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轩网 > > [红楼同人]红楼小丫鬟 > 第63章
    待琳琅描好给她,又说了一回话,母女两个方再三道谢告辞。

    她们走后,琳琅重新拿起针线,才做了三五针,忽见杨奶奶拿着一个匣子进来,忙站起身,问道:“奶奶,这是什么?”

    杨奶奶把匣子放在炕桌上,道:“这是咱们家这几年存下来的银子钱。”

    琳琅忙道:“奶奶收着便是,拿来做什么?”

    杨奶奶笑道:“你是大海媳妇,可不是该给你管?我以后清闲了,能吃的吃几口,能穿的穿上身,串奇Qìsuu書co串门说说话,等有重孙子了我就带重孙子,自在得很。将来人情往来都交给你,若说应酬进退,你比我这乡下婆子强得远。”

    说着打开匣子,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银子和十来吊钱,还有一叠房契地契,叹道:“我们家委屈你了。这几年大海的俸禄和在战场得的一些金银,还有从前卖皮子得的钱,前几年买了几十亩地,盖了屋,成亲时也花了不少,还剩六十三两七钱银子,十三吊六百五十个铜钱。好在家里还有三十八亩地,地契在这里。”

    琳琅推辞再三,见杨奶奶执意如此,只得收了。

    这些钱在琳琅看来不多,可在黄叶村却够一家三年的嚼用了。

    况且小定和下聘时,杨家都置办了金首饰,且成双成对,那些就足足占了杨家一大半的家底,更兼成亲时开门封和钥匙钱并酒席钱等等林林总总加起来也得花了二三十两。

    说起来,杨蒋两家结亲,一应花费是村民绝不敢想象的。

    想了想,她回身开了从旁边拖出一个极沉重的箱子,望着杨奶奶疑惑的目光,笑道:“这是成亲时得的红包,我数了,一共得了三十六吊八百六十个钱儿。”黄叶村数百户人家,得的也不算多。将杨奶奶拿来的钱匣子放进箱子里,道:“且放在一起罢,等用了再拿。”

    杨奶奶笑道:“你做主便是。家里支出便从这里出,别动你嫁妆,养家糊口该靠大海。”

    琳琅自然不会亏待自己,含笑应允。

    有这样不打嫁妆主意的祖婆婆,对她而言,也是一件幸事。

    杨奶奶又笑道:“咱们家粮食是不必花钱买的,大海月俸如今从七石五斗涨到了十石白米呢!种地不必交税,家里又种了瓜菜,吃都吃不完,多是送人,也就买肉花几个钱,若是大海在家打猎,咱们家便不缺油水了。”

    琳琅细细一算,除了人情上的往来,或买些家常日用的东西,竟花不了几个钱。

    说到嫁妆田,琳琅问道:“咱们家的地都是种着?还是赁给人了?”

    杨奶奶道:“我一个老婆子哪里种得来?不过留两亩地自己种些瓜菜,那些地早赁给别人种了,一共三十六亩,三年一赁,一年两季五五分,今年才又重新赁出去,契约都在匣子里。纵是赁出去了,皆因不必交税的缘故,若是风调雨顺,一年一亩地也能净赚二两多银子。”

    如此说来,倒比让长工种地还划算些,因她要交各样徭役赋税,十分沉重。

    不过她也已经是敕命,名下良田不必交税了。

    琳琅笑道:“既这么着,我的嫁妆田,索性也赁出去。”许多庄稼人还会把自家种的地放在相熟的举人小官名下,不必交税,一年能省大些粮食。

    但蒋玉菡是贱籍,因此给他留的一百五十亩依旧在琳琅名下,亦不必交税。

    杨奶奶点头道:“咱们家也算厚道人家了,周大财主家的佃户都是三七分,或是四六分,纵然种了,一年到头也余不到几斤粮食,因此咱们家的地放出消息,分外抢手。”

    琳琅笑道:“这个却要玉菡自己做主了。”

    如此商议妥当,待杨海午钱回来后,便跟他说了。

    杨海点头道:“这么着也好,你的嫁妆田都可赁出去,村里必有极多的人愿意耕种。倘若不赁出去,仍叫赵云打理也使得。”

    琳琅笑道:“我原许过他们家,等我出来,便放了他们的籍,如今索性赁出去罢!”

    又看杨海打的猎物,琳琅不禁睁大眼,竟打了两只野鸡,一头獐子,还有一只狍子。

    杨奶奶笑道:“今儿咱们喝野鸡汤,最是好喝。”

    杨海听了,利索地将猎物都开膛破肚拔毛剥皮分解,处理好了挂在厨房屋檐下风晾。

    杨奶奶带着琳琅拿了些獐子肉分送四邻,回来果然拿干蘑菇炖了野鸡。

    次日琳琅要把良田赁出去的消息一放出去,登门者络绎不绝。

    赵云夫妇的身契琳琅也还给他们,三百亩地都赁出去,与杨家一般五五分。

    赵云这么些年也攒了不少钱,置办了几亩地,新盖了屋子,日子过得十分红火。

    剩下的长工和短工皆是忠厚老实之辈,先得到消息便登门来求琳琅,想赁地耕种。琳琅素日见他们勤恳本分,便应了,少则赁三五亩地,多则十来亩,如此便先去了一百多亩地,下剩的琳琅依从杨海和杨奶奶的意见,亦赁给干活勤快老实的农家。

    如此一月有余,诸事皆备,再过十来天杨海便要回西山大营了。

    因杨海三五年升不上去,仍留在西山大营,故大件家具他早在暖房满月后带人送至西山大营的宅子里,剩下的小件家具和衣裳首饰箱笼等物去时带走。

    又因那张拔步床也带走了,琳琅暗中忖度,幸而如今睡炕,不然便没床可睡了。

    原本满满当当的新房,数日间便空空荡荡了。

    这日蒋玉菡忽然传来消息说下人已经选了几家,叫琳琅过去挑选。

    琳琅与杨奶奶祖孙一说,笑道:“奶奶是老人家,最能看人,咱们且一块儿去罢!”

    杨奶奶闻言,纳罕道:“这些日子忙得很,又是赁地,又是赁屋,我道你将这件事忘记了,谁承想都差不多了,你什么时候叫玉哥儿买的?”

    琳琅犹未回答,杨海正在套了车,已先回头笑道:“我们早就托玉菡去挑选了。”

    及至到了蒋玉菡处,蒋玉菡正在雪地赏梅,见了忙笑道:“我还想着姐姐姐夫什么时候到,谁知竟来了。亲家奶奶,您请屋里坐,香菱,倒茶,把脚炉手炉都拿来。”

    待得进了前厅,杨奶奶坐着狼皮褥子,脚踩黄铜脚炉,手里拿着一个掐丝珐琅山水人物的手炉,跟前茶几上还放着一盏热腾腾的茶,便先道:“哎哟哟,我竟成了老封君了?”

    蒋玉菡笑道:“难道您老人家不是老封君?我听说姐夫请封敕命的文快下来了。”

    琳琅一阵,看向杨海,杨海微微一笑。

    这消息喜得杨奶奶念佛不绝,道:“怎么竟这么快?从前可慢了。”

    蒋玉菡道:“圣人勤谨,况快进腊月了,年下各位诰命夫人还得进宫朝贺,圣人再不批下来,就得等到年后了。”不过琳琅品级甚低,并没有资格进宫朝贺。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有些晚了,不好意思,早上起来发文的时候没发现发成存稿了,刚发现。

    一枚铜钱三五克重,一千枚一吊钱得有好几斤,几十吊钱可不得用箱子?笑。

    存稿差不多没了,便是有几章后面才能接上,目前用不到,得现写,查阅资料查得头大,写得比较慢。

    一查资料,发现之前漏写了很多内容,惭愧!

    今天仍是保底三更,下午,晚上。

    056章:

    琳琅新婚便是六品安人,即便是一般富户小姐,又或者是一般官宦人家的小姐,嫁给了读上进科举晋身的读人,也未必能在这个年纪得封敕命。

    蒋玉菡想到自幼照顾自己甚多的姐姐得此结果,眉梢眼角俱是笑意盈盈。

    琳琅却是轻轻一笑。

    香菱福了福身子,对琳琅笑道:“奴婢恭喜奶奶。”

    杨奶奶一眼见到香菱,顿时爱得什么似的,拉到跟前细细打量,笑向蒋玉菡道:“这样标致的孩子,我竟从未见过,玉哥儿你也舍得使唤?这必是琳琅说过的香菱了罢?倒是个苦命的孩子。”平素家长里短时,琳琅已将香菱之事告诉她了,心里怜惜非常。

    香菱笑道:“奴婢蒲柳之姿,萤豆之微,焉能与奶奶这样的日月争辉?”虽是一句恭维话,但在香菱说来,态度却是不卑不亢,端的好听极,好看煞!

    蒋玉菡听得莞尔一笑。

    琳琅掩口道:“嗳!你才来了几天,这话说得比玉菡还好听。你也不必如此自毁,等消息传来,说不定你的出身比我们还好些!”

    蒋玉菡点了点头,道:“正是。”

    论身份,实话说,他还不如香菱呢!

    香菱想起杨海已经写信去姑苏月余,很快便会有消息,不由嘻嘻一笑。

    杨奶奶却慈爱一笑,道:“这人论出身,那是富贵人家的规矩,讲究什么世代香,三代看吃,四代看穿,五代看诗,传了一二代的官宦人家,不得了了,竟是根基浅薄!咱们这样人家,论什么高低贵贱?谁又比谁金贵?难道他们竟看不起太祖的出身去?仗义每多屠狗辈,咱们市井小民乡村百姓行事才叫一个实诚,不像他们一千一万个心眼子。”

    琳琅笑着端茶递给她,道:“奶奶这话极是,咱们自觉在村里十分体面,大哥也算是年少有为了,在人家眼里,咱们还比不上人家传了几代的三等奴才呢!”

    似赖大家这样的人,是决计看不起杨海的,他们虽是奴才,却自觉染了三分香贵气。

    所谓根基如此。

    杨奶奶嗳了一声,向玉菡道:“玉哥儿,你把人带过来让我们瞧瞧,不必多,两家足矣。”

    蒋玉菡原先还在笑,听闻诧异道:“两家人如何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