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轩网 > > [红楼同人]红楼小丫鬟 > 第71章
    王爷消息倒也灵通,只是却没听过半点风声。”

    徒垣笑道:“倘若叫你们听到风声,我还有什么得意?实话与你们说了罢,你们两个不妨也囤积一些卖了,只是不许再告诉第四人。因圣人登基至今,将要立后封妃,又因圣人以孝治天下,许她们家眷每逢二六之期入宫探视,老圣人和皇太后更允她们回家省亲。你们想一想,那些嫔妃家里哪有不修建省亲别院的?修建了,难不成不买砖瓦木石?必然涨价的!”

    长史官和蒋玉菡闻言,前者忙去料理,后者却有三分不信。

    徒垣拿着扇子敲了敲他肩膀,道:“你别不信,且等着罢,不过三五日,必有旨意!”

    蒋玉菡笑道:“王爷说会,必然是会。”

    徒垣呵呵一笑,道:“你小子还哄本王?打量我不知道你自去年便采买砖瓦木石的事?”

    蒋玉菡听了,惊得一身冷汗,忙躬身道:“小人不敢哄骗王爷,小人虽然囤积砖瓦木石盆景帘栊等物,却不知会有省亲一事,只想等涨价后卖个差价罢了。”

    徒垣道:“谅你也不知道!我也不过今日才知道。大半年前你如何能知?罢了,你不必如此小心!对了,见了你,我倒记起一件事来,我封亲王那日,好些人来送礼,我也没见,也不知孝敬了什么东西,谁知昨儿个王妃从里头挑出一幅绣图拿给主子娘娘看,主子娘娘竟爱得很,问这绣图是谁绣的,赶明儿给她老人家绣一幅万佛图。”

    蒋玉菡骤然闻得此言,不觉一怔,忙笑道:“那是小人姐姐绣的,原说卖了钱给小人赎身,谁承想要送礼,别无他物,只得以此略表敬意。”

    徒垣笑道:“怪道这样好。”却绝口不提蒋玉菡赎身一事。

    蒋玉菡心中黯然,脸上却笑道:“那图,小人的姐姐足足绣了七年呢!”

    那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图,被誉为画中山水第一神品。蒋玉菡见到时,亦惊诧无比,琳琅绣的富春山图高一尺有余,展之得三丈许,绘了富春江一带的景色,两岸峰峦叠嶂,苍树疏落有致,渔舟、小桥、平坡、村落等等均落于山间江畔,极尽苍茫之致。

    蒋玉菡并未见过富春山图的真迹,但绣图上的意境之简远,笔墨之清逸,布局之疏密,变幻之无穷,景色之秀丽,实是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他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只觉得一个字便道尽了此图之美,好!

    他不知道琳琅曾经在前生观摩过湘绣富春山图,也曾模仿得一模一样,下针如有神,即使过了这么多年,还是将富春山图深印脑海里。

    徒垣道:“既这么着,就叫她绣一幅万佛图,绣好了送来。”又叫来身边的大太监吴泉,说道:“你去拿三千两银子赏给玉官儿的姐姐。”

    吴泉答应一声,蒋玉菡只得俯身道谢。

    出了忠顺王府,蒋玉菡不禁有些茫然,但姐姐的刺绣入得贵人眼,说不定是个机会。

    他拿着这三千两银子径自去城南百里处以贱价购得砖瓦木料盆景山石,才运到家中不久,家中仓库早已经放不下了,只得将部分堆在院中,设棚遮住,正要想方设法送到城外田庄时,忽听得荣国府的大姑娘晋升凤藻宫尚,加封贤德妃了。

    061章:

    蒋玉菡却是一呆,抬头望着碧天如洗。

    下人周宣见他不再继续吩咐,怔了怔,忙问道:“大爷,这些东西可还运到黄叶村?”

    蒋玉菡摆摆手,道:“不必了。那荣国府大姑娘晋升凤藻宫尚,加封贤德妃的事儿,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听谁说的?”

    周宣是那群下人中最机敏不过的一个,和苗翠毛大不一样,他曾是大户人家的管家,因得罪了当权的主子才一家被卖,故他忙笑道:“回大爷,小人见大爷买这许多木料砖瓦盆景山石,便去问问城里的价钱,可巧遇到几个管家说什么省亲要采买东西,才悄悄打听的。”

    蒋玉菡眼睛一亮,问道:“省亲?可确定了?”

    周宣笑道:“自然是确定了,周贵人的父亲家里已经动工了,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家的也去城外踏看地方了。哎哟哟,不过才两日,京城里那些砖瓦木料已经翻了个一倍的价,那些后宫嫔妃娘家人还有许多买不到呢!”

    蒋玉菡听了十分欢喜,负手走了两步,才道:“这样,周宣,你去赁一处铺面,先赁一个月,然后带人将砖瓦木料盆景山石都运过去,瞅准时机,咱们脱手。”上等的砖瓦极占地方,当初他便没悉数带进城,只在城外雇了个地方放着,着人守着,家里带来的不过是上等木料盆景各色山石帘栊等等,便是赁了铺子,砖瓦也是放不下的。

    周宣却道:“大爷,咱们不多留一些时日?说不定还会涨呢!”

    蒋玉菡笑道:“贪心不足的东西!你道这钱容易挣?人家急着建省亲别墅,才不管不顾地早点采买砖瓦木料山石盆景,咱们却拖着不卖,那时候谁还来买?快去罢!”

    周宣方出去在繁华地段赁了一处扑面,又带人将东西都一一运过去,三五日才忙完。

    刚刚运过去,立即就有人来问价钱。

    周宣已经打听得很清楚,就这三五日,价钱已经又翻了一倍。

    蒋玉菡出来笑道:“您是买呢,还是只买一点子?”

    来人却是吴贵妃家的刘管家,忙笑道:“我们家娘娘省亲,要建省亲别墅,一点子够做什么?自然是买。便是将你们店里的东西买了,也还不够呢!”

    蒋玉菡道:“既这么着,请进店里来看。”

    刘管家忙走了进来,到后面一看,顿时惊骇住了,连赞道:“好东西,好东西!比别处粗俗滥造没有挑拣的,你们这里的东西着实是好。单这块太湖石,钱就不少了,难得的是怪石嶙峋却清雅非凡,寓意还吉利。掌柜的,开个价罢。”

    蒋玉菡微微一笑,道:“我们并不贪心,可这些东西着实费了许多心思才弄来的,单看这块太湖石便是鲤鱼送子,这两日才到,比城里的又好,按着市价来如何?”

    刘管家忖度片刻,点头道:“自然是按市价,难道还让掌柜的亏了不成?”

    一打听,半日工夫,又涨了二成。

    刘管家暗暗叹息,蒋玉菡却十分欢喜,噼里啪啦拿着算盘珠子一合计,道:“共计三万两银子。您看如何?”他囤积这些东西时一共花了五千余两,且比别人买得便宜了三成,所以又多买了些东西,翻一倍,再翻一倍,便价值二万多两了,再加二成,差不多三万两。

    刘管家却觉得合理,这些在外头大约得三万五千两才能买下。

    蒋玉菡又道:“因我在忠顺王府里当差,也不好抬着三万两银子招摇过市,恐王爷骂我眼皮子浅,府上给我换算成黄金如何?三千两黄金。”

    刘管家一听忠顺王府四字,忙将一腔心思收了回来,点头笑道:“这是自然。我们府上库中的金子也要换成银子采买,公子如此,倒是省了我们许多事。”话毕,次日带人过来拉东西,果然准备了一箱不到二百斤的黄金。

    蒋玉菡细细查看了一番,并无不妥,随手从箱子里头拈出一块五两重的金子递给刘管家笑道:“给搬东西的人吃杯茶罢!”

    刘管家见他如此圆滑,不禁对蒋玉菡刮目相看。

    蒋玉菡又笑道:“府上早些运走罢。昨儿您走后,还有荣国府的人来问价,比三万两还多出五千两,我说已经卖给府上了,便没应,他们才悻悻然地离去。”

    刘管家听了,感激不尽。

    现在砖瓦木料山石盆景极度短缺,有钱都买不到好东西了。

    蒋玉菡等他们走后,立即叫人关门退铺子,也不要已经付出的赁金了,一溜烟从后门回到蒋家,看着眼前的金箱子乐不可支。

    据周宣打听,不但他大赚一笔,忠顺王府里也足足赚了二十几万两银子。

    乐了许久,蒋玉菡从中自己留了六百两黄金,下剩三千两分了两拨,一拨是二十四两黄金,余者两千三百七十六两金子是琳琅的私房钱,其中自然加上了徒垣赏的三千两银子。

    这许多黄金,蒋玉菡不放心,亲自带人去了一趟西山大营。

    临行前,他又给琳琅买了许多东西,诸如吃食、衣料、布匹、月饼、石榴等物,也用杨家的二十四两黄金中的一半,兑了一百多两散碎银子铜钱。

    他并不敢进西山大营,皆因盘查极严,闲杂人等不许随意出入,住在大营里的随军家眷亦不得出,故他在离西山大营门口相当之远的地方停下,打发周宣请看门的兵士说明缘故,去禀告杨海和琳琅。

    杨海出来时见到他,忙道:“你怎么来了?进来罢。”

    蒋玉菡却笑道:“姐夫,我不进去了,你们这西山大营我看着就胆战心惊。这些是我给姐姐买的东西,还有信,姐夫拿进去交给姐姐。”

    杨海也知蒋玉菡的顾忌,便点头道:“既这么着,你回去小心些。”

    提起一口小箱子,手上登时一沉,不觉皱眉道:“这是什么?小小箱子倒有一二百斤?”

    蒋玉菡笑道:“姐夫拿给姐姐看,姐姐自然明白。况我信里已经说明一切,姐夫到时一观便知。我先去了,还有许多事要做呢!”

    杨海听了,忙叫几个心腹兵士送他们下山离去。

    将小箱子和诸般东西拎到琳琅房里,道:“玉菡送的是什么?竟沉得很?还说你知道?”

    琳琅已将近临盆,行动坐卧十分不便,也不敢随意出门,见状一愣,随即想起托蒋玉菡做的事情,便笑道:“我想着是他把佃户的地租送过来了,还有咱们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