    凤姐满口应承,心里既羡且妒,暗恨贾琏有这样好的出身却不长进。

    那婆子又笑道:“不止呢!杨大奶奶和杨老太太虽未封赏,却有礼部奉旨赏杨家金玉如意各一柄,帑银一千两,锦缎二十四匹,各色内造糕点、茶叶、果脯若干,还有宝弓一张并利箭若干随旨赐到西北,又赏了官奴四户,哎哟哟,真真是好福气!”

    宝钗向薛姨妈道:“我们也该送一份礼。”

    薛姨妈听了,忙笑道:“我正想着呢,一会子看了老太太的礼单再说,不敢比着老太太送,只得次一等罢。”

    贾母道:“我知道你们家有钱,还舍不得一点子东西?”

    遂笑语一番,复又重新行起酒令来。

    五品云骑尉之爵虽然低了些,但爵可世袭,比官却要高贵许多。

    上回得赏非杨家一门,然不过一月,此次却只杨海一人封爵,可见杨海之勇猛。

    一时之间,诸多官宦人家纷纷送礼道喜。

    琳琅调配四房家人,又应酬各家之贺,百忙之中,还不忘忙着蒋玉菡和鸳鸯的亲事,如今杨家蒸蒸日上,金文翔夫妇岂有不允的道理?立时便应了,急急忙忙行了文定之礼。

    琳琅送的定礼虽也是那四样金饰,却要比当日杨家送的精致许多。诸事落定,已经进了九月。

    九月初二却是凤姐的生日,前一日琳琅便打发人送了寿礼,因知他们只一家同乐,次日便没过去,可巧仇都尉打发人来请去赏花,又叫带上虎哥儿。

    虎哥儿生得白白胖胖,伶俐异常,仇母一见便抱在怀里不松手,又命人抓果子给他吃。

    虎哥儿眨眨眼,和仇母对视,见她和自家太婆婆差不多,便道:“婆婆。”

    仇母眉开眼笑地道:“真是个好伶俐孩子!”

    仇阳也凑过来,拿着许多玩器逗虎哥儿顽,片刻便十分熟稔了。

    琳琅挑了挑眉,心道虎哥儿似乎在外人跟前极吃香,都喜欢逗他顽,一则别家的哥儿小姐虽是粉妆玉琢,却不似他长得壮健活泼,二则大户人家的孩子两三岁走动坐卧都得奶娘抱着,如此一比,虎哥儿就越发讨喜了。

    庄夫人笑道:“倘或襄儿立时成亲,给我生个这样伶俐的孙儿就好了。”

    琳琅不觉莞尔,道:“公子不是已经定亲了?”

    庄夫人叹道:“定亲是定亲了,只他还没定性,成日家也不知道上进,偏亲家又不舍女儿早嫁,只好略等一二年。”

    仇母忙道:“襄儿已经很懂事了,比别家公子花天酒地强多了,你还嫌不足。”

    庄夫人闻言笑道:“是我得陇望蜀了。”

    琳琅笑道:“太太也只是望子成龙罢了。天下慈母,谁不如此?”

    庄夫人笑道:“真真你这张嘴,听着就叫人欢喜。你托我的事儿,已经有消息了。”

    琳琅大喜,忙问是哪一家。

    庄夫人道:“是定南侯的三子齐晨。齐晨虽是庶出,却颇有才气,十五岁进学,今年十八岁,可惜今年秋闱落第了,想等三年再考。他性子敦厚,为人老实,十分敬重嫡母,兄友弟恭,又善弈,倒和荣国府那位二姑娘相配。”

    琳琅想了想,定南侯的夫人冒氏她见过,这次冒氏也送礼贺喜了,冒氏为人一如王夫人,生得二子二女,庶女两个,庶子却只齐晨一人,还是冒氏陪嫁丫头所生,生而丧母,因此齐晨自幼跟着两位长兄一起读书,可见冒夫人也是个有手段的。

    庄夫人又笑道:“如今定南侯大公子二公子都已经成亲,尤其是长子媳妇爽利果断,不过为人却厚道,赏罚分明,因此冒夫人想给三公子娶个温和些的媳妇。

    琳琅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忙笑道:“听来是极合适的,只是不知荣国府愿意不愿意呢!”

    庄夫人道:“有什么不愿意?一个是定南侯的庶子,一个是一等将军的庶女,正好匹配。况且迎春姑娘的嫡母品行我也深知,那定南侯从前也是以军功传家,三公子又是冒夫人亲自教养出来的,聘礼自然不轻。”

    琳琅却知道只要聘礼多,贾赦、邢夫人夫妇必定愿意,况迎春如此品性,极难找到更好的人家,能嫁进侯府,那是很少有人敢想的事情。

    想罢,琳琅又笑道:“不知冒夫人如何想?”

    庄夫人抿嘴一笑,道:“她自然是打听过了才来说愿意的,只要你去传个信儿,若荣国府也愿意,明儿就打发人去提亲,早些定下来,毕竟两个孩子年纪都不小了。你也不必急,我今儿也请了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