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NAnTuCKET,是由“NAn`TooK`iT”扭转过来的俏皮话。
因为总觉得和ONS的情况很类似,所以才试着使用的。也就是说,“老爷爷”是A21,“桶子”是琢磨,“南”是泰莎,“跟她私奔的男人”是宗介。
(哇哈哈哈受不了了插花:……真,真亏你想得出来,贺东老师……不过就连这一点地方也有出处,足见作者有多么上心。但是,最开始和泰莎带着琢磨逃跑的,不是严同志嘛。果然不是主人公就是不行啊……哈哈哈哈哈。)
#9658;BoxEr(拳师)
……奥托·梅拉拉(OTO`MElArA)公司制造的AS用57毫米霰弹枪。短枪身(炮身),威力超群。M6系列虽然在处理及命中精度等方面存在困难,但在M9、ARX—7系列的机体上,却是能在肉搏战战的超近距离射击中发挥威力的火器,宗介很喜欢用它。在构造上,它类似于毛瑟手枪,可以选择APFSDS(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OO—HESH等多种多样的弹头。
因为只是霰弹枪改造过来的武器,所以枪管里没有划膛线。不过是将克鲁兹经常使用的滑膛炮缩短,再在构造上加以更改的东西。
这是种以有缺点而闻名的枪,在业界相关人士之间也是毁誉参半。克鲁兹刚遇上宗介没多久的时候,看到他选择“拳师”作为自机的武器,立刻露出了“咦咦~~”的表情。如果以人类的枪来做比喻的话,那就跟SECiAl`on`And`TACTiCS,简称S.,意为“特殊武器与战术”)的队员使用.44MAGnuM左轮差不多,是很奇怪的事情(因为这枪虽然威力强,但是太难控制了)。(本来,像克鲁兹这样狙击手出身的人,就容易看不起霰弹枪。倒不是轻视它的威力,而是觉得散弹这种理念不够美学才讨厌的。)
话虽如此,但宗介正如剧中一般,将“拳师”使用得很好。现在,对于他的选择,也没有队员会说三道四了。
只不过,宗介有云:“最好不要模仿。”
#9658;MuSClE`PACKAGE(肌肉束)
……AS的肌肉。第二代以后尝试集束化,为了容易更换而下了很多工夫。
使油压汽缸和空气压之类都不值一提,具备了微妙的动作、瞬间爆发力和高出力三个条件,对AS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零件。就算是比横截面积,也以蕴涵数十倍于人类肌肉的的力量为荣。是由加上电压就会收缩的特殊树脂制作成的(就是记忆塑料)。因为材质非常轻,拜其所赐,尽管AS是陆战兵器,其质量之轻却和飞机并驾齐驱。出了出力逐渐上升之外,最近还逐渐兼备了防弹性能。
肌肉束是依靠加电压而收缩。只不过,加上太高的电压也不好。在适当的时机供给适当的电力才重要。各种品牌的致动装置都有“最大适性电力”,超过它的话,就算电流通过,出力也不会上升,只会一味地损伤组织罢了。另外,AS的肌肉束,使着使着性能就会下降,效率会逐渐变差(FOE,肌肉纤维裂耗现象)。微细的纤维断裂,虽然与以人类来说的肌肉痛是差不多的症状(正插:人类的肌纤维其实没有断,只是乳酸堆积刺激神经末梢而已,真断了的话可就麻烦了),但是由于没有自然恢复能力,只能越来越恶化而已。作为大体标准而言,一般的实战部队所使用的AS的情况是,10次作战(或者实战训练)就有必要更换了。使用10次后,由于FOE,最大适性电力(≠最大出力)会跌至新品的70%。这会成为那支部队(军队)的预算以及整备态度方面的问题,使用20次都不交换的军队也有,像自卫队那样使5次就换的也有。像“秘银”之类的,这些特种部队的AS因为有时常发挥最大能力的必要,一次实战之后肌肉束就会面更换。
不管出力再怎么低,还是有能稍微抑制这种FOE的肌肉束,作为一般部队训练使用是十分珍贵的。训练用品的出力只有实战用7~8成的程度,但却比实战用的耐用2~3倍。
也就是说,存在着高品质的肌肉束,以及训练用的肌肉束两个种类。范例是几乎所有的汽车用的汽油和来复枪的子弹。像意大利面条和子弹一样,肌肉束也有各种粗细。整备士会用像“DElTA`CHEMiCAl,56毫米·3号的MP20根”之类的,这种调子来申请肌肉束。
一旦发生地域纷争的危机,相关军队的AS整备场就会由于实战用MP的更换作业而忙得不可开交。紧接更换作业之后,调整身MP的协调性的作业也是必要的(整体),实行这个的软件要数以色列制的最棒,日本制的不灵。由于竞争原理没有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在日本这个软件是国垄断的……),系统的赘余很多。在《ONS》里被“BEHEMoTH”击破的自卫队的九六式,由于整体上没有时间,就那么带着训练用的MP被派了过来。如果当时有装实战用的MP的话,能再稍微善战一点也说不定呢。
#9658;CH—67(MH—67)
……90年代前半,以SiKorSKy、MArTin`MAriETA(技插:两个都是飞机制造公司)为中心共同开发的双引擎中型运输直升机。主要的任务是输送以AS为中心的武器系统。构造像是将H—53系列的直升机进行压缩一般,是没有什么标新立异的正统的设计思想。但是,由于以导入90年代的技术为前提被重新设计,尽管体积小,却拥有和MH—53同等级的离陆重量,速度,持续航行距离。信赖性和可整备性也极高。
虽然普通的运用方法是运输一台AS及各种携带火器,但紧急时刻也可能同时运输两台AS(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抛弃携带火器之类的了)。
在TDD上,搭载了8架这种对CH—67施以若干改良而成的MH—67(插:就是代号GEbo的那些)。TDD的MH—67上,装备了具备不可视模式的ECS。固定武装是12.7毫米机关枪(和M9头部的机关枪同一型号)一门以及M134急射小机枪二门,为了以应必须,还具有发射地狱火AGM(空对地导弹)以及毒刺导弹的能力。
顺带一提,MH—67通称是“PAvE`MArE”。(插:虽然我一直觉得这名字很古怪……)
#9658;EMFC(ElECTriC`MAGiC`Fluid`TrollEr)
……电磁流体制御装置。“TuATHA`dE`DAnAAn”的“智能皮肤(*ArT`SKin)”。配列在船体表面的超小型的超电导装置群,会按照弗莱明的左手定则将海水诱导向任意方向。除了消除水的抵抗力之外,还有抑制乱流发生的效果。再加上与超传导推进并用,从而实现了迄今为止的潜水艇所没有的静肃性和速度。
即使不使用其他的推进机关,TDD仅凭这个EMFC也可以在水中前后左右上下自由地移动。(虽然是以至多也就有5节的低速)。在ITB刚开始的部分,在和“帕莎迪娜”擦肩而过之后,TDD能从对手的索敌机动中隐身,就是用了EMFC的“无声步法”从平常的短波阵列的探知范围以外的背后稍下方绕过去的。那种状况下塞拉要是想探测到TDD的话,就要停止静肃航行,即使发出噪音也要笔直地向前高速行驶,然后突然180度回头——也就是来一次所谓的“疯狂伊万”,大概会有效吧。只不过,因为泰莎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一定会让船体从“帕莎迪娜”下方接近就是了。这样一来,能否发现背后的乱流的痕迹,就看“帕莎迪娜”的声纳员的本事了。
由于这种情况,EMFC甚至可以说是TDD最大的强悍之处,就算在本篇中本来也有更详尽的说明,但是因为说到那个份儿上会有违FAnTASiA文库的宗旨,只能忍痛割爱了。
虽然并没有方便到那个地步,但相似的装置在现实中正由NUWC(美国海军水中战中心)研究中。
#9658;强袭登陆潜水艇(或者,两栖强袭潜水艇?)
……以搭载陆战部队侵入敌人阵地,进行火速奇袭为目的的潜水艇。TDD就相当于这一种。现实中并不存在(虽然计划确实存在)。因为,若认真地考虑风险、使用费用、相对费用的效果,技术上的困难等等,这种平台是甚不合理的。(作为娱乐来说倒是挺有趣的)。
TDD的场合,像使人望尘莫及的告诉性能,潜航中和浮上时的静肃性,浮上后的ECS运用能力等等,都因为只有虚构故事中才有的“狡诈”,头一次派上了用场。
顺带一提,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文章。
(提醒:……这也是贺东老师虚构的说。请不要信以为真。这里就有一个几乎上当而去考证的人。)
**
<选自英国军事分析家T·布鲁克斯的著作《水面下的开发史》>
强袭登陆潜水艇,[AMpHibiouS`ASSAulT`SubMArinE]
——在潜水艇上搭载陆战部队,令其对敌方阵地实行游击式的奇袭攻击这种设想,意外地古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已经在数艘运输潜水艇上运用过。